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西160路、161路两条区内公交线路上月开通,在方便居民出行同时,其开创的“政府出资、企业出力、百姓受益”的区内公交经营新模式,也带来连锁反应———仙林大学城管委会近日透露,仙林地区也在酝酿以类似方式开辟一条串联区内楼盘与学校的公交线。
没有区间车,“串门”打“黑车”
亚东新城区站是50路、70路公交线终点站,等车市民很多,其中不少并非住在附近的居民。杨先生家住雁鸣山庄,虽然家门前就有70路,但他总要走3站路到总站坐车。“仙林通往主城线路不多,70路是最主要的线路,坐车人太多,尤其是周末和假期,中途站挤都挤不上去。”杨先生说。
李先生家住东方天郡,虽然规划有地铁,但周围没有公交站,坐公交车需要走到南师大门前的文苑路站。该站虽有5条公交线,但多数是前往新港、孝陵卫、迈皋桥、晓庄等地的,等车间隔较长。因此,每天李先生都要走上10多分钟,到亚东新城区站坐车。
由于区内没有公交车,在仙林不少大学门前都停放着各种私牌的QQ、普桑等小汽车。南京财经大学的韩同学告诉记者,这里沟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公交线路少,有的一等就是半个小时,同学们“串门”基本都是乘坐这样的“黑车”,起步价也就5元。
开区内公交,企业称“亏不起”
采访中,很多市民提出能否像河西新城一样,也开辟一条可以把各个楼盘、学校串联起来的公交线路。南京中医药大学一位教授表示,仙林大学城远景规划是,各个校园打开大门,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各高校图书馆看书。仙林应开设大学城内部区间车,将几所院校都串联在一起。同时,切断“黑车”的后路,确保大学生的出行安全。
就此,记者采访了部分公交企业。据公交总公司介绍,仙林地区第一条公交线开通于1998年。由于仙林地区主要以学生为主,周末客流高度集中,但平时车辆的满载率很低。目前,该公司在仙林地区已经开辟了8条公交线路,9年下来,亏损达到数百万元。
2004年该区曾开通过一条区内环线公交,但由于当时楼盘入住率较低,公交亏本,后来进行调整,改成了现在的107路。
“如果当地政府或房地产商愿意出资补贴,我们愿意与其共同培育市场。”部分公交企业负责人说道。
据中北公司透露,该公司在河西开辟的161路,10辆车一天营收仅500元。但因为有区政府补贴,企业有信心为今后客流培育市场。仙林也是一样,只要当地政府补贴,开辟公交线、共同培育市场也是企业的职责。
政府补贴,酝酿区内公交
对此,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透露,目前区内公交开辟已有了初步方案,并已提交市相关部门,希望采用政府、公交企业、楼盘开发商共同合作的方式,来开辟这条公交线。
据介绍,仙林拥有楼盘10多个,居住人口达15万,并且每年增幅达1万多人。除仙林大道北侧东方天郡、赛世香樟园等较为成熟的楼盘外,南侧的山水风华、尚东区、汇杰文庭等4座楼盘将陆续入住,南大教师公寓也在筹建中,居民对公交车需求非常大。
目前的初步方案是:区内公交线将串联南师大、南财、南邮等6所院校,以及东方天郡、赛世香樟园、亚东城、山水风华等7座楼盘,合理布局站点,在大学城内部通畅同时,将数万居民输送到对外交通的各个枢纽。
昨天,记者随即采访几家楼盘负责人,他们均表示,卖楼盘除了卖环境,还要卖配套,如果区内公交可以成行,他们愿意出钱。赛世仙林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包天雷表示,对一个逐步成熟小区,交通配套的完善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居民购房,除看房以外,交通方便也是决定因素之一。好的公交配套,可以大幅提高楼盘的入住率。
市市政公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楼盘入住率不高,又想拉动居民入住的新区来说,河西新城区内公交经营新模式值得推广,特别是仙林、江北这些新建楼盘较多城区。目前仙林区内公交线路方案还是一个初步想法,下一步还将结合该地区近期发展规划、地铁二号线东延以及如何与进入主城区的交通枢纽衔接,设置一个更加合理的线路。当然,更重要的是资金的落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