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大家说了不少,下面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这些小变化。
首先,342最大的客流段,应该在管庄地铁到双桥农场。过去342的场站位置达不到双桥农场核心位置也换不了397,加上间隔太大,因此也就只能捡捡731,532的残羹冷炙。
延长到双桥农场西站后,客五应该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开通了杨闸环岛西区间车,加快双桥东路的车辆运转。而且换场站后加了几站:加了和397,731同位置的双桥农场站,不但方便出行,也方便换乘;新加的五号井小区和双桥农场西站,又属于独特站位;杨闸环岛西临时站,方便615,619,648的乘客换乘;这几站加大了342区间的竞争力。同时客五还加大了对此区间车的宣传,双桥农场-地铁站-BRT总站。起到不错效果,客流也增了不少。(今天早上看到驶往武夷花园方向的车,居然也绕停杨闸环岛西了。)
客五做出一些努力,不过他的老朋友也是老对手731没袖手旁观,也开通了早晚高峰的杨闸路口南的区间车。加速也车辆运转的同时,弥补了532的运力不足和走法不同。731区间和532,一个绕行东旭花园,一个绕行双桥农场,相互交错,很和谐。
双方pk的结果是双桥农场-杨闸更好坐车了,如果不是因为双桥东路的路况太差,换乘地铁或728等的居民应该是相当方便。
另外,364,397,411的各种替跑区间,甚至突发性的“382”,属于顺路拉人也好,无固定时间也好,但至少起到达充分利用的效果。空驶也是走,但拉几个乘客更好。
当然无规律性容易造成乘客的混乱,不住这片的看着晕,即使住在这片的乘客也很可能搞不懂这各种状况。而且导致等到这类车纯靠人品了,很幸运我上个礼拜貌似人品挺好,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