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chlachtschiff 于 2009-8-27 22:09 编辑
关于此问题,我已把此信件发往市长信箱、市征集建议办公室、公交公司总经理信箱,大家来看一下是否可行。此建议我原来在8684提出过
信件原文如下:
关于济南BRT全福立交桥站换乘的建议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信件!
BRT4号线马上就要通车了,但现有的站点设置有一个地方总让人感觉有些遗憾:4号线的全福立交桥北站和1、3号线的全福立交桥西站之间不能免费换乘。
其实,这个问题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曾经出现过。由于车站位置或工程建设限制等原因,BRT或轨道交通乘客无法在付费区内完成换乘,而不得不出站换乘。但是,这个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解决的。
下面,就以巴西库里蒂巴BRT、上海地铁和东京地铁为例来看一下主要有哪些解决方法。
库里蒂巴:库里蒂巴可谓是BRT的始祖,也是世界上公认的BRT系统建设最成功的城市之一。但由于城市建设的原因,库里蒂巴BRT枢纽站确实存在无法同站台换乘的现象。该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专门派出站务人员,监管不同站台之间的免费换乘人流,确保不另外付费进入站台的人都是从对面站台出来的换乘乘客而不是其他人,并在两站台之间用标线的形式标出换乘通道以方便监督。此方法简单易行,但仅限于两站台间距较近便于站务人员监管的站点。
上海:上海地铁的上海站、虹口足球场等站点有不同的轨道交通线路,但由于各种原因,在这些地方的不同线路站点之间无法实现付费区内换乘,且由于人流量大、距离较远等原因不可能像库里蒂巴BRT那样在工作人员监督下换乘。上海的对策是引入“虚拟换乘”,即使用城市公共交通卡的乘客在刷卡出站30分钟内进入另一站时可以不另外计费(如从1号线的“上海火车站”一站刷卡出站,然后在30分钟内进入3/4号线的“上海火车站”站,即可以连续计费而不分开计费)。此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只限于使用交通卡的乘客,而购买单程票的乘客则必须买两次票,无法虚拟换乘。
东京:东京地下铁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如银座线的“上野广小路”站为上世纪三十年代修建,当时并未预留换乘,导致数十年后新建的日比谷线“仲御徒町”站虽与“上野广小路”站十分接近却无法实现付费区内换乘。东京地铁的解决措施是在普通检票机外安装专用的换乘检票机,不论是持交通卡还是单程票的乘客,若要在此两站之间换乘,则可持票(卡)经换乘检票机出站,30分钟内走到另一站后再持同一张票(卡)从换乘检票机进站;此种专用换乘检票机则以特殊的橘黄色标出以便于识别。
济南BRT虽尚未采用自动售检票系统,不过完全可以借鉴以上城市的经验并加以创新来解决此问题。比如,可以在站台上由站务人员发放换乘凭证卡,乘客持此卡走到另一站台后不必另外付费而可以凭借这张卡进站并将卡交回。全福立交桥西和全福立交桥北两站的站台都非常宽敞,空间上完全可以做到。并且随着以后越来越多的BRT线路开通,无法直接在站内换乘的相邻BRT站点也会越来越多,如纬二路-天成路BRT开通后的“长途汽车站”站与BRT1的换乘等。如果所有这样的站点都无法实现免费换乘,那么BRT系统的网络化也就失去了很大的意义。为此,必须从现在开始,从全福立交桥这两站开始,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这种措施毕竟不如直接从硬件上着手,比如像北京地铁换乘通道那样修建直接连通两个站台付费区的天桥等。不过,在暂时未能进行硬件建设的时候,也应该多动动脑子,从软件上想办法,为市民带来方便。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