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复的话我也不愿意说两遍。不过既然你回复了,那我就接着话头说吧,直接二合一回复完事了。
(一)关于大包小裹换乘繁琐和快速准点的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都重要。但是,只要你保证不了地铁2号线直接进呼兰主城区,或者你不能把京哈、哈佳、哈牡等线路的车都扯到哈北站来(所以我提到北站不是始发站的直接原因就是看你能在哈北站换乘到多少车,除非你默认呼兰人民只去肇东大庆齐齐哈尔),551进哈站就有它的必要。而且我可以告诉你,自从今年治堵之后,551在二环里根本就不堵。倒是你自己提到了,现在从哈北站到哈站有高铁,7块钱就能到哈站,那怎么没见呼兰人民坐551到哈北站换乘高铁去哈站呢?551可是上周才在哈北站设站的,哈北站有高铁可正经得有四五年了。当然,我不排除有“聪明”的旅客那么换乘,比如如果我是呼兰人我肯定这么换乘,但是也总有别的旅客不换乘就坐551坐到哈站完事,一般来说出行如果不是赶时间,提前出发会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要是不考虑这帮人的诉求,直接给一刀切了,你看看大伙闹不闹?
(二)关于你说的336和363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实在很难理解你为何如此执着,我真心建议你可以自己来体验一下336和363再来下结论。就像你说的,336和363都到和兴路,但是336并没有因363的开通而减少客流,它还是还车车爆满,原因是什么?无非两点:
1.总有人坐336和363到它俩重合路段之外的地方,比如王岗有人要去公路大桥那他就得坐363,要去西大桥那他就得坐336,你无论砍掉它俩中的哪个,都会引起麻烦。
2.更主要的原因是,336和363两个线路配车加在一起(甚至再加上只到服装城的382/349以及同样经过王岗和服装城的369等等)仍然车车爆满,这说明王岗地区人群密集,出行要求高,客流大,足以喂饱四五个线路。现在你随便砍掉一个或者给改线了,你这不仅人为造成了运力不足,而且还能造成其他的问题——就说336和363,它俩一个是国营一个是民营,你砍掉一个是打算造成国有资产损失还是打算打压民营经济发展?
实际上以上所有的问题你都可以通过调研哈尔滨已经按你的想法这么干的几个线路来分析。2015年大调整的时候哈尔滨不是没按你的想法做过实验,当时拆了113,开了132和136,在77的基础上拆了个78,在69的基础上拆了个69区间,现在几年过去了,132和136还是半死不活,113还是车车爆满;78仍然无法取代77的地位,也没能分走77的多少客流而且现在它俩又都抻到顾乡终点了;69和69区间更是合并了。这又说明啥呢?
最后我顺便说一句,别以为一块两块的问题不重要,你看看百姓谈一到秋天有多少人投诉空调车关了空调就应当收一块的,又有多少人因为空调车收两块钱所以四五月份就要求开空调的。这问题虽然对于我来说不重要,但是对于交通部门的决策者来说真就很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