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到今年4月1日,天津市施行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惠民工程已整整一年时间,乘坐免费公交车,不仅改变了老年人多年来的生活习惯,而且乘公交车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出行的主要方式。一年来,天津市公交共计安全运送老年乘客达7000万人次。然而在实地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了关于老年乘车证使用和老年人出行中的一些问题。
持卡总量只增不减
记者通过采访相关部门和市民,发现天津市老年乘车卡暂时还没有年检制度,市民年满65周岁的,由相关部门制作发放老年卡,市民老人中的持卡总量持续增长,然而一些老人过世后,卡片仍可使用,为公交部门带来了票款收入上的损失。
公交部门希望相关主管部门尽快建立老年卡年检制度,完善卡片的使用管理。
冒用时有发生监管较被动
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在核发卡片时,按照符合要求的老人人手一张发放,然而一些老年人由于患病卧床等原因,无法走出家门,其乘车卡会为家人或他人冒用使用。
在各条线路实际运营中,多次发现未满65岁乘客使用老年卡乘车。被驾驶员检查发现后造成的纠纷,给公交正常的运营秩序带来了很大影响。
乘车出行随意性大
由于老年卡没有使用次数限制,一些老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将乘坐公交车作为了每天的“必修课”,清晨锻炼、买早点的路途离家可能只有一、两站地,一些老人也会乘坐公交车前往。
很多时候,公交司机都会发现老人从公交车前门上车后,在车厢内慢悠悠地走到后门处,下一站就到了,老人再缓慢地从后门下了车。这种情况无形中造成了公共交通资源的无效占用。
有市民建议,如果能够对老年人免费乘车的次数有一定的限制,这种情况也许能得到改善。
高峰时段乘车多
相关部门向记者介绍,目前每天天津市老年人客流虽已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但老人们出行赶在高峰时段的情况还是很多。有的老人是接送晚辈上下学,有的是去往各大医院,由于老人行动较迟缓,上下车所需时间较长,加之公交驾驶员要等老人在车厢内落座或站稳扶好才能开车,无形中拉大了单程的运行时间。此外,有的老年人喜欢结伴无目的乘车出游,有时候一站地会有多名老人上车,公交车厢里还出现过70岁乘客为80岁老人让座的情形。
乘客多不打卡后门上有隐患
在运营中遇到车辆高满载时,不时仍会出现有的老人从后门上车的情况,为此公交集团提示广大老年乘客,为确保乘车安全,请依次排队到前门刷卡上车,如果车内乘客较多,请尽量选择下一班车次或倒乘去往目的地,切勿追赶和簇拥车辆,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独自出行突发状况难应对
有的老人出行独自乘车,没有家属陪伴,一旦在中途发生状况,将会带来非常大的不便。公交642路一位驾驶员师傅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有一天他驾车进站,刚打开车前门,就听见“咣”的一声响,吓了司机一大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大爷见车门打开,先把拐杖扔上了车,重重地砸在了车厢地板上,然后老人步履蹒跚艰难地要上车。这位司机师傅见状赶忙跑下去将老人搀扶了上来。讲述中,司机师傅对记者说,“像这么大岁数的老人独自出行,万一中途身体不适或遇到其他状况,处理起来相当麻烦。”尽管公交部门多次提醒老年人出行时最好能有家人陪伴,但是据了解,一年来公交职工曾多次将迷途老人送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