双层巴士淡出南京 17路还有两辆明年退役
上楼梯就能到达车子的二层 坐在二层挡风玻璃前看风景很惬意 近日,南京交通部门表示,预计能在2015年将市区的公交车全部改为空调车。目前,150路、136路、152路等客流较多的过江线将优先进行更新。就在全市公交纷纷换新颜之际,一位热心市民却向记者反映,位于南京杨庄的17路总站有两辆双层巴士,好像正在维修,而且听说它们就要报废了,“那可是我们一代南京人的记忆啊,恐怕以后再也看不到双层巴士了。”这位市民语气中满含眷念和不舍 司机拍“合照”留念 最后两辆“老家伙”即将功成身退 昨天,记者在杨庄车站的修理厂,见到这两辆双层巴士。冲洗过后的它,从外观看仍旧亮丽如新,可是踏上车后,踩着吱吱呀呀的车地板,记者还是不难感受到它的“苍老”。 历经9年,车内的一些扶手、楼梯都已锈迹斑斑,而尽管车座椅已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但多年磨损留下的诸多擦痕却还是“出卖”了它的年纪,车子二层那扇市民眼中的“会移动的落地窗”,如今也不复当年的鲜亮,一道道的擦痕和一些细小裂痕十分明显,正值夏季,身处没有空调且饱受阳光曝晒的“二楼”,显得十分闷热。 在17路的站台,记者采访了司机徐慎桃。他很自豪地告诉记者,在车队,这两辆双层公交是个宝贝,不是党员模范、不是有经验的老驾驶员,是没有资格驾驶它的。徐慎桃驾驶这辆17路双层巴士已近6年,这期间他对这辆车宝贝不已,每次运行前,都得检查半天,确保这“老家伙”无恙。 不仅是徐慎桃,17路车队以及雅高公司都对这两辆双层车呵护备至。“普通公交车辆有故障,检修要等1、2天,但这两辆车但凡有一点小毛病,公司都会给予特别优待,直接送厂里修,集中抢救,不出几小时就抢救好。”徐慎桃对记者说,尤其是他,特别舍不得这位“老朋友”,因为到2014年,受到年限影响,这车可能就要被报废,于是他早早地就和这辆朝夕相处的双层巴士拍了“合照”,以留作纪念。 据了解,这两辆双层巴士近两日在“休养”中,例行保养完毕后,预计在今天照常运行。 会移动的落地窗 双层巴士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南京客管处副处长刘正直向记者回忆,南京在1995年拥有了第一条双层巴士线路,即从盐仓桥开至泰山新村。双层车容量大,可以承载100多名乘客,所以比起普通公交,它更实用,减缓了行车高峰期的客流以及交通压力。在1997年以后,100路、9路、33路、2路、17路等大线路也跑起了双层巴士,鼎盛时期南京城内共拥有200多辆双层巴士车。 外形神气高大的双层巴士,深得市民喜爱。直到现如今,南京大多数人仍旧习惯把公交车简称为“公交”,唯独双层巴士在上世纪90年代的南京城,就已享有着“巴士”这个格外洋气的称呼。不少南京市民至今还忘不了坐在巴士车2层挡风玻璃前,一路“迎风”而过,一览众车小的场景。“那简直是个会移动的落地窗,行驶在地面上的缆车。”回忆起乘坐双层巴士的感受,不少网友至今仍赞叹不已。 司机徐慎桃告诉记者,刚驾驶这车前两年,徐师傅隔着好远就能感受到乘客的热情,很多人招着手呼喊道双层来了、双层来了。徐慎桃说,有对老夫妻带着小孙子,常年坐他的车,从站头坐到站尾,就为看看风景,刚开始小孙子还被抱在手上,是个“小毛娃”,过了几年小家伙都背着书包上幼儿园了,还常坐他的车,还会甜甜地叫他“徐叔叔”。 油耗过大不环保 不适合南京所以淡出历史舞台 然而,随着南京道路交通的发展以及城市规划的进步,人们逐渐发现,双层巴士再不复当年的风光了。刘正直说,2005年,南京开通了地铁,而这一年也恰逢双层巴士运行近十年之际,按照规定,公交运行10年就必须要报废,而地铁的开通也方便了更多市民出行。于是很自然的,众多双层巴士被报废、淡出了历史舞台。 说起双层巴士的局限性,徐师傅也是深有感慨,“虽然双层巴士很洋派,但确实不适合南京这座城市。”徐师傅说,由于南京绿化程度高,所以双层巴士的上层玻璃就常会遭殃,容易被树枝刮坏甚至导致破裂。为了躲避树枝,徐师傅必须保证车辆行驶在最左边的一股车道上,且一般不能换道。“一定要小心谨慎,慢点开再慢点开,正常公交车开50码,双层巴士只能开30~40码。”徐师傅提到,双层车不光难开,而且“有风险”,由于体型大,所以在行驶中车辆上层易颠簸摇晃,尽管驾驶时十分谨慎,但乘客跌跤、摔伤的现象仍难以完全避免。 双层巴士的另一大局限性,就是不够环保,据了解,不同于一般公交,双层巴士采用柴油,所以不仅成本高且还会排放浓浓的黑烟,这易造成城市空气污染。 对于南京城很多人来说,双层巴士成了一个带着怀旧味道的词。它是城市的一个符号、一位时代发展见证者、更成为很多人念念不忘的一段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