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uangyan30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交见闻] 坐9路实在太难受了

 关闭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2-3-6 00:30 | 只看该作者

RE: 坐9路实在太难受了

balakovic 发表于 2012-3-6 00:22
咱们怎么想无所谓,但政策制定者不可能不考虑这些因素,更重要的是有悖几年来一贯号召的公交出行理念。

所以说嘛,现在纯粹就是往肚子里咽牙。鼓励公交出行,结果把原来骑车走路的都给吸引来了,人家该开车的照开不误
32
发表于 2012-3-6 12:36 | 只看该作者
午饭 发表于 2012-3-5 19:36
通过价格歧视实行差别化服务是势在必行的
比如说豪华高速巴士,比如说S2恢复一二等制度甚至地铁像香港 ...

我也想坐地铁,可西站没有啊……就算9号线通了,那北京站到西站还得2倒1倒9,走死了……
33
发表于 2012-3-6 12:57 | 只看该作者
天涯狂想 发表于 2012-3-5 23:55
对。如果北京的公共交通票价也向其他一线城市看齐的话会逼走一部分在贫困线上下挣扎的外来人群,对缓解人 ...

没用,人可以骑电动车。
抬高房租还是有点用,总不能天天睡地下通道吧
34
发表于 2012-3-6 21:52 | 只看该作者
938支线 发表于 2012-3-5 22:03
你不能这么算 你地铁先期制造成本有多大你没算 公交有路就能走 有马路牙子就能设站 有个电线杆子就能戳站 ...

先说可靠性,公共汽车的可靠性远没地铁大。不用说吧?地铁停运和公交车故障的概率比比,谁多?还不算堵车什么的

然后是远期成本和人均运送成本,公共汽车都大于地铁.地铁可以保证土建一次建成不更改,车辆、设备运用年限大(北京地铁抽疯,20年不到的车费要报废,这就不说什么了)。至于运送成本,地铁一天600万的客运量,转嫁到公共汽车上,人均成本必然增大。一个就算车1400人(实际高峰最大1800都有),公共汽车需要7辆。7个司机,7各单位的燃油消耗。地铁1个司机撑死了俩极少数仨,三到四个动车(12——16个电机)。所以初期成本大,画一个函数图的话,只是线的上升角度大小的问题,早晚有一个交点,然后继续各自延伸。虽然时间可能会长
地铁这种交通工具,效率是第一的。运送起来的话,每人每平方米地铁小于0.1,而公共汽车是1.6到1.9

所以说尽量引导人乘坐轨道交通是有道理的。首先不让过量的公共汽车给路面增加负担。从能耗角度,公共汽车每公里714KJ,地铁每公里322.4KJ,对于节能减排也是有好处的。至于一条地铁对沿线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跟公共汽车比比,不多说了

至于路面公共交通,在地铁运量足以应付需求的时候,就要适当转形了。从动脉变成毛细血管。没有是不可能的,只是存在形式与作用的问题
35
发表于 2012-3-6 22:10 | 只看该作者
地铁不靠谱之处在于一旦停运,就彻底歇菜。而公共汽车可以随时下车再换别的车,互相之间基本不会影响。
36
发表于 2012-3-7 16:17 | 只看该作者
地铁要是通了会不会好点
37
发表于 2012-3-7 17:44 | 只看该作者
真诚希望地铁国铁早点通车
38
发表于 2012-3-7 17:48 | 只看该作者
bjtransit 发表于 2012-3-5 13:08
多久以前?

在48(光华路东口—北京西站)还存在的时候……那时候9路是金台路—前门
39
发表于 2012-3-8 08:41 | 只看该作者
听朋友说,国外的公交车上貌似都有一种臭氧杀菌系统,可以随时为车内换气。但不知北京公交车能否在一些敏感线路上安装这套系统?

点评

貌似国外的公交车上也没几个人,有几个人也不会有身上异味严重的人..........  发表于 2012-3-8 12:10
40
发表于 2012-3-8 09: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1
发表于 2012-3-8 15: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郊亭 发表于 2012-3-5 11:44  本人已练就一身 各种混合怪味结合一起 走一圈不开窗 面不改色 心不乱跳  而且有时候闻他们身上的味道就能知 ...

真是给力,不错,功夫已炉火纯青
42
发表于 2012-3-10 22:55 | 只看该作者
过年去了趟北京   西站出来就是9路,发现轮包上都生锈了不知怎么回事        后门口还一大滩呕吐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9-10 14: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