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交站名遭遇四大尴尬 一些站名已经做调整
“童卫路南站到了,请下车……去28所到底在童卫路站还是童卫路南站下车?……不熟悉线路的人经常被搞得晕头转向。”近日有网友结合外地城市的做法列举了南京公交站名的四大尴尬,但是市客管处并不完全认同这些说法,只认为其中有些建议有道理,有些就有点牵强了。客管处正在对公交站名进行梳理、调整,不过,难度不小。
调查
公交站名问题不少
问题一
不同地点叫相同站名
市民左先生对家门口的两个同名公交站很是纳闷,名字都叫“省经干院”,一个设在花园路上,另一个却设在板仓街上,这两个站中间还有一个公交站,叫花园路站。同样的问题江北也存在,大桥北路公交站就有两个,一个在浦珠北路上,一个在下大桥右转的路边,这两个大桥北路站间隔着大桥的桥墩,距离相当远。
问题二
同一地点多种站名
水关桥地区公交线路不少,可这里的站名也有点乱,有的公交站叫水关桥,有的叫钢材市场,还有的叫水关桥钢材市场。
长江隧道出口公交站也有类似问题,因为浦集线、浦新线站牌上写的都是总部大厦,公交车报站器却报的是江佑铂庭站。
问题三
站名起得似是而非
2路、46路等公交线的新街口站,说得确切点只能属于新街口地区,实际上在置地广场门口,距离新街口商业区的距离甚至比户部街站还要远。
同样似是而非的还有军区总院门口的公交站,名字居然叫解放路站,要知道,这里离解放路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叫“军区总院”站明显更加贴切,实在不行的话,叫西华门站也可以。
问题四
单位消失站名还在
客管处公交管理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曾经接到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反映,说部分公交站还在使用已经消失的单位名或地名,新联机械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客管部门调查后决定,将这个站改名为吉祥庵。
前面提到的省经干院也是同样的问题,原单位早已不存在,改建成了花园路5号住宅大院。还有一个公交站名叫光卡路,现路名早已变成了大明路,而且这条路很长,中间某一站用整条路的路名明显不太合适。
建议
借鉴深圳做法,站名确切些
“刘刘真牛的马甲”非常欣赏深圳、成都等城市的公交站牌的做法:深圳的公交站牌上面不单单印有沿线所有站点的名称,还周到地把某个或某几个站点所在的道路名称也一一标注,这样一来,自己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就非常清楚了,成都在大型公交站台上都会有一张城市地图,该站台经过的所有线路都会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清楚地标出所经道路和站点的名字,他们的做法更加直观方便。
该网友希望南京能采用深圳的做法,道路名称成为附属备注,大多数站点均能以具体的单位、小区、建筑等方式命名,比如公交站牌上“月牙湖”“小天堂”“天堂村”,底下再标记一条“苜蓿园大街”多简洁,多清楚。
回应
一些站名已经做了调整
但是,客管处副处长刘正直却认为没有可操作性,“公交站名再怎么改,不熟悉的还是不熟悉,公交线主要解决的是沿线居民或者绝大多数市民的出行,比如‘小天堂’,南京市民大多数都知道在哪,标一个苜蓿园大街,这是一条很长的路,不清楚的也未必知道这个站在哪。”刘正直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一些网民的认同,“既然不知道路,也一样不知道小天堂在苜蓿园大街的什么地方,这样命名和原来有区别吗?”
客管处公交管理科负责人则一再强调,公交站名确实还有不少需要调整的地方,他们也在密切关注,对市民有异议的公交站名进行仔细梳理,逐步进行调整。他坦言,公交站名调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更换公交站牌,资金哪来?现在各大公交公司买油、加工资都成困难,站牌都是喷刷的,400多条线,4000多块牌,如果逐步推行,即便一块站牌200~300元成本,总投资也很高,而且从制作到安装,设计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部分投入需要企业内部消化,现在公交企业已经负债经营……最大的问题是,更换公交站牌后,广大市民还未必接受。
不过,尽管有如此多的困难,站名的规范、调整工作仍在进行中。例如不久前对新庄周边公交站进行了一番调整。
此外,军区总院门口的公交站、7路乐山路北站等也都在调整的计划中。不过,他表示站名更改要结合道路出新慢慢来,不能一蹴而就,否则代价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