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门走上三四站路去挤公交车,到现在出门就有公交车站;从拥挤不堪似老牛散步式的“大通道”,到如今坐椅舒适、车体美观、绿色环保的空调车;从过去的生、冷、硬、顶的态度到现在的导游式、细节化亲情服务。在广大市民的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下,青岛城市公交的软硬件服务在过去三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岛公交集团提供的数字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经过三十年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青岛公交的营运车辆由1978的409辆增加至目前的4054辆,增长890.22%;营运线路由1978年的24条增加至目前的168条,增加600%;线路长度由1978年的422.4公里增加到3144.29公里,增加644.39%。岛城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达到24辆(全国较多),基本实现了“小区建到哪里,公交车就通到哪里”。
经过不断强身健体的青岛公交如今每年能够圆满地完成多达6.62亿人次的客运服务。
三十年来,青岛公交在解决岛城市民“乘车难”的基础上,加快车辆更新的步伐,逐步提升市民乘车的舒适度。如今青岛的公交车不仅有低地板、大玻璃、采光透气效果好的新式公交车,而且还有软座、高***背、全封闭的高档空调车。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ZF把更新公交车辆列为城市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点实事,先后投资5亿元,更新欧Ⅲ新型公交车1193辆,使青岛公交环保型公共汽电车达到2957辆,为社会提供了更加舒适、环保的公共交通服务。
三十年来,青岛公交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目前,3000多辆无人售票公共汽电车安装了电子语音报站器、电子显示屏、电子发光线路牌、中英两种语言显示的多媒体报站器和闭路电视监视系统;2200多部公交车上安装了GPS车载设备,已有28条线路实现了智能管理,线路运行、车辆调度更加科学合理;公交IC卡电子收费系统不断完善,IC卡持有量达到203万张,为全国人均持卡率最多的城市。
三十年来,青岛公交场站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市ZF投资新建的公交停车场已建成9处,新增停车位1900余个,使公交车进场停放率达到90%以上。
在努力改善服务硬件的同时,青岛公交还以塑造省级服务名牌“日新巴士”为抓手,结合“迎奥”服务,不断提升软件服务水平,涌现出了一大批服务团队、绝活能手和技术能手,许多人已成为全国公交行业文明服务的标兵,公交这个文明服务的窗口越来越靓丽,成为城市美丽的流动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