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交车怎么这么难等啊!”这几乎成了哈市市民今年的普遍感受。“人休车不休”一直是公交行业的行业准则,而目前,哈市由于公交车驾驶员严重短缺,一些线路连“一车一人”的比例都达不到,部分公交线路陷入了有车无人开的窘境。部分公交车只能全天“休息”。
1 公交车在终点站“休假”
近日,记者对哈市部分公交线路进行实地踏查。
13日10时30分,在61路公交车位于道里区河柏小区的终点站,停着14辆61路公交车。10时31分,一辆车牌号为黑A86871的61路公交车驶进站,这时已经有七八位乘客在等车。该车司机到调度室休息了几分钟后,再次上车载着等车的乘客离开了。10时44分,一辆61路公交车返回来,一分钟后,另一辆车离开。在随后的时间里,几乎都是返回一辆的同时离开一辆,这里始终有十多辆公交车。
据河柏小区的居民王女士讲,她每天都要乘坐61路车上下班。“61路车看起来挺多,其实就那么几辆车在跑,其他的车都在那停着,有的时候甚至半个小时才能等到一辆。”
11日15时15分,湘江路与建北街交口处的201路公交车终点站停着5辆201路公交车。此时,陆续有10多名乘客聚在这里候车。15时33分,返回来一辆201路公交车,车内的乘客下车后,一位工作人员把车厢内打扫了一遍。约六七分钟后,司机让等车的乘客上了这辆车,然后发车开始了又一趟行程。此后的几分钟里,又陆续返回来3辆201路车,稍作停留就离开站台,但停在原地的那5辆车一直未动。
201路车队的于队长告诉记者,该车队共有32辆车,其中有2辆车因故障不能正常上道营运,另外几台车因需要检车和驾驶员不足,所以暂时无法发车。
11日,在道里区运华广场的93路公交车终点站,陆续有车辆进站、出站,但有10辆93路公交车一直停在原地。93路车队一位张姓调度员告诉记者,该线路有36台车,目前有6台是报废车,还剩30台车可以正常营运。但该车队仅有30名驾驶员,其中有6人休息,所以只有24台车在路上营运。在运华广场停着的10台车,就包括4台报废车和6台因没有驾驶员而不得不停运的公交车。
13日中午,东北林业大学附近的文昌桥下停着9辆56路公交车和11辆22路公交车,9辆56路公交车中有4台车没车牌。记者了解到,这里并不是这两个线路的终点站。
记者在多个公交车站听到乘客普遍反映,现在很多公交车的间隔时间长了,原来几分钟一趟车,现在甚至半小时也等不到一辆,即使好不容易把车盼来了,因为候车的人比较多,也得费好大劲才能挤上去。
2公交车司机缺口近四成
采访中,公交车队的普遍回答是:公交车不能全部上道,一方面是部分车辆有故障,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驾驶员不足。哈市公共汽车总公司营运信息部部长刘柱民告诉记者,目前哈市公交行业司机缺口至少1/3。
据201路车队队长介绍,按正常的配比,一台车应该配备两名驾驶员。201路车队有32台车,应该有64名驾驶员,但现在只有30名驾驶员,人、车比例还不到1:1。最近,他们不停地登出招聘驾驶员启事,但只有6人打电话咨询,无人来应聘。
93路车队的张姓调度员说,该线路车况正常的车辆是30台。按以前2台车3名驾驶员的比例,30台车应该有45名驾驶员,但车队现在实际只有30名驾驶员。为在驾驶员不足的情况下尽量保证车辆正常运营,车队制定了驾驶员奖励机制。每台车每跑5圈按6圈计工资,休息日每跑3圈按4圈计工资。但公交车驾驶员是高劳动负荷的职业,如果连轴转,不但驾驶员身体疲乏难以承受,也难以保证乘客的安全。他说,车队一直在招聘驾驶员,但就是招不上来。
61路车队一位马姓调度员告诉记者,该车队有31台车,50多名驾驶员。与其他车队相比,该车队驾驶员缺口还算是小的,但由于并不是所有的驾驶员都在岗,目前在路上运营的61路车只有20多辆。
记者从哈市公交管理部门了解到,目前,哈市国有、民营公交企业都存在“司机荒”问题,冬季更为明显。截至6月末,哈市共有公交车4785台,按正常情况,公交车司机数量应该是配车台数的一倍,但目前,哈市公交驾驶员只有6476人,缺口3000人左右,约占1/3。
3车队害怕司机“撂挑子”
“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是公交车司机短缺的主因。”哈市一位民营车队的队长这样总结道。
在公交车司机数量充足的情况下,司机应该是干一天休一天,但由于目前司机短缺,多数司机是干两天休一天。现在,多数公交车是早5时发车,晚9时收车,有的线路甚至运营到晚12时。早晨出车前,司机至少得提前半个小时赶到车队,检查车况,做好出车前的准备,家离车队较远的司机,凌晨3点多钟就起床,最后一班车运营到终点时已经晚上10点多,等司机交接完工作回到家已经半夜了。“夏天还凑合,冬天太难熬。”一位公交车司机说:“天寒地冻的,我们只能顶着星星、冒着寒风出门,那罪可不是谁都能遭的。”公交车司机承载的是一车人的安危,精神高度集中,心理压力特别大。而且因为职业特点,公交车司机普遍患有前列腺炎、胃炎、颈椎炎、腰间盘突出和湿疹等职业病。
与高强度的劳动量相比,很多公交车驾驶员认为工资过低。目前,公交车司机的工资是按一天跑的圈数计算,属于绩效工资。各公交线路因路线长短不同而标准不同,一圈从十几元到三十几元不等。各线路公交车基本上是一台车一天跑5圈,以每圈28元计算,一个月是2800元。“我们挣的2000多元和其他行业2000多元的‘性价比’可不一样,我们付出了多少辛苦啊!”一位司机坦言。他说,现在的工资标准是因为招不上来司机才提高的,以前一个月挣1000多元很正常,而且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司机还要承担赔偿金。公交车司机的工作是不出车就没有钱,所以有个头疼脑热的也尽量不请假,尤其是民营线路的公交车司机都没有医保,司机根本不敢轻易进医院。
此外,工作环境差。目前哈市公交车终点站的调度室有190个,缺口在50个左右,绝大多数调度室都是简易活动房,狭小简陋,只能为调度人员遮风挡雨,有休息室成为驾驶员的一种奢望。很多时候驾驶员吃饭都在路边或者在车上。为了尽量减少如厕次数,很多驾驶员都少喝水,甚至不喝水。
据一老公交司机讲,现在大货车司机的工资一个月在四五千元,出租车司机即使是“卖手腕子”的一个月也能挣三四千元。相比之下,公交车司机的工资最低,风险最大,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强大的工作压力、微薄的月薪收入导致越来越多的驾驶员离开公交行业。
由于公交车驾驶员的活又苦又累,还要忍受一些乘客的冷言冷语,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认为开公交车“没有出息”。目前,公交车驾驶员30岁以下的极少,多数四五十岁,甚至还有59岁的老司机。用一位车队队长的话说,现在的公交车驾驶员“老弱病残”占多数。
为了方便随时跳槽,驾驶员甚至不愿意与车队签订劳动合同,谁给的工资高就给谁干。一些外地的公交车企业到哈尔滨挖人,月工资能达到6000元,包吃包住,一些驾驶员就这样流失到其他城市。
为了解决驾驶员难招的状况,哈市在政策上降低了公交车司机的门槛。过去,具备C证3年后方可考取A证,拿到A证满两年后才能考资格证,现在考取资格证的两年时间限制已经缩短到半年,但公交车驾驶员短缺的问题依旧未能解决。
哈市一位车队队长告诉记者,因为驾驶员少,车队对驾驶员的管理是“连骂带哄”,虽然口头上要求很严,但是当司机真正犯错误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害怕驾驶员“撂挑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