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220|回复: 1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7月份南京公交新闻专用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30 2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将本月的公交新闻发到本主题贴中,分版内另开的新闻主题贴将一律删除,谢谢合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2:05 | 只看该作者
南京三中路公交站台进口"红地毯" 才铺4年就补丁累累


公交站台打满补丁。

2009年底,南京在改造“三中路”时,曾从英国引进了一种彩色防滑路面,铺设在30处港湾式公交站台前,然而四年之后,这种号称可使用5至8年的进口防滑路面,却因为频出的质量问题和高昂的保养费已被“放弃养护”,这些缺乏必要保养的路面如今尽显丑态,而且用沥青修补的事实也让当初铺设防滑路面的作用尽失。

四年前

30个站台铺上降噪“红地毯”

4年前,南京结合“三中路”的整治,在沿线30余处公交港湾站前,铺设了深红色的防滑材料,当时市民形象地把它称为“红地毯”。

按照当时“三中路”市政建设指挥部的说法,因为公交车进出站台,一停一开,常常使这一区域特别容易产生车辙,造成路面损伤,而铺设这种硬度强的“红地毯”,可以有效防止车辙的产生,还能降低刹车噪音。在发布铺设的消息时,“指挥部”技术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对“红地毯”的质量很有信心:“所用的都是从英国进口的,石子状的小颗粒是环氧树脂,比普通石子要硬上十倍,非常耐压,至少能保持5-8年不破损。”往返于中央路上的驾驶员刘红(化名)也说车子开在这种弹性材料上的刹车噪音确实比以前降低了不少。

四年后

红色暗淡,路面破损 大块补丁很难看

然而让刘红感到有些遗憾的是,仅仅一年不到,她就看见中央路上有公交站台的“红地毯”破损了,一到下雨天还有积水。

扬子晚报记者首先来到中央路,在公交公司站,这里的防滑路面现状非常糟糕,近百余平米的彩色防滑路面根本看不出原先铺设时的鲜红色,隐约可见的暗红中竟然还有一大半是黑色的“补丁”。走近后发现,路面上的防滑颗粒几乎已经被公交车磨平,这些被磨去的部位露出了下方的黑色沥青,由于有些部位没有及时修补,掉落的防滑路面区域就成为了一个个坑洞,很是难看。在南边的鼓楼站,这里的彩色防滑路面也早已找不到原先的色彩。记者注意到,坑洞的填补材料就是普通黑色的沥青。

算一笔账

南京“红地毯”价值至少百万

以彩色防滑路面每平方造价约200元计算,2009年铺设“红地毯”的费用至少需要百万。面对如今破败不堪的彩色防滑路面,驾驶员刘红说,才过去不到4年,防滑路面就要被沥青路面取代,当初先进的防滑降噪想法也打了水漂。

“红地毯”养护不力,责任在谁?

城管抱怨:没到质保期就开始坏

扬子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四年不到的时间,已经让南京“三中路”上的彩色防滑路面没有一块路面完好,而且这种破损程度还在逐渐蔓延。一直关注南京“彩色防滑路面”质量状况的许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在他的了解中,彩色防滑路面最早被曝出问题其实也就在铺设之后的半年,当时就有市民在网上发照片,抱怨“红地毯”脱落、变色,但相关管理养护部门似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补救措施。

“洋路面”为何会出现如此大面积的破损状况?扬子晚报记者首先联系了南京市住建委市政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段工程建好之后他们就移交给养护部门负责了,至于出现大面积的破损的原因,他建议记者去问养护部门。

“这段路确实移交给我们了,但是这路面一来质量不好,二来养护费太高,我们根本无法负担。”负责“三中路”养护的南京市城管局的一位工作人员提起“三中路”上的这个防滑路面也有“一肚子的苦水”。她说,当时移交的时候,建设单位告诉他们,这些路面的质保期至少有5~8年,但是他们接手管养后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儿,这进口路面一年不到就开始掉色脱落了。

破损多费用高,只好用普通沥青“补”

该工作人员表示,出现破损后一开始他们还花钱找人进行修补,可是后来脱落的地方越来越多,加之修补费用非常高昂,让他们养护部门实在不堪重负。“我们现在肯定是不会按照进口路面的标准来养护了。”这位人士坦言,由于缺乏对这些路面的养护资金,他们只能对坑洞进行填补,而填补的标准就按照普通沥青路面来进行,这也就造成了现在的彩色路面中大面积出现黑色沥青补丁的情况。

“洋沥青”有没有质量问题?

别处用都没问题,在南京“水土不服”

资料显示,“三中路”上的“红地毯”准确的铺设起始时间是2009年11月21日,当时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从那时的图片可以看出,这种“彩色防滑路面”颜色为深红色,为何号称进口的路面却似乎在南京“水土不服”?

“其实并不完全是路面的质量问题,而是当时的条件并不适合做彩色路面。”一位曾经参与铺设彩色路面的业内人士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作为参与者,自己每当经过“三中路”公交站台时,看见彩色防滑路面如今的“惨景”都会感到难过。

他表示,这种防滑路面在南京铺设之前就已经在国外普及了,而在国内,北京奥运会、无锡的机场路都使用了这种路面,这些地方所使用的彩色防滑路面质量都没问题。

铺设时正值冬季影响效果

那么南京的防滑路面为何会水土不服?这位人士分析说,由于工期比较紧,因此铺设所选择的时机不太好。这种材料对施工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只有达到一定温度相关物质才能被激活,而在零度的时候原则上根本是不能工作的。而当时正值冬季,由于要保交通,因此铺设时间都集中在夜间,此时的温度却都在零度以下。

他记得,为了升高温度,铺设中,现场摆放了很多液化气瓶,对路面进行烘烤升温。但现在看来,恶劣的天气还是影响了这种路面的铺设效果和质量。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三中路”部分路段的路面基础没有做好。该人士曾经对相关破损路面进行过实地探访,一些沥青路面本身就出现了塌陷和破损,因此铺在上面的防滑路面自然不能幸免。价值百万的彩色防滑路面不到四年就功用尽失,相关部门应该介入调查找找“失败”的原因,咱老百姓的钱不能花得如此“不明不白”。

3
发表于 2013-7-1 20:27 | 只看该作者
站台上陌生小伙冲她骂骂咧咧
这就是传说中的“人贩子”吗
民警:不大可能,人流密集地扮熟人犯罪成功几率太低


  在公交站台等车,突然有一男子冲到你面前说话,好像熟人一样。这是南京一女市民的真实遭遇,她怀疑是“人贩子”以这种手段实施犯罪。对此,警方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手段针对成年人作案,因此并不靠谱。市民遇到类似情况,可高声呼救让路人报警或自行报警,很容易就能脱险。

  南京市民小娟(化名)6月29日在网上发帖,讲述了自己的真实经历。当天下午3点多,她和同学逛完街准备坐公交车回家,走到中山南路上新桥公交站台时,她正低头找公交卡,突然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冲到她跟前,嘴里骂骂咧咧的。当时小娟被吓住了,好在同学上前将她拉走,该男子随后也溜走了。

  据小娟的同学回忆,男子说的话很是不堪入耳,让人感觉他和小娟是情侣,在争执什么。听同学这么说,小娟便想到此前网上流传的“扮熟人”拐卖妇女儿童,她顿时很是后怕。“如果当时只有我一个人,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小娟说。

  此前微博上曾流传,有人假装孩子家人,将孩子拐走,还有人拉着陌生女子假装情侣,然后将女子强行带走。“除了拐卖孩子的不法行为外,针对成年人的‘熟人’犯罪并不靠谱。”南京江宁公安分局官方微博博主王警官表示,在公交站台、闹市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采取扮熟人的方式犯罪,成功的几率太低。“只要你大声呼救,或报警求助,很快就会有人来帮你,不法分子很难得逞。”王警官介绍,到目前为止,江宁警方还没有处理过类似案件,因为网上的传言并不靠谱。

  至于小娟的遭遇,王警官推测有几种可能。一是陌生男子认错了人;二是陌生男子神志不清;三是陌生男子故意恶作剧。当然也有可能是小娟担心的那一种,但在公交站台人这么多的地方,他注定要失败。

  对于市民的担心,王警官也表示,提高防范意识总不会错。他支招,遭遇此类情形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声呼救和报警。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21:03 | 只看该作者
江宁20辆电动公交跑了百万公里 明年南京建成四座充换电站

6月27日,乘坐南京市江宁区19路和区17路的市民发现,当天坐这两条公交线竟然不要钱。这是“江宁20辆纯电动公交车累计行驶公里数突破100万公里”回馈给市民的礼物。据介绍,今明两年南京还将建成四座充换电站。截至今年6月中旬,南京江宁高新园充换电站已累计为纯电动公交车提供充换电服务1万多次,20辆纯电动公交车累计行驶公里数突破100万公里,从两条线路的运行来看,电动公交车每次换电只需要8到10分钟,就能跑90到120公里,可以跑16个单边。重要的是,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来说,纯电动公交车累计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150吨、一氧化碳约340千克,相当于植树6500棵,环保效果非常显著。目前,南京江宁只有高新园建设了充换电站,主要为江宁地区的17、19路纯电动公交车服务。南京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南京今年在河西还将建成四座充换电站,分别是青奥站、河西站、高庙站和滨南站。其中,青奥站、河西站和高庙站主要是为青奥电动车服务。在青奥结束后,将转为为公交车服务。而滨南站是大型的综合充换电站,主要服务于河西南部的电动公交车,预计明年建成。
5
发表于 2013-7-1 21:17 | 只看该作者
地铁职工赛技能

    2013年度南京市职工职业(行业)技能大赛暨南京地铁运营公司职工技能竞赛日前开赛,地铁运营公司今年将举办维修电工(机车)市级技能竞赛及信号工、线路工、车辆电工、车站值班员四项二级技能竞赛。获得市级技能竞赛的第一名将颁发“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其他获奖选手也将被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图为线路工比赛现场。


6
发表于 2013-7-2 10:19 | 只看该作者
[tr][/tr]
网友曝女司机边开车边看电视剧
车队:已展开调查,目前尚未确定当事司机是谁
  司机看手机视频(图中画圈处)被乘客拍下网友供图
  “她不仅仅只是开车,更多的是责任,一车人的安全都交于她。”6月30日,网友“@小艾穆”发微博称,南京一名女公交司机,一边开车一边看电视剧,全然不顾乘客安全。对此,公交车所属车队回应,接到投诉后他们已展开自纠自查。截至发稿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仍无法确定当事司机是谁。
  昨天下午,“@小艾穆”告诉现代快报记者,6月30日晚7点多,她在长虹路上了一辆公交车。过了一站后,在等红绿灯时,女司机拿出手机调好节目。然后,她把手机摆在方向盘后面的仪表盘上,看起电视剧来。
  “这个司机还真是胆大,一边开一边看,难道她就不怕追尾么?”“@小艾穆”说,车子大概走了四站后,到五台山站时,可能是手机待机了,画面黑下来,司机就没有再碰它。到了云南路站,“@小艾穆”下车离开,司机有没有继续看电视剧,她就不知道了。
  她说,当时车上注意到这一幕的乘客并不多。一个小朋友看到后,还很好奇地问妈妈,司机阿姨怎么在玩手机。“车上人多,比较吵,我也没注意司机有没有回话,但她应该听到了。”
  “@小艾穆”提供的图片显示,这名女司机穿着浅色长袖衫、蓝色牛仔裤,脚上蹬着一双平底鞋。她右手握着挡位杆,上半身稍微前倾,似乎在盯着面前的一部大屏幕手机。屏幕上播放着电视剧,像是有两个人在对话。
  这条微博发出后,引起不少网友关注。有网友认为,作为公交车驾驶员,责任心应该更强,这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节目再好看,也不能在这个时候看啊”。
  昨天,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记者联系了公交所属车队。据悉该车队已展开调查。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车队非常重视此事,一旦查明,当事司机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根据事发的时间段,筛选出4名驾驶员,具体是哪一个,还要进行核实。”
  他称,开车时看电视剧,对司机来说,最严重的后果是丢饭碗。所以,车队十分谨慎。“我们依照照片中人物的背影,找到体形相仿的司机,但因为没有正面照,加上大家都穿着工作服,目前来看,仍无十足证据认定是哪个人。”
  为何不通过调看车内监控,追查当事者?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车内没有安装正对司机的摄像头,所以无法查到。“我们车队绝大部分都是女司机,排查出的那4人,均否认自己有开车看电视剧的行为。我们也在加强对其他司机的排查。网友没有提供车辆牌号,所以,核实起来有些难度。”
  “@小艾穆”则表示,“晚上7点55分到云南路,我想这样肯定很容易找到当事人。”照片中的女司机,到底是谁,不少市民都很关心,毕竟这是关系那么多人出行安全的事情。

7
发表于 2013-7-2 10:20 | 只看该作者
到底站不下车,老大爷迷糊了
幸亏司机及时发现报了警



  6月26日中午,7路公交车行驶到夫子庙建康路,一位老大爷上了车。司机董小晨看他颤颤巍巍的,身体不太好,就一路放慢了车速,并注意观察他。可到了公交底站,老大爷也不下车,董师傅跟他说话,他也不搭理,看老人迷迷糊糊的样子,车队赶紧报警,将老人送到了医院。

  老大爷上车是中午12点左右,他拄个拐杖,看上去有80多岁了,还拎着个袋子。当时董师傅特意问了一句“老师傅,你去哪啊”,可老大爷没有回答他,上车就坐到了司机后面的那排座位上。老人看上去挺憔悴的,好像身体不好,等他坐稳,董师傅才开车。这一路上,董师傅通过后视镜观察,看老人在什么地方下车。

  怕老人颠着碰着,董师傅放慢了车速,平时不到20分钟就能开到底站,那一次,他足足开了半个小时,一路上慢慢悠悠的,小心得很。车上客人一个个下了,公交车来到底站瑞金路,董师傅看老人还在车上。

  停好车子,关了空调,董师傅来到老人身边告诉他:“老师傅,下车了,该回家了。”老人睁眼看了一下,又把眼睛闭上了,没说话,靠在座位上,迷迷糊糊的。董师傅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中午气温高,怕老人热着,他把空调又打开了,然后再开了公交车的窗子,好让老人透气。

  这之后,董师傅赶紧跑到车队,把事情告诉了领导。怕老人出什么意外,车队赶紧拨打了110和120,很快民警赶到现场,可民警问老人话,老人只说了“我家住在……”这之后,他就不说话了,好像睡着了。

  民警在老人身上找到一个手机,联系上他的家人。当时老人左手有一个手环,上面写着床位号码,还有医院的联系方式,老人是从医院出来的吗?接到民警电话后,家人很快赶到车队,和120一起,把老人送到了医院。他们说,老人生病正住院呢,是自己跑出来的,家人都不知道,估计他是要回家拿东西,幸好,他遇上了董师傅。

  对董师傅,一家人都很感激。6月28日,老人的儿子儿媳特意送来红包表示感谢,被车队和司机谢绝。昨天上午,老人家人又带来果篮,做了一面锦旗,上书:“感谢7路车队救助老人,大爱至上。”车队收下了锦旗,果篮还是让他们带走了,车队一位姓张的书记告诉记者,这都是应该做的,东西绝对不能收。


8
发表于 2013-7-2 10:24 | 只看该作者
九旬夫妇带着七旬儿子
出门坐错公交迷路了
警方仅靠一个出生年份查到住址并将他们送回家


  一对年过九旬的夫妇带着70多岁的儿子出门,因为坐错车迷了路,更糟糕的是,老人只记得自己的出生年份和居住地区,其他信息一无所知。民警通过这个年份,查询到了老人的家庭住址,将他们送回了家。

  6月28日下午两点左右,江宁东山派出所接到报警,103路公交车底站有人迷路了。民警赶到现场一看,迷路的是三位老人,其中最年轻的也已经有70多岁。民警赶忙上前了解情况,其中年纪最大的男性老者告诉民警,他姓吴,身边70多岁的男子是他儿子,女性则是他的妻子。

  原来,吴老先生的儿子生理有疾病,70多年来,一直靠吴老先生夫妇照顾。当天,他们三人出门办完事后准备坐106路公交车回家,结果在公交站台,吴老因为看错了车子,上了103路车。一路坐到了底站,吴老一家下车才发现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一打听,才有好心人告诉他们,坐错车了。

  了解情况后,民警赶紧将三位老人带回值班室,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询问他们具体的家庭住址。可老人不仅不知道自己家的详细地址,连自己的身份信息也说不全。经过民警再三引导,吴老只想起自己是1918年生的,住在岔路口附近,其他一概不知。

  1918年生,到现在也已经有95岁了。“像他这么大年纪的人应该不多。”民警随后就通过出生年份在警务平台上查找。经过反复筛选、比对,民警终于找到了吴老的家庭住址,然后开车将他们一家三口护送回家。

9
发表于 2013-7-2 10:26 | 只看该作者
8月1日起南京地铁全线安检



  昨日,很多地铁乘客在一二号线各站的站厅里发现了新的安检设备,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地铁沿线车站安检设备都已到位,8月1日起正式开始安检。

  南京地铁57座车站中,最先实现安检进站的是南京南站。为了保证乘客安全出行,南京南站曾率先投放四台安检设备,乘客进站搭乘地铁,首先得过安检关。而为了保证亚青会举办期间的安全,今年8月份,南京的57座地铁站将全部安装这种安检设备。整个亚青会期间,所有乘客都要经过安检才能搭乘地铁。亚青会后,南京地铁安检将持续到8月底结束。

10
发表于 2013-7-2 19:57 | 只看该作者
南京一公交车开门时夹住乘客腿 司机表示歉意
  昨天上午8点多,上班族小刘乘坐公交车从光华门到浮桥。由于等车人太多,两乘客刷过卡后从后门上车。就在后门打开一瞬,旁边的小刘突然大叫起来。原来,她的右腿正好被卡住了,车子还继续往前跑。事后,司机表示歉意。公交所在车队安全员提醒乘客,乘公交不要站在车门口黄色区域。

  小刘说,当时这辆公交车上人非常多,自己不得不站到车后门的台阶下,“记不清是哪一站了,后门上来几个人,门‘啪’一声打开,我就被卡住了”。车门正好卡在小刘右腿上,没法动弹。她大喊求助,但司机没有听到,车子照常起步。

  看到小刘被卡,车门也没有关上,一些乘客开始帮忙通知司机。“已经开出一段距离,有一两分钟时间吧,司机才意识到。车门很快关上,我的腿才可以动。”看着被挤得发肿的右腿,小刘有点郁闷。她认为,司机开门应及时提醒乘客,启动时也应该观察一下,确认车门是否关上。

  “考虑到当时早高峰,我没有和司机理论,以免耽误大家时间。但是,还是希望广大公交司机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为此,小刘把这件事发到微博上。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找到驾驶这辆公交车的司机。他称,早上后门位置挤满人,确实没看到刘小姐被卡住,也没发现车门没关紧。给乘客造成伤害,他表示歉意。

  该公交车所属车队的安全员吴师傅提醒,虽然早晚高峰公交上乘客多,但前后车门的黄色区域是不能站人的。“前门位置,司机能看见,会让大家往上站一下。但后门就不一定能看清楚,所以乘客们自身要有安全意识,以防被车门卡住。我们也会加强对司机的安全教育。”
11
发表于 2013-7-3 11:30 | 只看该作者
[tr][/tr]
125路公交拖着“黑尾巴”开进景区
环保部门现场检测,车队共有五辆车排放不达标,已停运整顿
  现场检测时,公交车还在冒黑烟
  对于经常搭乘公交车出行的市民来说,公交车黑尾气让人受不了。最近几年,南京也一直在努力消除这个影响城市环境的“黑尾巴”,不过,不少市民发现,它们并没有销声匿迹。近日,就有网友吐槽,125路公交车“黑尾巴”大热天呛得大家实在吃不消。
  乘客报料:
  进入景区公交车拖着“黑尾巴”
  最近,有网友报料,125路公交车多辆车排放“黑气”。125路公交车,线路是从白马公园至燕子矶公园。网友表示,这条线路部分公交车使用柴油,车况很差,那天他就亲眼看见车牌号为苏A44809的公交车,在起步爬坡时,冒出团团黑烟。“很难想象,这种车辆竟然能驶入中山陵和燕子矶。”网友气愤地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公交车“黑尾巴”在2007年以前十分普遍,2007年起南京市环保部门开始专项整治,“黑尾巴”问题得到了遏制,不过并没有销声匿迹。目前带“黑尾巴”上路的公交车,多是2008年以前购买的国Ⅱ排放标准公交车,当时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不高,造成了其“先天不足”,再加上一些司机驾驶习惯不好,猛踩油门、快速行驶等,使得这些车辆在行驶中会形成“黑尾巴”。
  环保检测:
  要求125路五辆车停运整顿
  就网友提出的125路公交车“黑尾巴”现象,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向南京市机动车排污监管中心进行反映。监管一科的江科长立即与125路雅高巴士核实,确定网友反映情况属实,当即要求苏A44809这辆车停运整顿。昨天下午,机动车排污监管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出了环保监测车到125路底站,对该线路所有公交车进行尾气检测。现场检测的20辆公交车中,检测人员发现有5辆车“黑烟”超标,检测现场,工作人员也被个别车辆的黑烟给吓住了,等候在公交车尾部的摄影记者正好被喷个正着,摄影记者捂住鼻子,还能闻到一股呛人的味道。
  “这次检测不合格的公交车,我们都将要求车辆停运,并限期整改。”江科长介绍,125路公交车中有一批是2006年左右添置的柴油车,属于黄标车,这批车辆在出厂时就“先天不足”,发动机的功率小,属于“小马拉大车”,加上这趟线路经常人满为患,车辆超负荷运转是家常便饭。
  据了解,125路营运公交车原本准备报废,但正好遇到南京公交大整合,报废时间有所拖延,一旦整合完成,南京将新添千余辆新公交车,这批“黑尾巴”公交车将彻底淘汰。
  视点
  还有2%公交车
  有“黑尾巴”
  2007年开始,在各方配合下,南京通过“公交优先三年行动计划”和“公交车冒黑烟专项整治”等工作,目前已累计更新公交车3600辆。不过,南京公交车中还有2%车辆带有“黑尾巴”,记者从今年上半年市民举报的“黑尾巴”名单中看到,公交车数量占了三分之一。
  为彻底解决公交车冒黑烟问题,环保部门对公交企业提出了严格执法要求,同时还将开展专项行动,其中首先要求新车上牌必须严格执行国四标准。
  据介绍,环保部门此次还提出:南京的国四柴油车必须正常使用排气后处理装置,在线监控发现违法就将被处罚。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这将有利于实现车辆尾气的自动采集等功能。
  据悉,安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后,柴油发动机尾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可降低80%-90%,同时可减少超过90%的一氧化碳和69%的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且不增加二次污染。

12
发表于 2013-7-3 11:51 | 只看该作者
江宁电动公交车突然趴窝 疑是电路出现问题
从去年开始,江宁陆续投入20辆电动公交车,截至今年6月中旬,这20辆电动公交车已累计行驶公里数突破100万公里,乘坐电动公交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江宁人所接受。不过,在6月22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同学却遇到一个尴尬,乘坐江宁19路电动公交车,行驶到天印大道时,车子却突然趴窝了。难道是电动公交车没电了?对此,负责电动公交车运营的南京东山公交客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王同学遇到的情况应该不是电动公交车电瓶没电了,而是电路出现问题了,“电动公交车的运营里程都是经过测算的,应该不会出现中途没电的情况。”

好热,电动公交车没电了

王同学说,6月22日下午2点多,他乘坐江宁19路公交车,由海事学院站到竹山路附近,“以前出门都是坐地铁,这是我第一次坐电动公交车,还挺新奇的,没想到半路出了岔子。”王同学说,车子在天印大道上趴了窝,因为天热,车内顿时成了蒸笼,“在里面真闷,车上有不少乘客都下车了,说是电动公交车没电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充上电。”没过多久,因为受不了公交车内的闷热,王同学也只能下车“避暑”,“难道公交公司使用这种电动公交车都不测算它能跑多远的?”

通过查询,记者了解到,在国内使用电动公交车的城市还有不少,近的有无锡、上海,远的比如广东的深圳、福建的厦门等城市都投入了电动公交车的试运营。而在试运营过程中,出现没电等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在今年1月22日,上海的一位网友就称,乘坐电动公交车进隧道,结果在隧道内没电了,最后只能出动拖车将车子拖走。

公交车内有储备电源

应该不会没电

既然电动公交车是靠电力维持运作,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运行过程中电力不足或没电的情况。那么,公交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是否会对这类情况进行事先准备呢?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负责江宁电动公交车运营的南京东山公交客运公司的常务副总王先生。他介绍,一般来说,电动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出现没电的情况,王同学遇到的可能是公交车电路出现了问题,启动不了,可能乘客就以为是没电了。

王先生表示,作为运营方,使用电动公交车,就必须考虑到公交车的电量问题,为此,他们会提前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首先,他们会对每一条线路的公交车行驶里程进行测算,然后计算出需要多少电量,而在电动公交车出站前,必须保证在计算出的电量基础上,多加百分之二三十的电量;其次,每辆电动公交车都有34组电池,但按照设计,每辆公交车只需要20组电池就行了,所以剩下的14组电池是作为备用的。

除了对电池的测算,公交公司在选择电动公交车司机时,也会进行专门的培训。所有的司机都要经过1个月的培训才能上岗,“电动公交车和其他公交车相比,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电动公交车是没有离合器的,只有刹车和油门,有点类似于小汽车的自动挡,此外电动公交车的仪表盘也比其他公交车多出很多,其中会显示电池的剩余电量等信息,司机要会识别。”

因为电动公交车的运营还在试验阶段,因此,作为运营方,公交公司每半个月就要开一次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研究,总结经验。

>>>链接

电动公交车环保效果显著

截至今年6月中旬,南京江宁高新园充换电站已累计为纯电动公交车提供充换电服务1万多次,20辆纯电动公交车累计行驶公里数突破100万公里,从两条线路的运行来看,电动公交车每次换电只需要8到10分钟,就能跑90到120公里,可以跑16个单边。重要的是,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来说,纯电动公交车累计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150吨、一氧化碳约340千克,相当于植树6500棵,环保效果非常显著。目前,南京江宁只有高新园建设了充换电站,主要为江宁地区的17、19路纯电动公交车服务。
13
发表于 2013-7-4 19:57 | 只看该作者
乘客坐过站要求停车 遭拒后打司机致公交车出车祸
6月30日下午,南京市民周先生乘坐安铜线公交车,本来他是要在夹岗车站下车的,但他却坐过了站。等他意识到时,车辆已经驶离了车站。不过,当时距离夹岗车站不远,于是他要求公交司机徐师傅停车,让他下去。

公交公司有严格规定,不在公交站点是不能停车的。于是,徐师傅拒绝了周先生的要求。没想到,周先生大为光火,他不顾公交车还在行驶中,直接挥拳打向徐师傅,同时用手勒住徐师傅的脖子。

遭遇袭击,徐师傅立即踩下了刹车,并开始反抗。由于车子正好处于一处上坡,两人互相推搡之中,公交车发生了倒溜,撞向了后面的一辆公交车,直接导致后车倒车镜被撞坏,前车挡风玻璃破碎。

看到发生了事故,马上有乘客报了警。秦淮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民警赶到现场后,对周先生和徐师傅都进行了批评教育,在行车途中掐架,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同车其他乘客生命安全不负责。周先生此时也冷静了下来,他当场向徐师傅赔礼道歉,并赔偿了两车的修车费用。

尽管此事得到了圆满解决,但律师表示,如果周先生的行为再过火一些,造成的后果再严重一些,那么他很可能因为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而要承担刑事责任。
14
发表于 2013-7-4 20:10 | 只看该作者
[tr][/tr]
地铁大行宫站里
有个小朋友趴在地上铲污垢
他是来南京上培训班的,闲暇时,就跟着奶奶做保洁

  大行宫地铁站,杨禹熙蹲在地上,用小铲子铲污垢
  “地铁二号线大行宫站下车处,一个身着蓝色短袖的小朋友很认真地趴在地上,用铲子清理地面污垢。大家下车注意不要撞到他。”昨天上午,徐小姐路过地铁大行宫站,被这个孩子吸引住。  孩子是谁?他为什么在地铁站铲污垢?昨天上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大行宫站,找到了他。原来,小朋友是从高邮来南京学英语的,因为奶奶在地铁站做保洁员,他就时不时地跟在后面帮忙。
    奶奶做保洁,他跟在后面帮忙  昨天上午9点左右,徐小姐乘地铁经过大行宫站,停下来车门打开后,她看到了这个孩子,“门一开我就看见了,他是趴在地上的,穿着蓝色的短袖,脖子上挂个牌子,衣服上印的是字母吧。”  小朋友这么认真,徐小姐怕他被上下车的乘客撞到,就发了微博,提醒大家小心一些。  昨天上午10点,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地铁大行宫站,可找了一圈,没有看到穿蓝衣服的小朋友。记者向一位打扫卫生的大妈询问,没想到还真问对了人。这位大妈姓王,是地铁大行宫站的保洁员,她带记者来到休息室,记者要找的小朋友正在里面玩游戏。原来,这孩子就是王大妈的孙子。  小朋友叫杨禹熙,今年11岁,在高邮上小学,放暑假了,他到南京来跟奶奶住在一起。昨天早上,奶奶要出门干活,就把他也带着,两个人乘地铁从南京南站附近的住处来到大行宫站。  到站之后,王大妈就忙着打扫卫生了,杨禹熙看奶奶挺忙的,就跟在后面做些简单的活儿。看到有不少黑黑的东西黏在地上,好像是被扔掉的口香糖,小禹熙就把奶奶的小铲子拿来,一点点地清理干净。  王大妈告诉记者,平时这些活都是她干的,小禹熙闲着来帮个忙,能稍微帮她分担一点。  在休息室休息了一会,小禹熙又跑到地铁门边铲污垢。一阵风刮来,小禹熙站起身,让记者跟着往后退一点,“一刮风就说明有车来了。”他说,上下车人多,他会主动离远一点。看来,徐小姐不用担心行人会撞到他了。   在南京上过学,他很喜欢地铁  记者注意到,地上小指甲那么大的污垢,小禹熙都能发现,并把它们清掉。他怎么这么认真?原来,孩子特别喜欢地铁,“地铁快、稳,而且到的地方又很多。”   小禹熙告诉记者,前天,他自己乘地铁二号线,到了底站经天路。一路上,他趴在地铁车窗上,看到了风景,高兴得不得了。二号线另外一个方向他还没去过,有时间,他都想看一遍。  其实小禹熙对南京并不陌生,他是外地人,但小学一到三年级,都是在南京读的,只不过后来爸爸妈妈去高邮工作了,他也就跟着转学了。转学后,他挺想念南京的同学,这不,7月1日放假了,家人给他报了之前在南京上的英语培训班,他又可以跟以前的同学一起上课、一起玩了。  来南京后,小禹熙没事常跟着奶奶到地铁站,给奶奶当小帮手。  王大妈告诉记者,孩子爸爸小时候,也经常帮家里干活,现在孙子帮忙清理垃圾,她觉得这没什么,只要他自己愿意,都行。


15
发表于 2013-7-4 20:14 | 只看该作者
开车时光着脚,乘客有点怕
交管部门:属妨碍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


  公交司机又“摊上事了”。7月1日,有乘客拍到一名女司机边看电视剧边开车(详见快报2日B4版报道)。昨天,又有网友发微博称,看到司机赤脚、穿高跟凉鞋开车,感觉很不安全。对此,交管部门表示,确属妨碍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

  昨天下午,有网友将一名公交车女司机赤脚开车的图片,发到微博上:“天热了,司机师傅光脚开车了,这样是不是增加摩擦力?不过,旁边的拖鞋好像不应该开车穿吧?”另有网友反映,在乘坐公交车时,看到一名女司机穿着高跟凉鞋。

  显然,乘客们都很关心,自己乘坐的公交车司机是否在用心驾驶,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全车人的安全。南京一位交管人士表示,他已经关注到这些信息。公交车司机,一个人担负一车人的出行安全,所以,一点也马虎不得。

  “从交管角度,司机开车看电视剧、打电话、抽烟,包括穿拖鞋、高跟鞋等做法,都会妨碍安全驾驶,属于违法行为。”如果交警查到,会对司机作出相应的处罚。

  另外,他还解释,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光脚开车违法,但有开车经验的人应清楚,到了夏天,脚底出汗就会打滑,踩油门、刹车踏板的摩擦系数降低,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这位交管人士表示,公交管理部门对司机的管理、考核十分严格,会组织他们定期安全学习。所以,上述的开车坏习惯应该属于个案。但是,相关部门还是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杜绝这些坏习惯可能带来的危害。

  “除了交管、公交部门监管,建议开展乘客随手拍行动,曝光不文明、违法驾驶行为。”他建议,公交公司可否考虑建立一种机制,采用乘客们拍下的比较清楚的,司机不文明、违法驾驶的照片,借此进行处罚,并对他们加强安全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7-29 12: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