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说明:
对公交现行《线路站名图》进行了观察,发现有诸多问题,现列举几条:
1、主体信息与非主体信息占用图面的面积比例不合理。乘客最关心的主体是《线路站名图》里的站名,但站名却只占总面积的44%,因而导致站名字形太小,老年人和视力差一点的就看不清;非主体信息反而字形较大,加之表述不精炼,占用了较多的图面积。
2、各条线路的《线路站名图》图纸的大小不尽相同,图内字体距离宽窄不一,距离小的只能挤在一起,显得排版随意,非常不美观和不统一。
3、《线路站名图》上的汉语拼音书写方法不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4、在不少线路上,线路图上的车站名称没完全按远近距离顺序排列,总有几个站相互颠倒,出现错误。
5、各线路车厢里的服务监督电话设置方法不统一,有的线路在车厢里已另有标志,在《线路站名图》上却又重复。
由此,觉得现有的《线路站名图》急待改进。根据这些问题,设计了几种方案,并征求了各方意见,认为图2方案较好。该方案有针对性的按有关规范较好的处理了以上问题。线路号、公交集团logo与服务电话等集中在图左侧,监督电话因车厢里另有张贴,图中不列;始末车时间等信息表述尽量简化;站名主体面积扩大到69%,是原面积的1.6 倍,放大了站名字形;起点站用正向三角符号指示,终点站用反向三角符号指示,可克服红点黑点在绿底色上反差小不显的缺点;线路较长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图的右侧加长,不致产生站名挤成一堆而看不清。
转乘地铁的引导标志则置放于相应站名的箭头上方,对数字起头的地铁线路,在最右边的符号右侧加“号线”,对机场线加“场线”,八通线家“通线”,其余不加。这个位置居于图面中部箭头上方,如此标注,乘客可一眼看到,清晰可辨,与箭头结合在一起,乘客很易于理解,不必另设说明。
图2以28路为例,这样的布局不仅可以放大站名字形,还可比原来节省10%的图纸幅面。据相关资料估算,采用这样的设计每年可为公交集团节约10万元左右经费。
图3为局部放大图。
作了如上调整后,新版图面更加实用、规整、美观、节约,相信会受到欢迎。
北京公交要创"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技术"让乘客满意,肯定不会对乘客提供重要信息的《线路站名图》马虎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