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28 1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rank1516 于 2009-12-28 16:52 编辑
公交线路
1路
1956年9月5日,江苏省锡镇公路管理局常州汽车营业处开辟由火车站开往湖塘桥的公交线路,曾称为1路。停靠椿庭桥、第一医院、县巷、百货公司、西瀛里、木匠街、工人宿舍、三桥头、中凉亭、湖塘桥等11个站点,全长8公里。1957年11月5日,由湖塘桥延伸到鸣凰,开了一年多后又缩到湖塘桥。公交公司成立后,1960年8月21日,由于汽油供应短缺,该线停开。同年12月30日,恢复上下午高峰时间行驶,中间停运。
1963年6月左右,原1路和2路联运,合称2路。开辟火车站开往西瀛里至表场的公交线路,也曾称为1路。全长3.7公里,停靠椿庭桥、第一医院、县巷、百货公司、西瀛里、表场等7个站点。
1963年12月1日,开辟火车站至火车站环城车,命名为1路,分上下行对开,停靠椿庭桥、文化宫、琢初桥、清凉寺、义利布厂、工人宿舍、木匠街、西瀛里、表场、怀德桥、虹桥、西新桥、青山桥等13个站点,全长9.1公里。1973年元旦,劳动西路水泥路面扩建竣工,行驶大环城,全长8.7公里。
1979年元旦,为使乘客分清上下行行驶车辆,将下行线路改为10路,上行线称为1路。
1981年10月20日, 1路和10路始发站由火车站迁到电子新村。
1993年5月10日,结合同济桥施工中断交通,1路和10路合并。同时实施线路调整,改由火车站始发经青山桥、西新桥、怀德桥、电子新村、兰陵、至丽华一村往返。
1994年6月1日,同济桥恢复通行,正式取消10路。保留火车站至丽华一村往返的1路行驶路线。
1997年3月26日,丽华一村回车场正式启用,改由丽华一村始发,开往火车站,全长10.5公里。
2路
1956年9月5日,江苏锡镇公路管理局常州汽车营业处于开辟虹桥经表场开往白家桥的公共汽车线路,曾称为2路。不多久,因西门地段乘客少,始发站就迁到表场,全长5.5公里。1960年8月21日,因汽油供应短缺,本线停开。1961年12月28日,表场至白家桥的公共汽车恢复运营,开上下午高峰班次,中间时间停运。1963年6月左右,1路与2路二线联开,改由百货公司发车,仍称2路。同年12月汽油供应缓和,分开行驶。百货公司至白家桥路段并入3路,称短3路。
1959年,常州市运输公司增开小营前至横林的公交线路,也曾称为2路。 1960年8月21日,因汽油供应紧张,戚墅堰至横林停开。1962年二季度,线路调整为3路。
火车站开往湖塘桥原为1路,1963年6月左右,1路与2路二线联开,称为2路,线长8公里。停靠椿庭桥、文化宫、兰陵、三桥头、中凉亭等11个站点。
1985年7月1 日, 因扩宽广化街路面施工,停开。因南大街交通情况复杂,不宜大客车通行。因此,施工完毕没有恢复。
1986年1月19日,火车站经湖塘至鸣凰线设置大站停靠形式,称为114路。火车站至湖塘为14路。
1992年12月8日,114路更名为2路,由火车站东始发至鸣凰。
1994年9月8日,由火车站始发,终点站由鸣凰延伸至鸣凰纪墅。
1997年4月30日,始发站由火车站东调整为翠竹新村始发,开往鸣凰纪墅。
2005年10月26日,仍由翠竹新村始发至鸣凰纪墅,途中调整绕行武进区ZF。
2007年9月7日,常武公交一体化后,因武宜路复线系数较高,撤消。
2009年2月26日,由火车站公交中心站始发开往大学城的公交线路901路更名,重新启用2路路名,终点站调整为环绕滆湖中路、和平南路、鸣新东路、永安路,全长12.1公里。停靠火车站、明都大饭店、文化宫、保险大厦、清凉寺、清凉新村、中医院南院、清凉汽车站、龙城大桥、明都摩托城、东庄、时代家具城、省武高、湖塘乐购、公安干校、阳湖名城、武进交通局、武进市政处、府东路、永安花苑、工业学院、常州科教城、信息学院东门、名仕家园、机电学院、轻工学院西门、北庙桥、邢村、纺织学院、工程学院等31个站点。
3路
1957年10月8日,江苏锡镇公路管理局常州汽车营业处于开辟火车站开往卜弋桥的公交线路,曾称为3路,全长17.34公里。停靠新丰街、博爱门、文在门、怀德桥、砖瓦厂、马公桥、花机庙、凌家塘、东岱、底干村、新街、里河坝等14个站点。1959年因车辆缺乏暂停行驶。
百货公司开往白家桥,也曾称为3路。该线路由2路演变而来。1963年12月,湖塘桥至白家桥线分开行驶,百货公司至白家桥并入3路,称短3路。
1964年底,为方便西门地区乘客,从百货公司延伸到表场。
1965年,百货公司至白家桥增开了夜班车,其中每天23时有一班车延伸到丁堰站,主要是方便常药厂等单位工人上下班。
1962年2季度,小营前开往戚墅堰线的公交线路,也曾称为3路。1964年戚墅堰至横林恢复行驶,终点站由戚墅堰延伸至横林,全长16.7公里,设站点17个。1964年底更名为7路。
1981年1月,新建花园新村落成,为解决居民交通问题,增开了怀德桥至花机庙公交三队的区间车。同时从公交三队至百货公司增开了夜班车,与3路夜班车相衔接。同年9月25日,市轻工业局大楼门前道路竣工,公交三队至白家桥线试行直达运行,同时撤销公交三队至怀德桥的区间车。同年10月1日花园至白家桥3路线正式通车,全长9公里。停靠花园新村、马公桥、勤业桥、怀德桥、轻工大楼、百货公司、文化宫、天宁寺、水门桥、牌楼弄、东印厂等13个站点。夜班车因客流不均,分两段行驶,2辆单车行驶公交三队至轻工,3辆通道车行驶轻工至白家桥。1983年6月23日公交三队改名为公交一场,本线路始发站名改为公交一场。2001年10月10日,公交一公司移至西林新场地,原公交一公司站名更名为花园公交中心站,全长8.6公里。
2009年5月1日,BRT2号线开通,该线撤消白天运行,保留夜班线。
4路
火车站至龙虎塘线原没有列入市区线路,开线日期不明。1957年11月5日,该线由龙虎塘延伸至小新桥,曾称为4路。 1959年因车辆缺乏暂停行驶。
虹桥(文在门)至新闸线由5路沿革而来,1963年2季度称为4路。1965年为便利乘客转车,始发站由虹桥延伸到小营前。同年11月,终点站由新闸延伸到冶金厂,方便了沿线工厂和郊区农民乘车。小营前至冶金厂全长12公里,停靠北大街、电视机厂、西新桥、芦墅桥、新市街、客车厂、变压器厂、机床厂、新闸、化肥厂、拖拉机厂、饲养场等14个站点。
1983年7月1日,4路线由小营前始发至新闸,新闸至冶金厂用区间车行驶。
1984年9月30日,始发站由小营前调整至江南商场,终点站由新闸延伸至连江桥。
1984年10月20日,根据市人大代表的提案和地方ZF的要求,解决奔牛镇与市中心的沟通,仍由江南商场始发,终点站由连江桥延伸至奔牛火车站。
1985年1月26日,仍由江南商场始发,开奔牛火车站,每天延伸部分班次至罗墅湾。
1985年2月1日,开辟新闸开往吕墅、汤庄的4路支线。
1986年1月18日,江南商场至奔牛段设置大站停靠的形式,称104路。江南商场至新闸称为4路。
1986年2月4日,新闸开往冶金的支线终点站由冶金厂延伸至薛家。
1986年2月7日,新闸开往汤庄支线,终点站由汤庄延伸至石庄。
1988年12月28日,开辟第一条拥军专线,由江南商场始发至罗墅湾,终点站由罗墅湾延伸至机场营房。
1990年7月26日,为方便市民乘车,4路新闸开往薛家、新闸开往汤庄的支线,调整由江南商场始发,开往薛家、汤庄。
1994年5月6日, 仍由江南商场始发,终点站由奔牛火车站延伸至万家福商城。江南商场至罗墅湾仍为部分班次运行。
2004年8月4日,江南商场始发至罗溪北站(罗墅湾)全线统一调度,统称4路,全长22.1公里。
5路
1959年前,江苏锡镇公路管理局常州汽车营业处于开辟小营前经文在门开往新闸的公交线路,曾称为5路。 1960年6月,为加速周转,保证长途工人上下班,始发站由小营前迁到文在门。1963年2季度,线路名称改为4路。
1962年2季度,开辟火车站经新街巷(西大街)、怀德桥开往卜弋桥的公交线路,命名为5路,全长15.5公里。停靠怀德桥、马公桥、潭墅、凌家塘、东岱、底干村、新街等9个站点。每天上下午还有二班车延伸到章簖、三陵塘,以便利常州西南方向的农民进城。
1963年2季度,该线始发站从新街巷延伸到火车站。1967年5月1日前,本线改由南大街、木匠街行驶到卜弋桥。5月1日后因车辆少周转慢,改由西大街经早科坊到卜弋桥。1974年,因公司缺乏劳动力,始发站由火车站迁到怀德桥,并停驶卜弋桥至章簖、三陵塘路段,后于1975年2月恢复。
1981年9月25日,该线始发站由怀德桥调整至汽车三队新站台始发,早晨头班车仍由怀德桥发出。1982年1月,卜弋桥至三陵塘路段运行区间车。1983年6月23日,公交三队改名为公交一场。
1984年9月28日,由公交一场始发,终点站由卜弋桥延伸至皇塘,同时开辟支线,由新街始发,开往邹区。
1985年1月1日,始发站由公交一场调整至江南商场始发,开往卜弋桥、皇塘。
1985年1月24日,接交警部门安排,始发站由江南商场恢复至公交一场,开往卜弋桥、皇塘。
1985年1月28日,开辟支线,由卜弋桥始发,开往奔牛火车站,行驶奔卜路。
1985年7月10日,因奔牛集市次序混乱,路面损坏严重,燃料供应不足,奔卜支线停开。1986年2月1日恢复,1986年5月2日再次停开。
1986年1月18日,公交一场至皇塘设置大站车形式称为105路,公交一场开卜弋桥称5路。
1989年12月31日,开辟公交一场开往白云新村支线。1996年7月3日,开辟25路公交线,该线支线停开。
1998年8月19日,因常金路道路拓宽,卜弋桥回车场撤除,启用泰村回车场,公交一场更名为公交一公司,5路由公交一公司始发至泰村,同时,105路皇塘线停开。
1999年11月26日,花园新村始发至厚余矿支线,延伸至厚余金鸡村,称105路。后更名为5-1路,全长17.7公里。
2001年10月10日,公交一公司移至西林新场地,原公交一公司站名更名为花园公交中心站。
2008年7月8日,实施村村通工程,开辟支线5-2路线,由花园公交中心站开往邹区河头村委,全长11.5公里。
2009年7月26日,殷村公交中心站启用,仍由花园公交中心站始发,终点站由泰村回车场调整至殷村公交中心站,全长17.1公里。
同时,为解决三星村公交通车,开辟支线5-3路,由花园公交中心站始发,开往三星村,全长19.8公里。
6路
1963年6月15日,开辟小营前至常化厂至棉织一厂的公共汽车线路,称为6路,全长4.4公里。停靠文化宫、琢初桥、清凉寺、铺前镇等6个站点。后因梅龙坝道路修通,延伸到棉织一厂,共设7个站点。
1982年9月1日,始发站由小营前调整至火车站始发,全长5.1公里。南门沿线乘客不用转车即可直达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
1984年12月5日,始发站由火车站调整至体育场始发,开往棉织一厂。
1991年3月26日,始发站由体育场调整至江南商场始发,开往棉织一厂。
1995年3月26日,成为首条无人售票线。
1996年8月16日,进行线网优化,始发站由江南商场调整至机械新村始发,开往棉织一厂。
2000年9月28日,为填补离宫路公交线网的空白,解决丽华三村、富强新村的公交出行,仍由机械新村始发,终点站由棉织一厂延伸至丽华三村。
2006年7月26日,丽华南路公交回车场启用,仍由机械新村始发,终点站由丽华三村延伸至丽华南路公交回车场,全长9.6公里。
7路
小营前至横林,该线由2路(1959年)和3路(1964年底)演变而来。1964年4季度正式命名为7路,全长16.7公里,停靠天宁寺、牌楼弄、白家桥、冶炼厂、石化厂、丁堰、国棉四厂、电厂、机厂、戚墅堰、造船厂、武进轧钢厂、水泥制品厂等16个站点。
1974年因缺乏劳动力,戚墅堰至横林路段停驶。到1975年8月恢复行驶。
1979年10月1日,为解决沿线工厂中、夜班工人上下班的乘车问题,增开小营前至戚墅堰夜班车,同时撤销3路23时延伸到丁堰的班次。
1988年5月15日,因延陵西路道路拓宽,小营前回车场拆除,始发站由小营前调整至教育会场始发,开往戚墅堰。
1993年12月26日,戚区公交中心站启用,仍由教育会场始发,终点站由戚墅堰老街延伸至戚区公交中心站。
1995年9月2日,天宁寺公交回车场启用,始发站由教育会场调整至天宁寺公交回车场,开往戚区公交中心站。
2006年8月8日,因道路拓宽,天宁寺公交回车场撤除,始发站调整至红梅公交中心站,开往戚区公交中心站,全长11.9公里。
8路
1978年5月1日,为填补采菱路公交线网的空白,解决沿线工矿企业交通出行问题,开辟小营前开往石油化工厂的公交线路,称为8路。同年8月1日,终点站延伸到丁堰常州制药厂,全长8.8公里,停靠文化宫、琢初桥、灯芯绒厂、小王家村、朝阳新村、帆布厂、国棉三厂、港务机械厂、红卫塑料二厂、雕庄、清溪大队、制药厂等13个站点。8路线的开辟,消除了运河南面无公共汽车行驶的空白点。同时减轻了3路、7路的客运压力。
1988年5月15日,始发站由小营前调整至琢初桥始发,开往常州制药厂。
1994年2月8日,仍由琢初桥始发,终点站由常州制药厂延伸至团结村。
1998年3月6 日,始发站由琢初桥调整至小营前始发,开往雕庄团结村。
2000年9月28日,仍由小营前始发,终点站由雕庄团结村延伸至戚墅堰城东商城,全长13.5公里。
2006年3月16日,因小营前回车场撤除,始发站改由戚墅堰城东商城始发,开往文化宫(单向环绕文化路)。
2007年9月26日,始发站由戚墅堰城东商城调整至遥观建农村始发,开往文化宫,全长15.5公里。
9路
1978年10月1日,开辟火车站开往253厂公交线路,称为9路,全长4.9公里。停靠公交公司、虹桥、西新桥、北郊、北环路等7个站点。
1982年9月1日,始发站由火车站调整至东门牌楼弄始发开往253厂,全长7公里,增设五角场、汽配公司、小东门桥、红梅公园、椿庭桥5站,解决了小东门桥、汽配公司等地段的乘车问题,贯通了东门到西北郊的交通。
1984年9月30日,进行线网调整,由牌楼弄始发开往机械新村。
1987年10月26日,红梅新村站房启用,始发站由牌楼弄调整至红梅新村,经小东门路、博爱路开往机械新村。
1996年8月16日,进行线网优化,由红梅新村始发,开往勤业四村。
2002年1月15日,由红梅新村始发,终点站由勤业四村延伸至莱茵花园。
2002年8月28日,勤业公交中心站启用,始发站改为勤业公交中心站始发,开往九龙小商品市场。
2007年1月20日,因三角场道路转盘撤除,终点站由九龙小商品市场延伸至虹景金桂园。
2008年5月17日,由于钟楼区行政中心的搬迁,钟楼开发区出行需求的增加,始发站由勤业公交中心站调整至钟楼公交中心站始发,开往虹景金桂园。
2009年5月1日,BRT2号线B23支线开通,该线撤消。
10路
该线由1路火车站至火车站下行演变而来。1979年1月1日,正式命名为10路,与1路线逆向环绕,全长8.7公里。停靠兰陵饭店、劳动新村、国棉一厂、琢初桥、文化宫、椿庭桥、火车站、青山桥、西新桥、柴油机厂、怀德桥、煤矿医院等13个站点。
1981年10月20日,始发站由火车站调整至电子新村始发。
1993年5月10日,结合同济桥施工中断交通,1路和10路合并。1994年6月1日,同济桥恢复通行,正式取消10路。
1996年11月26日,开辟翠竹新村开往东南陶瓷商场的公交线路,再次启用10路路名。
1998年3月18日,进行线路调整,由翠竹新村始发开往丽华南村(老312国道原10路行驶段由17路取代)。
2006年7月15日,由翠竹新村始发,终点站由丽华南村延伸至湖塘乐购。
2007年2月1日,始发站由翠竹新村新塘路站调整至永宁路翠竹中心大道站始发,开往湖塘乐购。
2008年11月15日,永宁北路公交中心站启用,始发站由翠竹中心大道站调整至永宁北路公交中心站始发,开往湖塘乐购,全长13.9公里。
11路
1984年1月14日,开辟由北环新村始发开往体育场的11路公交线,全长3.8公里。停靠北环新村、锦绣花园、建材新村、万福桥、西新桥等9个站点。
1987年10月26日,始发站由北环新村调整由红梅新村始发,经北环新村开往体育场。
1993年5月26日,由于北环路道路严重损坏,停开。
1995年9月28日,进行线网优化调整,由小营前始发,经北环新村、通江路开往长江射击城。
1997年4月10日,始发站由小营前调整至天宁寺始发,开往长江射击城。
2003年5月17日,月星家居广场回车场启用,始发站改由月星家居广场始发,开往天宁寺。
2006年8月8日,因天宁寺回车场撤除,仍由月星家居广场始发,终点站调整至红梅公交中心站。
12路
1982年2月20日,开辟由清潭新村始发开往国棉二厂的12路公交线,全长2.1公里。停靠清潭东站、永红供销社、二电仪等5个站点。
1983年5月1日起,高峰期间终点站由二电仪延伸到体育场,下行线全长3.7公里,行驶南大街、北大街,设站8个。上行绕行轻工大楼、表场、西瀛里,全长4.7公里,设站10个。同年7月1日,全日行驶清潭新村至体育场。
1983年10月1日,增开了夜班车,并在19时以后延伸到火车站。
1985年4月1日,由清凉新村始发,终点站由体育场调整至表场。
1985年7月26日,受南大街交通条件限制,按照交警部门安排,该线绕行劳动西路、怀德桥,同时延伸至火车站。始发站仍由清潭新村始发,开往火车站,全长6.1公里。停靠二电仪、电子新村、江南商场、百货大楼、市ZF(原)、一院、椿庭桥等12个站点。
13路
1984年9月30日,为解决龙虎塘地区公交线网的空白,开辟由江南商场始发开往龙虎塘的13路公交线,全长8.8公里。停靠西新桥、万福桥、建材新村、外环路、三井、河海大学、塘桥等11个站点。
1986年2月5日,根据地方ZF要求,仍由江南商场始发,终点站由龙虎塘延伸至小新桥。
2000年9月18日,小新桥回车场启用,始发站调整为小新桥始发,开往江南商场,途中绕行衡山路、新北区ZF。
2006年10月5日,仍由小新桥始发,终点站由江南商场延伸至小营前。
2008年1月8日,B13支线开通,撤消。
14路
1984年9月29日,根据市、县人大代表的提议,解决鸣凰地区与湖塘、市中心的直接沟通,开辟由小营前始发开往鸣凰的14路公交线,全长13.7公里。停靠南大街、兰陵、三桥头、武柴厂、何留墅、小留等15个站点。
1985年7月1日,始发站由小营前调整至火车站始发,开往鸣凰。火车站至湖塘开区间线。
1986年1月19日,火车站至湖塘为14路,火车站至鸣凰设置大站车形式称114路,后更名为2路。
1991年2月18日,始发站由火车站广场调整至关河东路回车场始发,开往湖塘公交中心站。
2006年6月1日,始发站由关河东路调整至常柴桥公交回车场始发,开往湖塘公交中心站。
2007年9月7日,2路停开后,该线由常柴桥公交中心站始发,终点站由湖塘公交中心站延伸至武进区ZF。
2008年11月15日,永宁北路中心站启用,始发站由常柴桥公交中心站调整至永宁北路公交中心站始发,开往武进区ZF,全长15.4公里。
15路
1984年10月20日,为填补常焦线公交线网空白,解决沿线九个乡镇的公交出行,开辟由小营前始发开往芙蓉的15路公交线,全长30.6公里。停靠火车站、五角场、青龙、东青、郑陆、三河口、焦溪、凤凰公墓、新安等30个站点。
1984年10月26日,开辟支线,由小营前始发,经登攀桥开往黄天荡。
1986年1月20日,开辟支线由小营前始发,经芙蓉开往宕里。1989年11月11日,停开。
1986年2月7日,开辟支线由小营前始发,经芙蓉开往双庙。1991年10月26日,终点站由双庙延伸至东周。
1988年5月20日,始发站由小营前调整至关河东路始发,开往芙蓉。各支线始发站同步调整。
1988年7月10日,开辟支线由关河东路始发,经新安开往五一村。1992年5月10日,停开。
1991年2月18日,始发站由关河东路调整为火车站广场始发,开往芙蓉。各支线始发站同步调整。
1994年11月8日,开辟支线由火车站始发,经焦溪开往庙前。2000年11月15日,终点站由庙前延伸至粮庄。
1996年1月12日,开辟支线由火车站始发,经东青开往白茅。2005年11月2日,停开。
2003年8月20日,始发站由火车站广场调整至天宁寺始发,开往芙蓉。各支线始发站同步调整。
2006年8月8日,因天宁寺回车场撤除,始发站由天宁寺调整至红梅公交中心站始发,开往芙蓉。各支线始发站同步调整。
2009年4月26日,始发站由红梅公交中心站调整至火车站(关河东路回车场)始发,开往芙蓉,全长29公里。
16路
1985年7月26日,开辟由小营前始发开往丽华新村的16路公交线,全长5.1公里。停靠文化宫、琢初桥、灯芯绒厂、王家村、朝阳等9个站点。
1988年5月20日,始发站由小营前调整为关河东路始发,开往丽华新村。
1989年4月28日,由关河东路始发,终点站由丽华新村延伸至丽华二村。
1989年5月1日,开辟夜班车,由火车站始发开往丽华新村。停靠椿庭桥、文化宫、国棉一厂、清凉新村、浦前镇、丽华二村、丽华北站、朝阳新村、灯芯绒厂等10个站点。1990年9月26日,撤消。
1989年9月28日,翠竹新村住宅小区建成,为方便市民出行,始发站由关河东路调整至翠竹新村(新塘路站)始发,开往丽华二村,全长9.4公里。
1990年10月16日,开辟支线,由翠竹新村始发,开往勤丰灯配厂。2001年10月18日,208路延伸至东青牟家头后,该支线停开。
17路
1992年7月12日,开辟由教育会场始发开往横林的17路公交线,全长18.2公里。停靠文化宫、灯芯绒厂、朝阳、丽华新村、轻工学校、雕庄、东南陶瓷厂、观庄、圩墩公园、戚墅堰、武进造船厂、武进钢铁厂等23个站点。
1993年12月26日,仍由教育会场始发,终点站由横林缩至戚区公交中心站。
1994年7月18日,仍由教育会场始发,终点站由戚区公交中心站调整至横林镇工人俱乐部。
1994年9月26日,仍由教育会场始发,直行老312国道,撤消圩墩路行驶路段,终点站由横林镇工人俱乐部延伸至横林阳湖度假村。同时开辟支线,由横林镇始发,经剑横路开往戚区公交中心站。
1995年9月2日,天宁寺公交回车场启用,始发站由教育会场调整至天宁寺公交回车场始发,开往横林阳湖度假村。
1997年4月10日,始发站由天宁寺公交回车场调整至小营前始发,开往横林阳湖度假村,全长19.9公里。
2006年3月16日,因小营前回车场撤除,始发站改由横林阳湖度假村始发,开往文化宫(单向环绕文化路)。
2008年6月15日,由横林阳湖度假村始发,终点站由文化宫调整至天宁寺东站。
2008年12月27日,因横林阳湖度假村回车场场地限制,始发站由横林阳湖度假村调整至横林国际地板城始发,开往天宁寺东站,全长19.1公里。
18路
1992年11月6日,根据市ZF的统一安排,配合江边开发区的建设,填补通江路的公交线网空白,开辟由火车站始发开往圩塘龙港的18路公交线,全长22.5公里。停靠青山桥、西新桥、建材新村、三井、塘桥、龙虎塘、潘墅、徐墅、百丈、圩塘等24个站点。
1992年12月18日,开通火车站东至魏村新华村的定班车。
1995年6月8日,由火车站始发,终点站由圩塘龙港延伸至圩塘顾村。
1997年6月16日,始发站由火车站调整为江南商场始发,开往圩塘顾村。
2003年4月8日,魏村线个体中巴车整体收购,该线始发站由江南商场调整至小营前路桥市场始发,终点站由圩塘顾村延伸至魏村闸北,火车站至魏村临江小区称为18-1路。
2004年1月9日,始发站由小营前路桥市场调整为火车站始发,开往魏村闸北(小营前路桥市场至魏村闸北定为36路),全长29公里。
19路
1996年12月20日,开辟由城中城(同安桥)始发开往火车站的19路公交线,全长5公里。停靠华联商厦、长安大厦、古村、小营前、规划国土局、公交公司等10个站点。
1997年1月26日,始发站由城中城(同安桥)调整为南郊宾馆,开往火车站。
1998年3月6日,因怀德桥改建施工,线路调整,该线与调整后的1路复线,停开(该线后由219路取代)。
2003年9月12日,为解决旅游景点中华恐龙园与交通枢纽的直接沟通,开辟火车站始发开往中华恐龙园的公交线路,重新启用19路路名,该线全长7.8公里。停靠新天地花园、盛世名门、聚博花园、红豆山庄、国际学校、珠江花园等14个站点。
2006年10月5日,配合市行政中心搬迁,始发站由火车站调整为红梅公交中心站始发,终点站由中华恐龙园调整至新北区ZF。调整行驶惠山路、珠江路、衡山路,解决中心城区与行政中心、新北区ZF的直接沟通(中华恐龙园与交通枢纽的连接由29路填补)。
2008年1月8日,因B13线开通及13路的同步撤消,该线终点站由新北区ZF延伸至龙虎塘。
2008年1月23日,进行线网优化调整,仍由红梅中心站始发,途经市行政中心、新北区ZF,终点站由龙虎塘调整至滨江明珠城(与46路终点站对调)。
2008年11月8日,仍由红梅公交中心站始发,终点站由滨江明珠城延伸至锦海星城,全长17.4公里。
2009年5月20日,进行优化调整,途中改行河海东路、通江中路,驶入珠江路,按原线开往锦海星城,撤消原惠山路行驶路段。
20路
1993年10月6日,根据市人大、市政协的提案要求,解决马杭镇的公交车通达,开辟由火车站东始发开往马杭镇的116路公交线,全长10.5公里。停靠椿庭桥、购物中心、清凉新村、能源设备总厂、丽华一村、丽华三村、夏成桥、马杭镇等16站点。至龙潭村为定班车。
1994年6月1日,116路更名为20路,由火车站东开往马杭镇。
2007年3月28日,仍由火车站东始发,终点站由马杭镇延伸至湖塘纺织城公交中心站,全长12.4公里。
21路
1989年1月28日,开辟由戚墅堰始发开往横山桥的21路公交线,全长8.3公里。停靠戚墅堰电机厂、省庄、蒋家村、杨家村、上高村、大林寺等11个站点。
1993年12月26日,戚区公交中心站启用,始发站调整至戚区公交中心站始发,开往横山桥。
1995年5月24日,因道路严重损坏,停运。
2000年8月31日,开辟由火车站始发开往冶金厂的211路公交线,全长12.1公里,停靠青山桥、西新桥、机械新村、五星桥、新闸、武进化肥厂、前进村等15个站点。
2002年6月26日,211路更名,再次启用21路路名,由火车站开往冶金厂。
2005年4月22日,因冶金厂回车场无法调头,终点站由冶金厂调整至山西关铝宏丰厂。
2008年12月29日,薛家公交中心站启用,始发站调整为薛家公交中心站始发,开往火车站,全长16.2公里。
22路
1992年1月27日,为填补老312国道西段公交线网空白,解决邹区镇与市城区的直接沟通,开辟由江南商场始发开往邹区的22路公交线,全长12.2公里。停靠江南商场、四院、勤业桥、马公桥、花园、谭墅、凌家塘、北港、施桥、施家巷、邹区灯具城等18个站点。
2002年6月26日,始发站由江南商场调整为九洲大润发始发,开往邹区。
2005年9月28日,始发站由九洲大润发调整至火车站东始发,开往邹区,同时绕行新灯具城。
2008年4月29日,为落实市ZF提出的“村村通公交”的目标,开辟支线22-1路,由火车站东始发,经邹区灯具城开往鹤溪村委,全长12.7公里。
2009年5月3日, BRT二号线开通,进行线网调整,始发站由火车站东调整至花园公交中心站,开往邹区。支线始发站同步调整。
2009年7月24日,仍由花园公交中心站始发,终点站由邹区镇区调整至邹区公交中心站,途中改行邹区工业大道、振中路行驶,全长11.6公里。
23路
1997年8月12日,为填补荆川路公交线网的空白,解决沿线住宅小区的出行,开辟由江南商场始发开往凌家塘装饰城的23路小公共汽车线,全长9.2公里。停靠四院、电子新村、体育馆、清潭、荆川里小区、荆川东园、宣塘桥水产品市场、凌家塘农贸市场等14个站点。
2000年1月28日,始发站调整至凌家塘装饰市场始发,开往江南商场。
2000年8月16日,始发站由凌家塘装饰市场调整至西林邹傅始发,开往江南商场。
2001年1月16日,仍由西林邹傅始发,终点站由江南商场调整至小营前路桥市场,途中改行南大街、广化街,撤消绕行劳动西路、怀德桥的复线路段。
2004年4月5日,始发站由西林邹傅调整至一汽公司始发,开往小营前路桥市场,全长9.7公里。
24路
2002年1月28日,为填补会馆浜路、木梳路公交线网的空白,开辟由清潭新村始发开往北环新村的24路公交线,全长8.4公里。停靠怀德南苑、会馆浜公寓、江南商场、项家花园、青山桥、盛世名门等21个站点。
2002年4月8日,由清潭新村始发,终点站由北环新村延伸至红星美凯龙。
2003年5月20日,始发站由清潭新村调整至荆川公园始发,开往红星美凯龙。
2009年5月20日,进行线网优化,为填补健身北路、大渡河路等公交线网的空白,解决怀德桥周边住宅区与行政中心的直接沟通,减少线路重复系数,该线始发站由荆川公园调整至清潭新村始发,终点站调整至长江贸易中心,全长12.5公里。停靠丰泽宾馆、怀南苑、会馆浜公寓、劳动西路、第四医院、瞿秋白纪念馆、新世纪商城、西上园、通济桥、健身路铁路立交、飞龙路、锦绣路、常州规划馆(常州博物馆)、行政中心西门、太湖路、大渡河路、巢湖路、岷江路、新区公园、汉江路、庐山桥、江南五金机电城等25个站点。
25路
1996年7月3日,开辟由白云新村始发开往牌楼弄的25路公交线,全长9.8公里。停靠石化学院、花园西村、花园新村、马公桥、清潭六村、清潭新村、体育馆、华联商厦、城中城、同济桥、德安医院、桃园新村、东坡公园等13个站点。该线的开通填补了吊桥路、桃园路公交线网的空白,连接沟通了白云新村、花园新村、清潭新村、桃园新村等住宅区。
1997年4月26日,由白云新村始发,终点站由牌楼弄延伸至九龙小商品市场。
2006年12月30日,仍由白云新村始发,终点站由九龙小商品市场延伸至红星美凯龙,全长12.3公里。
26路
1994年8月28日,为配合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开辟由小营前始发开往天安工业村的26路公交线,全长8.6公里。停靠文化宫、椿庭桥、火车站、青山桥、西新桥、万福桥、建材新村、三井、长江贸易中心等10个站点。
1995年9月6日,因重复系数过高,停开。
1997年6月28日,开辟第一条双层公交车,由新区高新科技园始发开往小营前的公交线路,重新启用26路路名,全长7.7公里。停靠河海大学、三井、外环路、常工院、西新桥、江南商场等15个站点。
1998年10月12日,始发站由高新科技园调整至龙虎塘始发,开往小营前。
2000年9月18日,始发站由龙虎塘调整至中华恐龙园始发,开往小营前,全长为10.5公里。
2002年8月19日,由中华恐龙园始发,终点站由小营前延伸至天宁寺。
2006年8月8日,仍由中华恐龙园始发,终点站由天宁寺调整至红梅公交中心站。
2006年10月5日,配合市行政中心搬迁,该线仍由中华恐龙园始发,开往红梅公交中心站,途中改行晋陵路、三井河路、惠山路、龙城大道,撤消原汉江路、衡山路、河海路行驶路段(由13路替代)。
2008年1月5日,B12线开通,停开。
27路
1989年3月16日,为填补龙魏公路公交线网的空白,开辟由江南商场始发开往安家的113路公交线,全长25.4公里。停靠西新桥、万福桥、建材新村、三井、塘桥、龙虎塘、小新桥、茶安、郭塘桥、安家等25个站点。
1991年9月28日,由江南商场始发,终点站由安家延伸至前舍、石庄。
1993年7月1日,由江南商场始发,终点站由前舍延伸至西夏墅东站,全长28.2公里,停靠29个站点。同时开设支线1,由江南商场始发,经安家、前舍开往石庄、汤庄。开设支线2,由江南商场始发,经薛家、安西线、普墩开往安家。
1997年4月26日,113路更名为27路,由江南商场开往西夏墅东站。支线同步更名。
1999年4月16日,仍由江南商场始发,开往西夏墅东站,部分班次延伸至西夏墅部队军营。
2004年2月28日,41路开通,支线27-1路调整为江南商场始发,经安家开往石庄。
2004年6月23日,支线27-2路(安西线)撤消。
2008年1月21日,结合BRT1号线开通,进行线网优化调整,始发站由江南商场调整至华联吉买盛始发,终点站由西夏墅东站延伸至西夏墅镇ZF。支线同步调整。
2008年12月8日,为落实市ZF提出的“村村通公交”的目标,开辟由华联吉买盛始发开往戎家村委的支线,再次启用27-2路路名。
2008年12月20日,撤消由华联吉买盛开往石庄的27-1路。
2008年12月29日,为填补45路直行长江路后,天山路北段公交线网空白,进行优化调整,调整线路走向,由华联吉买盛始发,经通江大道、汉江路、天山路、黄河西路、安薛线、龙魏线、安西公路,开往西夏墅镇ZF,全长31.2公里。
28路
1992年2月1日,根据市、县人大代表的建议和地方ZF的要求,开辟由火车站始发开往牛塘镇的112路公交线,全长9.3公里。停靠椿庭桥、文化宫、兰陵、三桥头、中凉桥、复兴村、技师院、陈家村等18个站点。
1992年3月26日,由火车站始发,开往牛塘镇,部分班次延伸至苇庄。
1992年10月8日,仍由火车站始发,终点站由牛塘延伸至卢家巷,部分班次延伸至万塔、苇庄。
1994年6月1日,112路更名为28路,由火车站开往卢家巷,万塔,全长16.3公里。停靠文化宫、兰陵、三桥头、中凉亭、技师院、陈家村、牛塘、竹园村、长虹路等26个站点。
1998年11月26日,始发站有火车站调整至九洲食品城始发,开往芦家巷,部分班次至万塔、苇庄。
2005年9月28日,始发站由九洲大润发调整至火车站东始发,开往卢家巷中心站,全长16.5公里,部分班次延伸至万塔、苇庄。
2007年3月8日,整合武进公交后,万塔、韦庄部分班次撤消。
29路
1999年9月26日,开辟由红梅新村始发开往高新科技园的29路公交线,全长8.4公里。停靠北环新村、水上乐园、外环路、国际学校、兰翔新村、新区管委会等16个站点。
1999年12月8日,始发站调整至中华恐龙园始发,终点站调整至第一医院(单向绕行化龙巷、局前街、晋陵中路),全长10.2公里,停靠建东学院、新天安城市花园、珠江路、河海大学东门、国际学校、体育中心、藻江花园、翠竹新村、永宁花苑、竹林北路、红梅乡镇府、大润发、火车站等17个站点。
2002年7月10日,仍由中华恐龙园始发,终点站由第一医院调整至百货大楼(单向绕行小河沿、北大街、局前街)。
2002年9月26日,仍由中华恐龙园始发,终点站由百货大楼调整至县直街(单向绕行北大街、局前街、晋陵中路),为解决常工院新北校区的交通出行需求,途中绕行巫山路、太湖路行驶。
30路
1999年4月28日,开辟由天宁寺始发开往潞城的30路公交线,全长13.4公里。
2005年12月28日,横山桥个体中巴车整体收购,始发站由天宁寺调整至火车站东始发,终点站由潞城调整至横山五一村,全长19.1公里。停靠景福苑、五角场、红梅新村、九龙小商品市场、三里庵、五里头村、三联桥、金坎湾、邓家村、沙河浜、潞城、陈家塘、彭家塘、墩上塘、大树下村、金丰村、金家塘、方家塘、横山农副市场、大林寺、西崦村、横山镇ZF、横山镇、阳光山城、奚巷村、西朱村等33个站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