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京625 于 2011-10-13 16:25 编辑
北京10月13日讯 10月15日,336路公交车开通运行整整60年,不少门头沟的老百姓在网上送出了自己的祝福。早在1951年的这一天,336路的前身36路,就从阜成门发出了通往门头沟的第一班车,该车不但是通往远郊区县最早的公交车,而且在全市的公交发展史上也属于“爷爷辈儿”。
对于身边的这路“爷爷辈儿”公交车,门头沟区的老百姓选择了在网上送祝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该区的论坛上,一篇名为《336与门头沟:纪念336路汽车开通60周年》的帖子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回复。
年轻的网友不禁感慨,每天乘坐的公交车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年纪稍长的网友则回忆起自己乘坐336路公交车的趣闻,分享当年的快乐;更多的网友则向336路公交车献上了自己的祝福,并希望336路一直开下去,与门头沟一起前行,成为百年老线。
门头沟百姓自发地向336路公交车送祝福,源于多年来该车一直是该区百姓的重要出行工具,也是连接该区与北京城区的重要纽带。60年前,新中国成立不久,汽车在当时还是稀罕物,全市公交资源更是非常匮乏。为了方便门头沟区(当时叫16区)煤矿工人出行,1951年10月15日,当时的公交一公司开通了阜成门至门头沟(今门头沟圈门)的36路汽车。
在以后的很多年,该车都是唯一一条连接北京城和门头沟区的线路。1972年,随全市公交线路调整,36路更名为336路,并沿用至今。1983年,336路汽车总站由门头沟(圈门)迁至如今的大峪站。
60年后的今天,我市的公共交通取得了巨大发展,门头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莲石路、阜石路以及规划中的长安街西沿线拉近了北京城区和门头沟的距离;十几条连接北京城和门头沟的公交车线路和私家车的普及,既方便了门头沟百姓进城办事,也方便了市区百姓到门头沟旅游休闲。尽管如此,336路公交车仍是不少门头沟百姓出行的首选。
让门头沟区百姓颇为自豪地是,336路不仅是最早通往远郊区县的公交车,而且在全市的公交发展史上也属于“爷爷辈儿”。1949年1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时,全市只有4条运营线路、61辆公共汽车,到1956年底,公共汽车线路也只有27条。由此可见,在1951年开通的336路公交车在全市公交发展史上的地位。
除此之外,336路公交车的运行历史比“门头沟区”的名字还要长,比大部分远郊区县划归到北京市的时间要长。据了解,解放后的门头沟区先后属北京市28区、20区、16区,并于1952年成立京西矿区。1958年5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京西矿区改名为门头沟区,同年原属河北省的5个县划归北京市,这时已经距离336路公交车开通有6个半年头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