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金陵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5月份南京公交新闻专用贴

[复制链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2:53 | 只看该作者
7月1日起,南京六旬老人刷卡半价坐公交
城市客运四件实事本月起陆续实施

公交站候车秩序井然。

    城市客运行业历来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承担着服务城市发展、方便百姓出行、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社会责任。随着南京大交通管理格局的变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在管理体制上已打破瓶颈,据市交通运输局昨天透露,近期我市将就老人优惠乘车、延长部分公交线路服务时间及过江交通安排上推出系列实事,以服务于市民。

  60至69岁老人刷卡半价乘车

  据介绍,我市从7月1日起,实行60至69岁老年人刷卡半价优惠乘坐市内公共交通政策,届时,凡符合条件的市民,均可持“市民卡”作为乘车凭证。

  市交通运输局公用处相关人士说,该项工作目前由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协调配合,南京市民卡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技术支持方,相关工作正有序正常稳步推进,7月1日正式实施的计划也基本敲定。

  据悉,目前市交通运输局已将落实老人免费(优惠)乘坐公共交通相关工作的通知,发给了市民卡有限公司及各公交企业、地铁、轮渡等单位,相关刷卡设施程序也在调整更新中。

  新辟公交线路17条

  据介绍,今年由于市政建设工程较多,公交出新道路多。为填补城区及城郊接合部部分公交空白,今年计划新辟公交线路17条,同时调整29条公交线。在与地铁重合线路的调整计划上,准备对与地铁1号线、2号线主轴部分重叠超过20%的公交线路,有针对性作出调整。与地铁一号线重叠的8条线中,准备调整退出2条,与地铁二号线重叠的10条线中,准备调整退出4条。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新辟线路及调整线路进行实地勘测,一旦确定,将提前在媒体公布。

  6月延长20条公交线服务时间

  根据市交通运输局公布的今年为民办的实事计划中,6月份将延长20条公交线路的服务时间。市交通运输局目前已把此项工作布置到各公交企业。各企业将根据服务对象出行时间要求,上报线路。在延长服务时间的公交线路上,将重点对江宁、浦口、六合等与主城区联系线路实行延时服务。

  纬七路过江通道设两条公交线

  为缓解长江大桥交通压力,服务江北地区和主城区居民出行,纬七路过江通道将新辟2条公交线路。

  一条是浦赛线:起点从浦东路,途经浦六路、石佛寺、龙华广场、所街至赛虹桥。全程26公里,设19个公交站点,普通车票价1元起步,最高3元。空调车2元起步,最高4元。另一条是浦集线,起点从江浦,途经西门、审计学院、绿博园、梦都大街至河西万达广场。全程25.2公里,设18个公交站点。票价同浦赛路。据悉,这是我市交通大部制改革后首先开辟的两条公交线。目前相关单位已克服公交场站设施不全的矛盾,科学设置公交线路,纬七路通车时,将立即运行这两条公交线。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2:54 | 只看该作者
公交车内起争执两醉汉打断司机鼻梁
前晚10时许,在南京一辆公交车上,两名醉汉因为站位问题与驾驶员发生争执,竟然当着前来处警的110民警面,打断了驾驶员鼻梁,把事情闹大了。

    据目击者刘先生介绍,当时这辆公交车行驶到浦口区东大路站,两名醉醺醺的男子上车,发现车内已经没有座位,就站在前面。驾驶员随即提醒他们:“往里走走,站在那挡我视线,看不到后视镜。”两名男子可能没听到,站着没动。驾驶员再次要求他们向后面走,以免影响行车安全。这时,两男子对驾驶员说,你如果不愿意开车,就把车停下别开了。驾驶员真的就把车子停下,双方随即发生口角。

    目击者刘先生称,公交驾驶员下车后,强烈要求两男子下车。他们下车与驾驶员撕扯起来。眼看三人扭打成一团,公交售票员急忙下车劝架并报警求助。

    几分钟后,辖区110民警赶到现场,立即将几个人拉开,随即了解情况。驾驶员这边正跟民警说事,那边一名男子突然挥拳打过来,将驾驶员打得鼻口流血。民警随即制止并将两男子带上警车控制起来。驾驶员则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被带到派出所后,两男子酒醒了大半,承认喝了不少酒。一男子称,当时之所以不想往后走,是因为自己一身酒气,后面都是小姑娘,如果不小心碰到哪个,人家还以为他们耍流氓,说不清楚。该男子还称驾驶员态度很差,一个劲赶他们下车,气愤不过,才跟他较量的。

    据了解,公交车驾驶员孙某鼻梁骨折,目前正在住院治疗,警方正对此事进一步处理。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3:16 | 只看该作者
威立雅交通巴黎地铁亚洲区副总裁来浦口公司参观考察
2010年5月25日下午,威立雅交通巴黎地铁亚洲区副总裁何雷先生在中北威立雅交通客运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郭志峰和运营部经理马毅等陪同下,来浦口公司参观考察。他们首先与公司领导就国内外公交运营情况进行了交流,随后相继参观了浦口公司江浦客运总站、修理厂、材料配件仓库、站调室等场所。参观结束时,何雷一行还亲自登上一辆汉江线公交车,实地考察和体验了公交线路运营情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3:17 | 只看该作者
南京中北巴士公司组织员工踏青春游
近日,中北巴士公司各基层单位组织员工游览了雨花台、奥体公园滨江广场、中山陵军体乐园和幕府长江风光带等,员工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远足、休闲带来的快乐。

在中山陵军体乐园内,碰碰车、旋转木马把大家带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在滨江广场的草地上,员工们举行了足球赛、羽毛球比赛和下棋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内,员工们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再一次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习革命先烈艰苦奋斗、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工作。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员工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释放压力,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今后,巴士公司还将组织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爱岗敬业精神,凝心聚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2:24 | 只看该作者
58名地铁“医生”确保乘客安全

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车辆 

  站在二号线马群基地列车库前时,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里是一个火车站——数条铁轨并排,一辆崭新的二号线列车静静的卧在其中一条铁轨上。

  自动门每天都要检查

  一号线、一号线南延线、二号线及其东延线,一共有两大两小4个这样的基地:一号线小行基地、江宁大学城小基地,二号线马群基地、油坊桥小基地。不过马群基地书记李启俊告诉记者,其实真正的基地只有小行和马群两个,分别负责一号线列车和二号线列车的检测维护,也就是给地铁做“体检”,而江宁大学城和油坊桥两个小基地只能算是停车场。

  给地铁做“体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目前二号线有17列车,预计到明年将达到35列。“体检”共有12个级别,最高级别的是架修,5年一次,将地铁整个“肢解”了检测完毕后重新组装。

  最常见的“体检”是全效修和日常维护。日常维护是每天晚上地铁停运后必做的检测工作,两名技术人员,一人一边从地铁头检测到地铁尾,主要检测螺丝是否松动、电动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等。一般整个检测需要45分钟到1个小时。而全效修又叫月修,即每个月检测一次,时间一般在1天到3天。

  据一号线工程师金大路介绍,车厢的自动门是对乘客安全影响最大的地方,因此每一次的检测当中,对门的维护是他们最为细致的地方。地铁一号线16个站,一列车单边是30个门,一天所有列车跑下来是324趟,也就是说每天地铁所有自动门开关次数加起来是:324×16×30=155520。

  “医生”

  多有“职业病”

  马群基地就是二号线列车的医院,自然少不了“医生”:10个工程师、48个技术人员,马群基地共有58人,其中技术人员分为4个小组,每组一个工班长。

  有些意外的是,这里的检修中心的主任陶云,是一个80后的女孩子。

  二号线开通前夕,基地忙碌不已,“我从昨天到现在还没回家,陶主任更是几天没回家了。”李启俊笑着说,地铁在他们看来就是他们的儿女,蓝色一号线是“儿子”,红色二号线是“女儿”。儿女的安全顺利运行是他们最需要确保的。

  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遇到一位工班长陈全平。小伙子听说来采访,憨憨地笑起来,“感人的事情说不出来,说个好玩的吧。”

  陈全平说,他们做技术久了,几乎每个人都有职业病。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穿着便服,乘客也不知道他们在地铁做检测工作。他们坐地铁的时候喜欢“四处乱窜”,一会看看门的开关情况,一会摸摸通风口,“有乘客会很怪异看着我们,不是以为我们没坐过地铁觉得稀奇,就是认定我们是搞破坏的。”陈全平想想又大笑起来,“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也变成我们的工作时间了,职业病,没办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2:33 | 只看该作者
青奥会前南京要再建成5条新线
为配合2014年南京青奥会,南京地铁还将新建5条地铁线,分别是一号线西延线、三号线、四号线、机场线和十二号线,五条新线的里程数将达157公里,并且都力争在青奥会前建成并通车。其中一号线西延线和三号线已经在今年年初开建,另外三条新线也在进行紧锣密鼓的安排,届时南京地铁轨道“井”字形将闭合。

  一号线西延线改名十号线

  起初规划的是地铁二号线西延线,由于集庆门大街站附近地质条件很复杂,再加上周边又有不少楼盘,施工风险非常大,经过专家认真论证后,去年5月将西延线起始点调整为奥体中心站改“搭”一号线,站点除江南站点变化外,其它均没有变化。

  一号线西延过江线自一号线奥体中心站起,出站后线路沿乐山路向北,在松花江路口与乐山路交叉口设松花江路站;线路穿过中华中学体育馆转向月安街,在滨江大道设绿博园站;在纬七路过江公路隧道南侧穿夹江,在江心洲上过江桥、隧连接南侧约230米处设江心洲站;穿长江后进入江北浦口区,沿迎宾大道在规划滨江大道路口设滨江大道站;在规划丰字河路口设珠江东站(与规划十一号线换乘);穿宁合高速后拐向西南进入珠江镇,沿文德路、城西路向南铺设,在浦口建设局西侧、公园北路路口设工业大学站;在凤凰大街路口设凤凰大街站;在宁合高速规划五里桥立交以北设本线终点站城西路站并预留向南延伸的条件。

  待西延线线建成通车后,现有一号线的安德门站-奥体中心站将会被划入西延线的过江部分,西延线将改名为“十号线”。

  三号线跨江穿城当“骨干”

  地铁三号线是继一号线后又一条南北向客流骨干线路,贯穿大江南北,连接主城、江北副城和东山副城,连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南京火车站以及江北火车站等,途经浦口、下关、玄武、白下、秦淮、雨花台、江宁七个区,线路全长39.9公里,共设车站28座;分别为:林场站、火炬南路站、泰冯路站、京新村站、浦珠路站、滨江路站、五塘村站、干休所站、南京站、新庄站、市ZF站、浮桥站、大行宫站、常府街站、夫子庙站、长乐路站、雨花门站、卡子门站、大明路站、明发商业广场站、高铁南京南站、宏运大道站、秦淮路站、胜太西路站、天元西路站、高湖路站、双龙大道站、吉印大道站。

  另外,地铁三号线还在江北林场设林场停车场,在江南双龙街立交附近设双龙车辆综合基地一座。从节能和安全方面考虑,采用屏蔽门系统。设主变电所2座,分别位于滨江路站、雨花台站附近。滨江路站主变电所预留远期为七号线供电的条件;雨花台主变电所预留远期为八号线供电的条件。在泰冯路站和南京站设联络线分别连接十一号线及九号线。

  四号线江南段今年年底开建

  计划明年开工建设的地铁四号线将提前开建,不过不是全线开建,只是建设江南段龙江中保站到仙林东站这一段。地铁四号线西起浦口珍珠泉站,东至仙林东站,先开工建设江南段。江南段初步设计走向为:龙江中心区中保站—省委站—北京西路站—云南路站—鼓楼站(与一号线换乘)—北京东路市ZF站(与三号线换乘)—龙蟠路路口九华山站—樱花路站—聚宝山庄岔路口东站—徐庄软件园站—金马路站(与二号线换乘)—灵山站—东流站—青龙片区中心站—桦墅站—仙林东站。

  机场轻轨线沿途设立6个站点

  地铁机场线也是南京市ZF明确要在青奥会前完成建设的项目。其实,机场线是六号线中的一部分,从高铁南京南站到禄口机场,沿线初设正德学院、佛城西路、将军路、秣陵、禄口新城、禄口机场等6个站,建成后与高铁南京南站相接,与多条地铁线换乘,可以快捷地进出主城。

  十二号线或有可能提前建设

  很多市民关注借助大胜关大桥过江的地铁十二号线,有媒体也披露将于青奥会前建成通车。一下子建三条过江地铁线,这让江北市民非常兴奋,解决过江难指日可待。据了解,十二号线连接南京南站和桥林,利用京沪高速铁路大胜关大桥两侧预留的通道过长江。初步设计走向为:高铁南京南站—铁心桥大街—春江新城—兴梅路—油坊桥—恒河路—黄河路—淮河路—运河路—红河路—三桥生态科技园—桥林,全线规划设16个站点。目前,大胜关大桥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铺轨等工作,而地铁十二号线则挂在高铁的两边,不少市民认为,应当借助大胜关桥,提前建设十二号线。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2:37 | 只看该作者
地铁警察重点车站将要配枪巡逻
今天,南京地铁二号线、一号南延线及二号东延线都将同时开通。记者昨从南京地铁警方了解到,地铁一号线开通以来,发案率始终较低,在四色警情预警中属于“绿色”级别,是全国最安全的地铁。地铁警方介绍,新线开通后,通车里程85公里,车站57座,预计年客流量将达3亿人次。为应对大规模增加的人流,地铁警方新增了六个派出所,增加了两百警力和八百名保安。

  地铁公安分局指挥室方学主任告诉记者,刑警大队民警将对重点车站重点部位重要设施等区域开展配枪武装巡逻,在地铁区域形成高压态势。 

  看看地铁站归哪个派出所管

  南京站站派出所 迈皋桥站、红山动物园站、南京火车站                

  玄武门站派出所 新模范马路站、玄武门站、鼓楼站、珠江路站             

  新街口站派出所 新街口站、大行宫站、西安门站                   

  三山街站派出所 张府园站、三山街站、中华门站、安德门站、天隆寺站、软件大道站   

  元通站派出所  小行站、中胜站、元通站、奥体中心站                

  中和村站派出所 油坊桥站、雨润大街站、奥体东站、兴隆大街站            

  莫愁湖站派出所 集庆门大街站、云锦路站、莫愁湖站、汉中门站、上海路站       

  孝陵卫站派出所 明故宫站、苜蓿园站、下马坊站、孝陵卫站、钟灵街站、马群站     

  仙鹤门站    金马路站、仙鹤门站、学则路站、仙林中心站、羊山公园站、南大仙林校区站、经天路站      

  南京南站派出所 花神庙站、南京南站、双龙大道站、河定桥站、胜太路站、百家湖站、小龙湾站

  城东路站派出所 竹山路站、天印大道站、龙眠大道站、经贸学院站、南京交院站、药科大学站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2:40 | 只看该作者
地铁2号线 36.9公里的南京经验
从4年9个月建成21.72公里的1条线,到4年建成63.06公里的3条新线,没有一座城市的地铁建设能赶得上南京的速度。

    建设地铁2号线的方法,可以归纳成一本地铁建设的百科全书。在普通市民为开通的2号线感到欣喜的时候,作为地铁建设的负责人佘才高,更需要做的是“总结”两字。

    对于2号线36.9公里这一长度来说,4年并不算长,而且2号线的施工环境特别复杂,不但要保护沿线的文物和交通,地质条件也相对较差,为了能够安全推进建设工期,地铁建设专家几乎把所有的建隧工艺都用上了,而且还独创了许多有效的方法,被业内称之为“南京经验”。

    二号线兴隆大街站

    建设过程中事故频频

    刘天林至今记得发生在2007年2月5日的那场事故。

    刘天林是南京汉中路金鹏大厦10层的一名住户,三年多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睡觉前,总会把临街的那扇窗户关得死死的。“这也算是吓出来的毛病了。”刘天林苦笑着说,三年多前,他就是因为当天没关窗户睡觉,导致火苗扑进了家里,烧掉了许多家具。

    这场事故确实触目惊心。当天清晨6点左右,在南京牌楼巷与汉中路交叉路口,金鹏大厦的门前,因发生渗水,造成路面50~60平方米的局部塌陷,致使地下自来水管断裂、煤气管道破裂,并产生火苗燃烧。在塌陷区北侧约10米的金鹏大厦沿街一面小部分被烧。

    由于疏散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引发了交通大堵塞,部分供电、供水、供气及电信中断。

    当年12月16日,又是在汉中路附近,再次发生路面塌方事故,这次塌方的面积更大。

    2号线开工以来,事故频频,见诸报端的,还有元通站基坑塌方、汉中门隧道塌方,再加上能否穿越明故宫的大争论,让2号线备受争议。

    但现在,一切尘埃落定,2号线以无可挑剔的高质量,赢得了多方赞誉。而对于建设者与设计者来说,2号线建设过程中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值得传承。

    为保大树和交通多掏一个亿

    “这其实只是外界的印象,2号线的事故并不算多。”作为地铁建设的负责人——南京市地铁建设分公司总经理佘才高说,“1号线的事故要比2号线多。”佘才高认为,之所以外界有这个错误印象,是因为1号线的围挡大,发生塌陷等事故后,许多市民不知道,而更关键的是,1号线行进的路线相对偏僻,不像2号线,完全是在闹市区,横跨城市东西主轴。

    “2号线的建设环境非常差,而且任务也比较重,不但要保证沿线的交通,还要保文物,保大树。”在开工1个月前,文保部门先期进场,对沿线的文物进行查看。在开工之后,如果碰到疑似文物,还得及时邀请文保单位到场鉴定。

    一号线是封闭施工,就连新街口路段也封了一年半左右,但二号线要保证交通畅通,特别是中山东路、汉中路沿线,道路围挡之后,必须空出双向四车道确保交通。“1号线施工的时候,机动车才有多少?”佘才高说,他们曾经计算了一下,在2号线施工期间,机动车的拥有数量,已经是1号线施工期间的四到五倍。让建设方欣慰的是,地铁施工期间,中山东路、汉中路等主干道没有发生严重的堵塞,确保交通任务顺利完成。

    而且,2号线横穿城市东西,与南京“名片”大树冲突,又与文物“相撞”。为了保大树,为了保文物,建设部门的方案一再更改,一再优化,技术上也是一再提升难度。根据以前的规划,沿线必须搬离1000多棵法桐树,但最终被迁移走的不到200棵,仅这几项,地铁就多掏了一个多亿的资金。

    建造方式堪称“百科全书”

    相对于1号线来说,地铁2号线的地质结构更为复杂。佘才高说,南京堪称是全国的“地质博物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质,而2号线的行进线路,从河西到城东,恰恰穿越了多个不同层次的软土地基地质层。如在汉中门以西,在数十年之前,还只是长江和浅滩,软土特别深,土下又是粉细沙。这沙,令澳大利亚地铁专家束手无策,捻在手里,连呼“不可思议”。软土细沙层,是全国地铁人最怕遇上的坎,施工中极易造成水带着泥沙涌来,周边路面沉降,房屋倾斜……

    南京地铁建设专家决定用“冻豆腐”的方式对这块河漫滩进行施工,先在施工地段插几十根管子,输入低温盐水,吸热上来,冷冻后再下去,循环几十天,最低能冻出零下30度的“冻豆腐”,打洞自然得心应手。

    而从汉中门到新街口这一段,又出现了风化岩层。再往东,还要与内秦淮河相遇,与城东干道隧道相交,明故宫区又是密集的古建筑群,出中山门后,一路都是风化岩层。另外,2号线还要与一号线两处相交、换乘,这些都增加了施工难度。

    “不同的路段,采取不同的工法,不同的工法中,对维护结构也要采取不同的维护办法。”佘才高说,相比其他城市,如杭州,地质结构简单许多,南京地铁的建造方式,堪称是“百科全书”,该用的方法都用上了。

    而且,2号线沿线管网纵横密集,比1号线复杂得多。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都在2号线上,自来水管和污水管都与地铁二号线走向平行,一不小心就会出事。

    宝贵的风险控制经验

    对于佘才高来说,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层,该采取什么样的针对性措施来预防,这是地铁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现在,这些方案都成了地铁建设的宝贵财富。

    2号线的建设,在国内地铁施工中首次引入风险控制。佘才高介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领衔的风险控制课题组,为2号线找出439个风险源,逐一制定预案,落实专人负责。

    同时,南京地铁又推出远程监控预警系统。施工现场建立3000多个监测点,全天监控,数据及时发给后台专家,远程诊断风险。

    “我们根据各个路段的特殊情况,拟定了重要的‘看守区’。”这些看守区,佘才高划定了6个,第一个就是元通站,这是一个与一号线的换乘站,怎样穿越一号线是关键,技术含量相当高,而且这里又是典型的河漫滩地质。

    第二个就是集庆门站,这是全国软土地基最大深基坑,宽40多米,在软土开挖时,建设方就委托了南京大学岩土工程公司作为第三方独立对该工程进行监测,鹭鸣苑小区15幢居民楼也在其内。对维护、降水等都作了严密的部署,可以说万无一失地计算到位,但仍然造成一幢居民楼倾斜。不过,这在施工方的可控制范围内。

    第三个就是汉中门到新街口路段,与城市管网的“亲密接触”,而且遭遇软流塑地带。

    第四个就是中山门以东的几站,全是风化岩层,施工全采用爆破施工,但土质分布不均匀,用药、技能都要到位。

    第五个就是上海路站的恢复处理,首先要清土,如何防止新回填的土不出现第二次坍塌是关键。

    第六个就是三处要拔护坡桩,这也是高难度的。

    “在南京建过地铁,全国各地都可以去了。”佘才高半开着玩笑说,因为建完南京地铁后,该历练的手段和风险控制已经全部应用过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2:42 | 只看该作者
三号线建设难度空前
地铁二号线的建设难度已是“之最”,可是谈及即将全面开建的地铁三号线,佘才高却用“与二号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来形容。据介绍,三号线建设过程中将遭遇三只拦路虎,其中最难缠的一只将是“老建筑”。

佘才高表示,难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质情况,地铁三号线和西延过江线都是过江线路,几乎穿越南京所有的江河湖泊,尤其是三号线还要下穿玄武湖和内外秦淮河;在城中将遇到古河道、淤泥质黏土;在河西会遭遇河漫滩;在城北穿越岗谷地和岩溶区;长江底卧有卵砾石层;线路上存有多处断裂带和断层等,复杂的水文地质情况将成为南京地铁建设的一大拦路虎。二是与国铁相交,这两条线将有四处与国铁线路相交,包括南京站繁忙的京沪线大动脉,四处与已运营地铁线路相交,两次穿越明城墙,与玄武湖隧道、新庄立交、宁溧路高架等大量市政设施交汇;另外穿越老城区,线路经过的太平北路、太平南路、夫子庙、浦口老城区等都是老旧建筑物和杆管线的密集地区,“地铁建设用地非常紧张和对施工的要求也更为苛刻,这些建筑都比较老,地铁开挖会否开裂出现险情等都必须考虑到……建筑老了,承受力就不一样,不及新建筑。”

另外,隧道过江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纬七路隧道虽然是个成功的先例,但是地铁与它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佘才高认为,三号线的建设难度是前所未有的。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2:44 | 只看该作者
南京地铁5年后将呈“井字形”
地铁是古城下跳动的大动脉,呼啸之处,除了带给市民“飞速”的快捷;还像一根根金丝银线,将商业、文化、社会等珍珠串连成一条条价值无法估量的项链。

    昨天,记者获悉,地铁的建设速度不会随着青奥会的结束而放慢脚步,而是每年将以20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在未来的建设中,地铁掌握了很多主动权,南京市ZF已经明确,地铁沿线的地下空间将全部交由地铁开发,类似新街口的“地下孤岛”尴尬将不复存在,而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地铁公交换乘枢纽,也首次明确由地铁建设。地铁延伸,将点石成金。
  
    行驶中的地铁2号线

    已宣布开工建设的线路

    地铁三号线:林场站—天元西路站 开通:2014年前

    地铁一号线西延过江线:松花江路站—城西路站 开通:2014年前

    地铁一号线北延线:迈皋桥—燕子矶,共设3站 开通:2013年前

    地铁四号线:浦口—仙林 开通:2013年前

    地铁六号线机场轻轨:南京南站—禄口机场,共设6站 开通:2014年前

    地铁十二号线:南京南站—铁心桥大街—春江新城—兴梅路—油坊桥—恒河路—黄河路—淮河路—运河路—红河路—三桥生态科技园—桥林 开通:2014年前

    地铁十五号轻轨线:体育学院—龙潭东 开通:2013年前

    地铁十六号线轻轨线:仙林青龙—仙林上峰 开通:2013年前

    有待开工建设的线路

    1号线北延线:晓庄、吉祥庵、燕子矶。

    汤山线(16号线):东流站(与4号线对接)、侯家塘、汤泉、汤山、万安、上峰。

    龙潭线(15号线):经天路(与2号线对接)、仙林东、白象、栖霞站、宝华、龙潭站、保税物流中心。

    5号线:方家营、建宁路、下关、盐仓桥、福建路、虹桥、山西路、云南路、五台山、上海路、朝天宫、三山街、夫子庙、大中桥、光华门、小天堂、七桥瓮、大校场、岔路口、城北路、上元大街、新亭路、竹山路、科宁路、诚信大道、双龙大道、清水亭、将军路。

    9号线:长途东站、曹后村、南京站、金桥市场、城河村、大桥南路、下关、农贸中心、定淮门、中保站、管子桥、汉中门大街、鼓楼科技园、清河路、绿博园。

    江北线(11号线):虎桥路、行知路、珠江南、森林大道、珠江东、七里河、浦江站、浦江东、新马路、柳州路、大桥、大桥北路、泰冯路、沿江镇、盘城、大厂西、大厂、大厂东、长芦南、长芦、六合区ZF、雄州、凤凰山公园、六合火车站。

    规划:

    地铁总里程10年后

    将达380公里

    今日,地铁三条新线通车后,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85公里,与此同时,地铁三号线与一号线西延线即将进入全面开工状态。另外,根据市委、市ZF要求,2014年青奥会召开前,南京地铁三号线、一号线西延过江线、四号线江南段、六号线机场段及12号线力争建成运行。

    不过,很多市民担心,青奥会为地铁建设注入一针“强心剂”后,建设脚步会不会放慢?昨天,地铁公司给市民吃了颗“定心丸”:不会,地铁建设会以每年20公里的速度推进。据最新出台的《南京市“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思路研究》披露:南京将逐步推进11条地铁新线建设,到2015年,南京要形成“井字形”骨架地铁线;而到2020年,“井字放射状”地铁网将延伸至龙潭、桥林、汤山等地,总里程达380公里。

    在这11条新线中,地铁3号线、1号线西延线已宣布开工建设,地铁4号线江南段、6号线机场段及12号线(这5条线路快报已做详细报道)。其余线路正在进行前期规划调研,将尽快步入开工程序。

    有待开工建设的线路包括:1号线北延线、汤山线(16号线)、龙潭线(15号线)、5号线、9号线、江北线(11号线)。

    前景:

    打造地下世界 实现“无缝”换乘

    今天,地铁二号线将开通,“十”字交叉的两条线将新街口范围内所有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全部连接了起来。有关人士指出,考虑到地铁神奇的导引客流的作用,这个规划实际是将寸土寸金的新街口商圈整整西移了200米,直达华联商厦和金鹰国际商城门口,一改两家偏居一隅的商业格局。

    看似完美,可却有市民提出,地下通道让人看不懂。比如说淮海路地下通道跟地铁就不通。再比如,洪武路过街通道与“一墙之隔”的地铁也不通。

    什么原因?记者了解到,主要是地下空间开发主体不一,过街通道由南京市住建委建设,而地铁则主要负责地铁站的建设,各做各的。昨天,地铁公司透露,这种“无奈”将结束:以后地铁建设中,沿线地下空间的开发全由地铁负责。今后我们会主动与周边商场或者周边建筑无缝衔接,打造一个个别样的地下世界。该人士举例,比如地铁三号线的夫子庙站,他们就会结合夫子庙的情况做地下空间开发,与附近商场景点对接,构筑一个有特色、有韵味的夫子庙地下世界。

    地铁一号线,公交枢纽“见缝插针”,而地铁二号线,有了规划,却也成了“纸上谈兵”。昨天,地铁表示,“市里有了明确指示,今后由地铁统一建设,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根据规划,南京市为地铁一二号线配套规划了9座公交枢纽站,不过由于受到土地、资金等原因影响,只有仙林地区的仙鹤中站、城东的下马坊站、河西地区的油坊桥站有望与地铁新线同步开通。对此,地铁方面表示,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多建,方便乘客换乘的同时,吸引客流。据介绍,待地铁二号线、一号线南延线通车后,他们还将尽可能地多建一些公交枢纽,如河定桥、小龙湾等站。

    问题:

    一公里要花近4亿

    钱从何来?

    三条新线总长63公里,投资245亿元,ZF资金投入只占1/10,南京地铁“扛”下来了,并承诺今后地铁建设的脚步不会迟缓,那么一公里就要造价近4个亿的钱,从哪来?南京市地铁总公司总经理朱自强自有高招:开拓了包括政策土地变现、房地产开发、上盖物业租赁、关联产业延伸等在内的7个融资渠道。因此,“南京地铁筹融资模式”作为成功案例被搬上了清华大学研修班讲台。

    根据这个筹融资方案,南京市ZF承担地铁二号线一期总投资128亿元的40%资本金。事实上,ZF现金投入是4年每年3个亿,加上沿线拆迁费用11个亿,总共23个亿。剩下的资本金,是在地铁沿线配置一些土地和上盖物业让地铁运作。剩下的60%建设资金,ZF把将来地铁将通达的边远的仙林青龙片区1万亩土地划给了地铁公司。

    朱自强表示,虽然地铁运营亏损是世界性难题,但目前南京一号线日均客流30多万人次,已经做到收支平衡有盈余,他预测,新的3条线上去后,日均客流将快速达到100万人次,维持现有票价,年票务收入可达8.5亿元,盈利近2亿元。

    点评:

    南京迎来两个“划时代”

    南京迎来

    两个“划时代”

    今天,南京长江隧道通车,地铁2号线、2号线东沿线和1号线南延线也开始运营了,这对南京意味着什么?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教授认为,三条新线的开通,意味着南京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地铁时代,“虽然1号线5年前就运营了,但只能算是南京市民出行的一条快捷通道。”杨涛说,但现在,南京4条地铁线同时运营后,形成了网络化,实现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互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铁时代。

    同时,过江隧道的通车,也意味着南京跨江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杨涛认为,“一城三区”真正迎来了发展的**,过江隧道让江北与主城不再成为距离,而1号线南延线快速进入东山,2号线也把仙林与主城连接了起来,一城三区已经无缝对接,这是南京历史上发展的最佳时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2:49 | 只看该作者
南京两条地铁新线今开通,昨进行最后一次“大考”
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今天早上6点起将开门迎客,预计江宁将有10万客流。昨天,南延线首次在白天进行了模拟运行,这也是开通前最后一次“大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2:5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中北巴士公司召开5月工作交流会议
为了增进机关与基层的上下交流,加强车队和科室之间的理解与协作,2010年5月26日下午,中北巴士公司在二楼会议室召开了5月工作交流会议,巴士公司领导、各车队及各科室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车队分别对5月份的工作做了小结,并对6月份的工作做了合理的安排,各职能科室针对车队提出的困难和问题给予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与会人员畅所欲言,会议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进行,起到了良好的互动效果。最后由公司经理王辉提出了十项工作要求,并指出今后每月的工作交流会议要做为常态工作来进行,加强公司机关与基层单位的协调与沟通,促进企业的和谐共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6:5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有群“骨灰级”地铁达人
    “如果上帝让地下铁穿越地心的另一端,会不会刚好有一片盛开的玫瑰园?”有些人迷失在这座城市的地下轨道中,更多的人自得其乐,在地下宫殿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沈伟宁便是“找到乐趣”中的一个。“南京每新建一条线路,我都会第一时间去体验。说不清楚为什么,可能就是一种痴迷吧。”他告诉记者,在网上,像他这样热切关心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市民被称之为“METRO FANS”(地铁达人),“我身边有很多“骨灰级”的METRO FANS,时刻关注着地铁发展的动向。我的级数其实还不算高。”

  永不疲倦的地下游

  如果想旅行,又不想花钱,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穿梭在地下的地铁线路中,跟着地铁上天入地,只要不出站,你全程的旅费永远只需3元。

  真的有地铁达人这么做了。沈伟宁坐了南京的地铁,嫌不过瘾,便利用去上海的机会,在一天里面乘坐了3个小时的地铁,走走逛逛纯粹只看地铁沿线的风景。

  其实在地铁迷的论坛中,聚集了很多类似的网友,每当有地铁新线路通车,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去尝新。然后将试车的情况用文字和照片记录,发到网站上和网友们分享。

  地铁迷眼中的南京地铁新线

  地铁达人们不仅关心地铁现存的问题,也试图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行性设想。譬如沈伟宁就对诸多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

  “先说地铁标识色的问题。”未来,南京共有17条地铁线,一旦全部开通,换乘将成首要问题,用颜色区分,将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韩国首尔地铁采取的就是这种区分方式,9种颜色分别代表9条地铁线路:1号线是紫色的,2号线绿色,3号线橙色,4号线浅蓝色,5号线紫红色,6号线土黄色,7号线豆绿色,8号线大红色,9号线是淡黄色的,可以换乘的站,则用一个圆圈圈出。你想乘几号线,到哪站换车,只要顺着颜色找就行。

  “无论你懂不懂韩文,只要循着要乘的那条色带走就行了。”南京地铁1号线标识本来是蓝色的,2号线是红色的,但现在1号线改为黄色,2号线则改为了蓝色。这样的改动,在沈伟宁看来没有必要。比如新街口车站,一号线的圆形标识是黄色的,二号线是蓝色的,可是进入站台,安全门上方以及电子显示屏,全是红色,里外不统一,可能会给乘客造成误解。

  我给地铁提建议

  另外,让沈伟宁念念不忘的,是二号线上的集庆门大街站。这是南京第一座同台同方向换乘站,双站台、5条轨道,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这都是个当之无愧的大站。但由于地质原因,建好的集庆门大街站在新的版图中变为一个普通站。“已经建好的那么大的站,不用太可惜了。”沈伟宁觉得,这个站还是可以变成换乘站的。只要把9号线接入集庆门大街后,现在的油坊桥到集庆门大街站并入9号线,9号线同时变为油坊桥到长途东站运行。至于9号线丢了的绿博园站,可以由13号站下移动解决。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9:47 | 只看该作者
南京,迈入地铁城市“第一方阵”
今天,3条新线同时开通运营,南京地铁从单线运营步入网络化运营时代——

  二号线、二号线东延线、一号线南延线,加上已经开通的一号线,全长85公里的地铁网络,纵横南京主城,串联江宁新城、河西新城和仙林新城,使得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得到大大改善,副城对接、融入南京主城的步伐大大加快。

  3条新线同日开通

  南京迈入地铁城市“第一方阵”

  二号线,从河西至仙林,全长25.55公里,从开工到建成,用了4年时间;

  二号线东延线,从马群至仙林,全长12.4公里,建设用了3年半时间;

  一号线南延线,从安德门到江宁,全长25.08公里,工期2年7个月。

  “南京地铁一次性建成里程之长、建设速度之快,都创造了全国地铁建设的‘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评价,这是中国地铁建设史上了不起的成绩。

  2005年5月,地铁一号线的开通运营,使得南京成为全国第六个拥有地铁的城市。5年后的今天,南京地铁运营里程达85公里,长度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迈入地铁城市的“第一方阵”。

  “一夜之间,南京进入网络化运营的地铁新时代。这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南京地铁公司总经理朱自强说。

  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通病”。眼下,主城多条道路施工加剧了“阵痛”。据交通部门测算,3条新线开通后,南京地铁日均客流量将比一号线单线运营时翻两番,达100万人次。地下“血脉”的进一步畅通,将有效缓解主城地面交通的“阵痛”。

  “一城三区”,是市委、市ZF确立的城市发展框架。串起江宁、仙林、浦口3个新城的地铁新线,尚在建设阶段就刺激了沿线地产、商铺的升值,吸引来大批投资客和定居者,新区日渐繁荣。建设多个城市“副中心”,地铁成为最有力的“助推器”。

  “地铁网络化运营,是一个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活力释放的有力工具,一个城市发展的有效助推器。”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陈钢,在清华大学的讲堂上,面对全国百名市长,讲述了地铁对南京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影响。

  七大难题攻克

  南京地铁磨练出建设精兵

  河西,地质为粉砂层,地下水系复杂。隧道、车站建设时,容易出现沉降渗水;

  城中,地质条件变化大,地下岩层和淤泥层交错。道路易塌陷,仅汉中路段,没有研究价值却影响施工的古井就有近20口;

  城东,地面构筑物结构差。爆破作业多,而上部建筑抗震条件差,保护文物和防止上方危房倒塌是第一要务。

  “南京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地铁建设难度在全国地铁城市首屈一指,面临着巨大的建设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说。

  在险情不断、社会舆论给予很大压力的情况下,南京地铁人没有抱怨,他们通过科学管理、科技创新,顺利推动着3条新线的建设。

  汉中门大街,路面塌陷,煤气管道爆燃——经专家认定,事故并非地铁施工直接引起;

  集庆门大街,地面沉降——工程科学组织,确保附近居民楼结构安全;

  元通大街,隧道内部渗水——业内公认的“世界第一难题”,被成功破解……

  “相比一号线,二号线建设面临7大新难题。”南京地铁公司副总经理佘才高说,地质条件复杂,只是难题之一。

  建设环境差,是另一大难题。

  一号线开工前,在图纸上“走”了15年,不管是用地规划,还是社会舆论,都给予了有力支持。而二号线横穿南京主城,施工场地狭小,地下管线复杂密集,部分陈年老旧的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都成了悬在地铁安全施工上方的“利剑”。施工期间,涉及路线的机动车数量更是一号线的数倍,拥堵状况加剧了地铁建设引发的“阵痛”。

  “一号线建设用了4年9个月,二号线工期只有4年,而且我们自加压力,‘保交通’、‘保文物’、‘保大树’,建设难度可想而知。”南京地铁公司一负责人说,“夜不能熟寐,足不敢远行”,这是地铁新线建设者的普遍心态。

  新线建设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保交通——南京地铁人借鉴野战部队做法,在新街口路面架设钢便桥,当车辆在钢便桥上行驶时,地下建设工人承受着巨大的噪音干扰;

  保文物——下马坊站建设时,文物部门的验收成为地铁部门验收的先决条件;

  保大树——中山东路、汉中路沿线法国梧桐树林立。南京地铁进行多次专家论证,对每一棵树进行编号、研究,从最初迁移1065棵行道树,几经调整,最终迁移行道树不到200棵。

  建设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外部协调困难多、多元化融资难度大、网络化建设运营经验不足,这些难题,都在地铁新线建设中被一一攻克。

  解题,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和数万建设者的努力,负责协调指挥的是一支只有98人的管理团队。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08:05 | 只看该作者
地铁公司“全员上岗” 一路提供“保姆服务”

处处有工作人员,时时有温馨提示。三条新线运营首日——

    引导乘客。

    昨天早上6点,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开通运营;昨天上午10点不到,地铁二号线及其东延线开通运营。

    地铁新线有何“新鲜”?地铁新线管理和服务有何“特色”?地铁新线服务和管理人员昨天在忙什么?记者随车进行了“暗访”。

    【台前篇】

    避免乘客“上错”一号线不同方向列车:工作人员一手一个电喇叭,一个喊此车开往江宁,一个喊此车开往奥体

    昨天早上6点半,记者走进地铁一号线鼓楼站,还没有到达“行车层”就听到车站广播:开往中国药科大学方向的列车即将到达,请乘客注意区分,先下后上。

    记者加快脚步来到行车层,一辆蓝色地铁列车刚刚停稳,与原一号线地铁列车略有不同,开往中国药科大学方向地铁列车车门附近增加了“迈皋桥—中国药科大学”标识。

    此时,车站候车和上下车的乘客并不多,但车站工作人员和保安均已上岗,他们正指引乘客区分车次,文明上车。

    据介绍,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开通运营后,一号线列车将在安德门地铁站实施“分流”,一路驶往河西奥体中心,一路驶往江宁大学城中国药科大学。为避免乘客“上错车”,地铁运营部门在起点站迈皋桥站—安德门站中间各站,采取了“广播提醒+标识指引+工作人员引导”的综合措施。

    工作人员如何引导?

    记者在安德门地铁站见到一名一手拿一个电喇叭的地铁工作人员。车身上贴有“迈皋桥—中国药科大学”的地铁列车驶来,他就打开左手的电喇叭,响起“此车开往江宁,此车开往江宁,奥体方向请等下一班……”;车身上贴有“迈皋桥—奥体中心”的地铁列车驶来,他就打开右手的电喇叭,响起“此车开往奥体,此车开往奥体,江宁方向请等下一班……”

    记者观察发现,安德门地铁站台上基本上没有乘客因为认错车而上错地铁。

    方便乘客“换乘”地铁一、二号线列车:工作人员在地上贴箭头图案,在墙上挂指示标识,在关键路口“站岗”

    三条地铁新线同时开通运营,除了要防止乘客“上错车”,还要防止乘客“进错站”。

    地铁一号线及其南延线,二号线及其东延线,共有两个“相交”车站:新街口站、元通站。为引导乘客准确换乘一、二号线列车,地铁运营公司想出了各种办法:在地上贴箭头图案,在墙上挂指示标识,安排专人在关键路口“站岗”指引……

    昨天上午11点半,记者乘地铁一号线抵达新街口站,刚一出“行车层”就发现地面上有两组箭头,一个指示通往出站口,一个指引通往2号线。

    记者循着“通往2号线”的箭头往前走,前方不远处一名地铁工作人员,正站在“通往2号线”的悬挑灯箱指示牌下,现场引导乘客:“需要乘坐2号线的乘客请不要出站,可由此通往2号线……”

    记者按照指引前往2号线,一路上,上下左右均有指示标识和引导声音。

    一名乘客对记者说:“地铁2号线虽然是第一次坐,但一点也不觉得生疏,到哪里都明明白白的。”

    公交跟着地铁“跑”,地铁出站即可“接驳”公交;城管围着站台“转”,新线开通首日站台周边即“定人定岗”

    三条地铁新线同时开通运营,忙着的不止是“地铁人”。

    昨天,记者随车体验发现,地铁车厢内,地铁站台上,来来往往的除了“尝鲜”的市民外,还有许多身穿各式各样“工作服”、身背各式各样“工作包”的技术员和维护员。

    他们每到一站都会下车,有的对地铁信号进行调试,有的对安全门接触点进行调整,有的对自动扶梯、箱式电梯进行“开关实验”,有的还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地铁控制系统数据线,进行调整……

    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一名维护人员对记者说:“地铁三条新线同时开通运营,电梯等各个系统都要进行联调联试,经过前一阶段的紧张工作和乘客观光试运营,我们已经发现和整改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毕竟整个系统实在太庞大、环节太多,还需要不断进行跟踪维护和优化。”

    站内“忙而不乱”,站外围绕地铁运营和管理开展的工作也“有条不紊”。

    在一号线南延线双龙大道站、中国药科大学站,在二号线西安门站、经天路站,记者都出站进行实地采访,发现围绕这些站台,相关区、部门都调整和增加了部分公交线路,方便市民换乘,公交有的站台就设在出站口旁边,真正实现了“零换乘”。

    在各站出入口周边,各区城管部门也加强了站台周边环境秩序的管理,城管队员和协管员已经全部到位。

    【幕后篇】

    地铁运营情况,主控中心大屏“一目了然”

    地铁新线细致周到服务的背后,是地铁新线先进的指挥调度系统和敬业奉献的管理团队。

    地铁运营情况怎么样?客流大不大?站台、列车有无异常?地铁运营系统“心脏”——主控中心里一目了然。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了这个“神秘”的地方。一进门,迎面就是一块3618英寸的硕大显示屏。显示屏左侧“切”出的是一号线及南延线运营情况,右侧反映的是地铁二号线及其东延线情况。与一号线只能看到站台不一样,二号线列车车厢情况也能被“看得明明白白”。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除大屏幕外,每个监控人员面前还有一台小电脑,他们个个专注地盯着显示屏。

    “红色的一闪一闪的,表示列车所在位置,绿色的线段表示前方线路……”主控中心工作人员王宝祥告诉记者,虽然昨天是运营第一天,但他们并没觉得有多大压力,因为前期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模拟运行,准备工作充分。

    据了解,为了新线畅通,地铁工作人员最近全部扑在工作上,“5+2”、“白+黑”,没有星期天,没有白天、黑夜,连续加班加点。

    新线开通前夕,地铁公司团队“彻夜未眠”

    为地铁新线顺利运营辛勤忙碌的还有地铁公司的管理团队。

    5月27日,南京地铁三条新线开通运营前一天。南京地铁公司负责人朱自强、宋国强、佘才高等彻夜未归,就住在办公室。

    28日凌晨3点,南京地铁总公司召开新线运营前的最后一次会议,各部门汇报运营准备情况。

    上午6点,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率先开通运营。南京地铁总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来到地铁主控中心,全程监控列车运行情况。

    上午7点,南京地铁各部门负责人分散到地铁一号线南延线的各自位置,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进行检查。

    中午12点,南京地铁各部门负责人再次聚会地铁大厦,对上午新线运营情况进行汇总、总结。

    “南京地铁三条新线顺利开通运营。”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平说,截至当天傍晚7点,南京地铁晚高峰接近尾声,南京地铁成功应对了客流高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5-19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