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jhma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站女子强行上车被车门夹致身亡

 关闭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0-7-6 21:39 | 只看该作者
07年9月上海地铁一号线就出过这么一会,也是夹死人。弄得我去上海的时候以为上海的屏蔽门都是摆设。
上海 ...
ed4avin 发表于 2010-7-6 21:38



    貌似有一回是夹心饼干然后被拖死了
所以说车门屏蔽门千万不能同时开关
17
发表于 2010-7-6 21:4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北京好
人性化
我爱北京
tearsboy 发表于 2010-7-6 21:14


北京地铁要多根上海学学运营方面的技巧,打破禁锢的思想,丰富在自己的运营模式
18
发表于 2010-7-6 21:48 | 只看该作者
列车里面没有紧急制动按钮?或者呼叫司机的装置或者车门解锁之类的。。。怎么都没有人用。。。。
fuqi365 发表于 2010-7-6 21:07



    发现车门没关好就压根不能动车(如果是现在北京的话,门没关好又不隔离也动不了车)。这回这种情况就应当果断使用再开闭按钮,有屏蔽门的话必须全列二次开门,不得使用再开闭,否则乘客会有人身危险。这回出事儿只能说乘务员根本没看见有人夹在门上。而站务人员也绝不能帮着乘客拽胳膊,这样更加剧了危险。只能说太不负责了,出现这么弱智的事故!
除非是列车问题导致车门关不上了,否则绝不能就这么走车。开门走车是打忌!
而且就算车门故障也要及时按规定处理,该隔离隔离,该监护监护,改掉线就得果断掉线,不能盲目动车。
貌似这次得算乘务员防护不到位,臆测行车
19
发表于 2010-7-6 21:51 | 只看该作者
应该喊一嗓子,估计就开了
20
发表于 2010-7-6 22:03 | 只看该作者
某分析帝的分析
本帖最后由 F1中立者 于 2010-7-6 15:20 编辑

刚刚看了那么多帖子,实在沉不下气要讲几句了……

首先,这次茶几事件是在一条没有条件安装屏蔽门的车站发生的,至于原因,就是因为当年设计的时候车站是用来通风的!其他线路则不是这样,那如果把线路封闭了还如何通风?最后要闯大祸的!

然后,对于那位餐具,我只能以此告诫所有人,在列车已经开始蜂鸣的时候,切勿强行上下车!!即使再等一班,也比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要好吧!
同时,真多有些人说屏蔽门的问题,这里解释一下:即使安装了屏蔽门也不代表一定就能够保证安全!案例:上体馆屏蔽门事件

很多人说ST应该负全责,个人认为太多了,负责是一定的,原因如下:
1.中山公园站是一个弧度极大的车站,而且事故发生在下行广兰路方向站台,那个站台的弧度是远离司机的,于是司机根本无法看清车尾的情况
2.中山公园站兼备2、3、4三条线路(虽然有共线),客流自始至终都是很大的,在几千人中,司机根本无法看到后方情况。而四个屏幕上的信息,我只能说,也许的确是司机没看,但如果司机看了,可能也不会看出什么名堂,因为人太多了,当然也可能会有工作不认真的原因
3.站务员当时身处的位置个人不太清楚,但是即使站务员发现了,那他一定会先想办法打开车门,然后跑向司机处,但是,在一个186米长的弧形站台,再加上客流大,跑过去一定要30秒的,这点时间,司机在人民广场确认后方完毕后开车是足够了!
4.如果站务员位置在中间,由于弧度原因,再加上反光,很可能会看不到后方情况
5.即使站务员真的看到了,他也无法让司机不去动车,因为他手中最多只有一面绿色的小旗子(还可能根本什么都没有),甚至在1号线上体馆事件中,站务员已经发现问题了,一直在吹哨,司机仍然开车了
6.1、2号线的那些老车(包括DC-01海宝车、AC-01老八与伪八的控制拖车、AC-02所有列车)由于是气动门,而且制造年代很早,德国人当时调节门的灵敏度时也不太高,而车门的橡皮条很粗,导致在一个手腕夹在车门中的时候列车默认为已经完成关门了,于是电脑就无法因此而不动车


来自 轨道交通俱乐部 F1中立者  http://club.metrofans.sh.cn/thread-123830-1-1.html
21
发表于 2010-7-6 22:17 | 只看该作者
某分析帝的分析
本帖最后由 F1中立者 于 2010-7-6 15:20 编辑

刚刚看了那么多帖子,实在沉不下气要讲几 ...
fuqi365 发表于 2010-7-6 22:03



    1:乘务制度问题
在客流巨大的线路上采用正付司机制甚至单司机制显然不合适。如果采用司机车长制,前后同时瞭望再加上认真确认CCTV,就不会发生问题。并且乘务员在大客流的情况下,仍没有提高警惕,十分懈怠,未防止事故发生。
乘务员对CCTV未进行严格确认,臆测行车,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2:安全宣传
地铁运营方没有进行较好的安全宣传,导致职工安全意识低下,乘客安全意识淡薄。
3:车站问题
站务员出现问题没有较好的处理,采用了错误的方式,加剧了事故。车站大客流的情况下没有增派人员监护,各岗人员懈怠,工作失职
4:设备缺陷
没有安装站台紧急停车等保安系统,通信系统缺失导致站务人员无法及时与列车联系,造成事故发生。列车车门具有先天缺陷,也为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22
发表于 2010-7-6 22:24 | 只看该作者
太可怕了。
我不知道这个乘客抢上是怎么回事。但有乘客被车门夹住可不少见。

有时候,高峰期,大站,司机为了赶点儿,会强行关门的。
我又一次在4号线,西直门还是西单来着,我正上到一半,就突然关门,腿被夹了。
23
发表于 2010-7-6 22:27 | 只看该作者
太可怕了。
我不知道这个乘客抢上是怎么回事。但有乘客被车门夹住可不少见。

有时候,高峰期,大站,司 ...
gangou9527 发表于 2010-7-6 22:24



    SFM-05型车关门提示音室和关门按钮联动的。按动关门按钮才会响起,然后才会关门。请您注意安全。听到提示音后,稍等下次列车
24
发表于 2010-7-6 22:59 | 只看该作者
貌似有一回是夹心饼干然后被拖死了
所以说车门屏蔽门千万不能同时开关
午饭 发表于 2010-7-6 21:39

就是07年9月的事情,我是07年10.1期间去的上海,所有的地铁站都屏蔽门大开,我还奇怪呢
25
发表于 2010-7-6 23:0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地铁服务不到位,乘客再大的毛病,但只要你地铁公司服务到位,检查及时,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现这种弱智问题只能说明地铁服务管理不严格
26
发表于 2010-7-6 23:01 | 只看该作者
1:乘务制度问题
在客流巨大的线路上采用正付司机制甚至单司机制显然不合适。如果采用司机车长制 ...
午饭 发表于 2010-7-6 22:17

上海的地铁很多车都和DKZ4一个时期的,到现在都还没换。07年出事之后没吸取教训,为这次事件埋下了隐患
27
发表于 2010-7-6 23:15 | 只看该作者
北京这点我看做的不错,站台上都有显示屏和对应车门的监视器,每个监视器对应两个门,这么算下来就是12个监视器和显示屏。而车辆除了1号线V、G1车以外,所有的车门都是电动门,,车门没有关紧肯定不会走车,所以这种事情的几率还是很小的。
但这也算是个教训,应该把这照片挂在地铁站里,让那些冲门的自己看看是什么下场。
28
发表于 2010-7-7 07:35 | 只看该作者
上海的地铁很多车都和DKZ4一个时期的,到现在都还没换。07年出事之后没吸取教训,为这次事件埋下了隐患
ed4avin 发表于 2010-7-6 23:01



    要说Z4可是个好车!全日本进口元件(甚至到风表电表),貌似还有两列日本原装进口。日本专家指导组装。风管路是纯铜的,质地超好,停一宿基本不漏风。国产车要是停一宿都得起停放了!使用的话,基本保证不出故障。
不过一旦有故障就得找日本的人修,而且中国人不能看。
据说咱们曾经把原装车给拆开了想偷技术,差点日本人就不管保修了
29
发表于 2010-7-7 07:38 | 只看该作者
北京这点我看做的不错,站台上都有显示屏和对应车门的监视器,每个监视器对应两个门,这么算下来就是12个监 ...
黄海126 发表于 2010-7-6 23:15



    V车车门不关紧应该是不能走。BD2\DK20什么的就说不好了,接触的不多。但是貌似能在速度多少公里之下打开车门,不像别的车得送零速车门才开
30
发表于 2010-7-7 12:26 | 只看该作者
后期康尼给上海地铁列车做的车门,时速5公里以上就无法开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14 05: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