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z from 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11/10/27/3022@7448761.htm
北京日报讯(通讯员 高学雷 记者 于丽爽)25日,坐落于门头沟区斋堂镇的客运换乘中心正式通车运营。换乘中心占地1.58公顷,为二级场站,可供50部中型客运车辆停泊,是京西最大、级别最高的换乘站。该站开通了连接斋堂、清水两镇61个行政村的13条客运支线,沿线居民出行将更加方便。
门头沟全区98.5%为山区,其中斋堂镇、清水镇位于北京最西部,山高路远,出行不便。由苹果园出发的892路公交车(原929支线)是该地区百姓出行的唯一公共交通选择。“斋堂、清水两个镇面积加起来有741平方公里,比东城、西城、石景山、海淀四个区加起来还要大很多,而且山区百姓居住分散,一条公交线无法满足百姓的出行需要。”该区交通局工作人员介绍。
斋堂客运换乘中心建成后,公交主线由苹果园直达换乘中心,沿途的妙峰山镇、王平镇、斋堂镇政府附近村民,仍从城区乘坐892路回家。家住斋堂、清水等60多个村的居民,则可以在这里换乘直达自己村庄的车辆。
客运换乘中心开通了13条通往各村的客运线路,包括:斋堂到马兰、斋堂到灵水、斋堂到燕家台、斋堂到洪水峪、斋堂到双龙峡、斋堂到黄安坨、斋堂到洪水口、斋堂到小龙门、斋堂到爨底下、斋堂到田寺、斋堂到向阳口、斋堂到张家铺、斋堂到煤窝等。除黄安坨线每天来回各1班车外,其他线路每天来回各2班至3班车,运营时间也有所延长。黄安坨线的启动,还一改该村多年未通公交车的历史,彻底解决了当地百姓的出行难题。
客运换乘中心的建立,还方便了广大游客。“以前山区公交主要是为了满足山里百姓需求,多为早上进城,晚上上山。但这种行车安排,对游客来说非常不方便。中心建立后,在早晚分别增加了进山和回城的班次,这样,游客就能当天往返了。”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上图为斋堂客运换乘中心外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