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9月6日讯 不少公交车在到达下车人数不多的小站时,往往靠司机大喊,询问有没有乘客下车,如果没人应声,司机就不在此站停车。而大多数公交车上配备的提示司机有乘客要下车的停车按钮则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5日 20点 30分,记者从山大路附近上车,乘坐16路公交车。在到达车站北街站时,司机大声询问“有人下车吗”,随即有乘客走到了后门,等待到站下车。在记者乘坐的过程中,没有一位乘客使用后门扶杆上的停车按钮,提示司机下站下车。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多数市民并不了解停车按钮的作用,也从来没有注意过“扶杆上还有这个东西”。6日14点左右,记者在79路公交车上看到,由于乘客众多,车上扶手不够,一位中年女士直接把整个手掌心都攥在了停车按钮上。
据公交车司机介绍,如果乘客按下停车按钮,司机那里会有提示声音,这就表示有人要下车。虽然3路、16路、79路等比较新的普通公交车以及豪华公交车上都配备了这种停车按钮,却很少有乘客使用。他告诉记者,晚上乘客比较少,很多小站没有乘客候车,也没有车上的乘客下车,所以为了节省时间,他在快到站时,提前询问是不是有乘客下车,如果没有应答也没有乘客主动走向后门,那么往往就不停了。如果乘客可以在快到站时,主动使用停车按钮,那么司机就不必再“大声吆喝”了。
另外,在上下班高峰期,车厢内非常拥挤嘈杂,司机不能完全掌握后门下车的情况,“有时过一会儿没人下车,我们就会以为到站乘客已经下完了,但是实际情况可能是乘客还没挤到后门去,再说车内这么吵闹,后面的乘客根本听不到我们的提示。”司机提醒乘客,这时可以先伸手按一下停车按钮,提醒司机不要关闭后门,再从容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