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市公共交通
北京发展公交微循环线路 打通“最后一公里”
虽然现在私家车多了,但是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还是公共汽车。随着北京人口的增加,从2002年到2011年十年间,北京公交集团运营线路增加了222条,达到724条;运营车辆增加了42.58%,达到20700部;线路总长度增加了45.27%,达到18760.16公里;年客运总量为48.14亿人次,日均客运量就达到1318.9万人次。应该说,这都为咱老百姓的出行带来了方便。方便市民出行的还不止这些,眼下北京的地铁线路越来越多,公交怎样与地铁衔接,形成联合运输就变得很重要了,否则地铁离住的地方如果还有几站地,又没有公交车,走路过去就很不方便了,正是针对这种状况,北京一批微循环公交线路和通勤快车开进了百姓生活。
记者黄晓丽:这里北京北二环附近的一个公交场站,每天早上都有3辆专22路公交车从这里开往芍药居方向,在那里进行早高峰的微循环运营,为什么说是微循环呢?因为这条线路总长不到4公里,只有8个车站,运行一周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却解决了芍药居附近几个大型社区的居民出行难题。
小卫和小于是同事都住在北京的芍药居,每天要坐地铁到安定门附近上班,从他们居住的小区走到地铁需要20分钟的时间,但自从开通了专22路微循环公交以后,他们可以从家门口直接坐车到地铁。
北京市民小卫:门口就是车站,我们5分钟左右就能到,要是以前的话,得将近20分钟才能走过去呢。
北京市民小于:而且它发车也比较快,平均三五分钟就来一辆车,我们也觉得非常方便,非常便捷。
因为是为了解决早晚高峰和地铁的联运推出的线路,专22路公交车只在周一到周五早上和傍晚两个时间段运行,记者乘坐后发现,虽然线路不长,但是客流量却非常大。
专22路公交车司机周云:我们这辆车是由望河桥(再回)到望河桥的循环的车,都经过城铁、像经贸大学,然后育慧南路上班的,都是一些上班族、学生族,每天乘客流量都非常多,一辆车一天上午有个六七百人吧。
据记者了解,自2010年北京首条袖珍公交线548路开通以来,微循环公交线路在早晚高峰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既解决了部分城区的出行难题,又打通了公交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北京“专”字头路号的区域微循环公交线路,已经开通了28条。在北京,从通州到市区的路是出了名的堵车,为了疏通京通快速路,北京在去年启用了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道,每天早7点到9点,只有公交车才能在专用道上行驶。北京公交集团开通的14个方向的社区通勤快车,建起了一条连接通州新城和北京城区的地面快速公交走廊。
北京647-322联运快车司机王芳:这个车开通呢,大大方便了通州武夷花园地区居民和白领工作人员的出行,这样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站式的到国贸的服务,大大减少了他们倒乘车和上下班的时间,要比平时节约20至30分钟。我们日均已经达到了运送乘客2000多次。
北京乘客:您从这(北京通州)坐到八王坟要多长时间?坐联运?
坐联运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差不多,以内吧。
坐其它的公交车呢?
其它车那就没谱了,肯定是晚,绝对晚,因为站多嘛。
北京乘客:我从家出来现在直接坐这个就直接能到八王坟,你看728到八王坟没站,这个车太少了,但是特别方便,车来了,我得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