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功能极大完善城市生活品质极大提升
车站内景
地铁里程的逐渐增加,给城市带来的不只是市民出行的干净舒适、高效快捷,对城市而言,与地铁紧密相关的商业经济、地产经济、交通布局也正发生着巨大改变——
一路畅行,缓解市内交通,早晚高峰主城可望不再拥堵
公交优先。这是市委、市ZF一以贯之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向地下要空间,向地下要效率,缓解“城墙内”主城交通拥堵,地铁是最佳方案。
地铁1号线开通后的新现象,证明了这一点——
“我每天上班都很有规律,地铁很准时,所以不会因为路堵迟到。”市民张先生说,他家住雨花台花神美境小区,原先开私家车到新街口上班,路上经常堵车,现在都是开车到地铁小行站,换乘地铁上班,这样每个月能省不少停车费不说,每天还能多睡20分钟。
跟张先生同乘一班地铁的刘女士,家住河西嘉业阳光城小区,在珠江路上班。她每天将私家车停在中胜地铁站,再换乘地铁上班。
“现在开私家车到地铁站换乘上班渐渐成了时尚。”地铁运营分公司一负责人说,他们进行过调查,类似的乘客每天有近1000人。换乘地铁上班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主城停车难,有的是因为开车路堵耗时长,有的是因夫妻不在同一地点上班来此中转,还有的就是想体会乘坐地铁上班过程中的那份悠闲。
“2020年,地铁共15条线路开通,这将引领一场城市格局、市民生活的彻底革命。”昨天,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陈钢,身为一个专注于研究南京地铁对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变化的学者,他阐述了自己对南京地铁时代的畅想。
“上下班准点不再是让市民头大的难题。这将是市民感受最直接的变化。”陈钢说,据交通部门推算,地铁1号线南延线、2号线及其东延线开通以后,南京日均地铁客流量将比1号线单线运行时翻两番,此后,上下班高峰时南京城内交通尴尬局面将有所缓解。到2020年,南京地铁形成四通八达的畅通网络,届时,地铁将承担市内交通的主要疏散功能,早晚高峰主城不再拥堵。
“点石成金”,拉动沿线经济发展,市民选择居住区域更灵活
地铁开通,明显带动沿线土地、商业升值,引领城市扩张的步伐。
早在2006年年底,1号线南延线开工,就可以发现最兴奋的,莫过于周边的开发商们。当天,左邻右里楼盘拉出巨大横幅庆贺南延线开工,这是他们房屋销售最有效的促销广告。
市委、市ZF确定了跨江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了打造“五个中心”,推进“一城三区”建设的任务目标。
“南京早就提出‘一城三区’战略,推动疏散老城人口,推动新市区建设,而地铁,是最有动力的‘助推器’。”中科院南京分院一专家说,原先江宁、仙林、浦口三区不仅地产开发缺乏动力,而且因生活配套不全,房屋入住率非常有限,主城人口还是非常密集,地铁新线尚在建设阶段,就刺激了沿线地产、商铺升值,吸引来大批投资者。
“地铁新线周边区域将成为市民投资的焦点。这将是市民最关注的变化。”陈钢说,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地铁每投入1元建设成本,就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10至20元的增长。南京地铁似乎有“点石成金”的魔力,所经之处,必然带动沿线商铺增值。
他举例说,地铁3条新线地铁商铺对外招商,就刺激了数千市民的投资热情。根据国外经验,以地铁站为中心500米范围内可能会出现密集的商业区,向外到1000米范围内则可能成为住宅的密集区。2020年前,地铁新线将给南京市民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
“市民居住区域将有更灵活的选择。”陈钢说,南京一直是个单一中心城市,原先受交通条件限制,市民居住区域选择余地比较小,有的需无奈地承受较高的购房压力,而地铁3条新线开通以后,南京地铁的里程数达到85公里,主城区将和“一城三区”中河西新城、仙林新区、东山新区无缝连接。到2020年,南京主城和河西、仙林、江宁、浦口、六合将因地铁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地铁生活网络,南京市民的生活,将上演“双城记”,甚至“多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