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hena 发表于 2012-9-26 11:13 
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不是应该都提升一下?
比如,某些同志把地铁不能代替公交的说法,自说自话地等同于反 ...
同意楼上。
1、公交和地铁要互相配合,地铁及其接驳线路(520 533等)服务于上下班人群。这个没什么可说的,虽然我个人是长线迷,但是仍然没有否认地铁比公交快这个事实,相信这里喜欢长线的朋友也不会否认。
但是,看了前面的帖子,我觉得有些地方,长线和短线的比较,被说成了公交和地铁的比较(所以才会有从某地去某地,看看谁快的打赌)。概念给偷换了。
2、长线和短线要和谐共存,各自发挥其优势。君子同而不和,古人所述的和谐概念,不在于把所有的都弄成同一个样子,而在于让每一个(对于公交就是每一条线路)都发挥出其优势,规避其不足。
对此我个人认为,少换乘(直达率)和准点率几乎是矛盾的两个因素,40km的长线变成两条20km的,未必能保证准点率(除非像611这样,线路短了,车反而增加了),像现在612不比原来850好等。所以除了上述的地铁接驳线之外,公交没有必要过多考虑准点率,如果长线和短线都和地铁重复,且长线客流比短线的大,则应先撤短线再考虑截断长线,例如应该先缩短558/426再缩短850/858,先缩短375再缩短743。
3、有关调整
调整应该留有余地,不要斩尽杀绝。在客流量充足的地区,最好是长短线路都有些。调整应该滞后于客流变化情况,即发现客流变化之后再调整,而不要一开了地铁或者快速公交就立即调整;调整应该顺应客流去走,不要因为为了迫使乘客去坐某条线路而撤销与之竞争的线路(例如732和332之事)。可以慢慢地去调,熹微地去调,但是像pigv老兄所言的“屠杀”,那就太急太快了,是要不得的。如果上海那边做了,北京不要去学他。
4、有关公交公司
平心而论2012年这几次的调整,比起以往大规模的并线或者拆线,都要显得深思熟虑一些。虽然仍然受政策因素的影响(751 627 37),但是总不会出现那样的“狂潮”了,一旦形成“狂潮”就肯定会有不理性的一面。狂潮的消失,就是理性的回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