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598|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不会为了福田混动的销售问题,大搞“单机化”吧。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8 2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0/117已经为了福田混动改单机了,最近还有5路要改的消息……这些路线的客流适合搞单机吗,又在重蹈10年前的覆辙吗?

说实在的这车坐着真是不舒服,需要几次加油,前后乱晃,三个字——“不咋地”。

还是务实一点,多搞16米通道车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0-3-29 09:39 | 只看该作者
好歹这车有空调啊……大车没空调多难受
3
发表于 2010-3-29 09:50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北京人口太多,单机车拉不了许多人哪,只能铰接,如果万一将来只能单机化,那也得3轴单机为主最好.
4
发表于 2010-3-29 09:53 | 只看该作者
据说原来京华的技术人员还没有去福田的厂子,如果福田掌握了京华铰链车的技术,生产铰链车不成问题。
5
发表于 2010-3-29 09:54 | 只看该作者
京华不干了,黄海暂时不要了,其他的厂家没有兴趣专为北京公交一家单做铰接(成本、效益上不划算)——楼主说怎么办?

上海也没有因为办世博而多上一台铰接,难道是其客流不足以用铰接?
6
发表于 2010-3-29 10:33 | 只看该作者
还有金龙铰接,青年铰接,宇通铰接。。。。
7
发表于 2010-3-29 1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federico


    通道车谁都会造 没什么技术可言
8
发表于 2010-3-29 10:52 | 只看该作者
当年遍地绿车的时候我还感觉北京公交发展进步了,现在看这些福田反而觉得别扭了
9
发表于 2010-3-29 10:5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京华,宇通,金龙,金旅,青年,中通,东风,安凯  都能造混动,主要就看集团要什么车了,毕竟福田也算是北京的品牌。
10
发表于 2010-3-29 11:44 | 只看该作者
单机空调化+高峰期加车缩短间隔才是正途
11
发表于 2010-3-29 1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ronwu

像BK那样在底盘上打壳儿确实比较简单
保修公司一直也会
造个底盘就费点事了

北京可能有单机化的趋势。这么大的城市只能以轨道交通为主力,公交作为轨道交通的辅助,很多线路单机就够了
5路又不是没用过单机,打月票的时候不经常是XMQ么
12
发表于 2010-3-29 12:3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换福混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了。
13
发表于 2010-3-29 12:42 | 只看该作者
300路总不能用单机吧?

还有厦门金龙也有18米铰接车!!!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2:44 | 只看该作者
京华不干了,黄海暂时不要了,其他的厂家没有兴趣专为北京公交一家单做铰接(成本、效益上不划算)——楼主说怎么办?

上海也没有因为办世博而多上一台铰接,难道是其客流不足以用铰接?

ywk 发表于 2010-3-29 09:54


完全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说实在的要不是AY会,北京也不会如此大力的采购外地品牌公交车。

京华当时的造成水平确实真是不能满足北京公交的需要了,想想当年长安街1、4路的客流只能用小财,满大街不适宜客流情况的蛤蟆还在跑,甚至跑一些客流不错的线路,如60、375支、24路等。44、52路如此大的客流竟然用11米车,导致当年广渠门北行、建国门外环、复兴门内环早高峰趟趟吊车走不了……这些都是地方保护主义和京华的无能,用老百姓的拥挤和不便去买单。

上海也是一样,为了申沃品牌,对外地品牌公交车采购量有限,很多线路路况还是不错的,客流也可以,如43、55等,也不用通道车。

现在福田混动来了,空间有限,座椅变少,后排座椅和站立区设计并不高明,启动需要几次加油,前后乱晃,站立乘客需要牢牢扶好以免摔倒,暖风出风口难以照顾司机,价钱贵,估计难以销售到外地,只能自产自销……希望这次不要再用北京老百姓的拥挤和不便去买单吧。
15
发表于 2010-3-29 13:03 | 只看该作者
完全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说实在的要不是AY会,北京也不会如此大力的采购外地品牌公交车。

京华当时 ...
jhmap 发表于 2010-3-29 12:44


毕竟铰接只有北京有批量地要,而金龙宇通等厂家本来就不是以公交车为主打产品,说白了就是其利润主要来源根本不是公交车,因此专为北京公交一家做铰接在成本分摊上是不划算的,而且造一台铰接要占用1.5个以上的公路旅游客车及单机公交的工时及工位,而利润还不及公路旅游客车,算起来实在是不够划算的(除非以铰接车为主打产品)。除非是BRT车,单车利润足够高的情况。

要说申沃也绝对有做铰接的能力,而且其与原京华类似的情况,就是以上海本地公交为主要市场,这种情况下只要上海公交想要铰接应该就没问题。据说是上海市ZF直接对上海老城区下的“铰接禁令”。其实北京公交还上不上铰接也是得看市ZF的意思。

福田公交在国内销售情况是不错的,混动也卖到了广州济南(广州办亚运,新上公交的质量标准应不能低了)。至于其目前车内空间问题,估计与其首次批量造1踏有关。福田本身也不是以公交车为主打产品,1踏也是只有北京与杭州才批量地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19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