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评:质疑北京公交“关门办学”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2 0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市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日前挂牌成立,包括中专、技校、职工大学、大学四种教育类型。据说北京市将把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拟采取“行业穿成线”,“区域捏成团”的模式组建10个职业教育集团。

  北京市肇始于公交行业的这场职教领域的“大跃进”令人担忧。虽然现在还不清楚另外9家都是哪些行业,但有一点是明摆着的,那就是这些行业“不差钱”,估计基本上都是像公交这样的公用垄断行业,因为若是市场化的行业企业,ZF部门也难以主导他们去办什么职业教育集团,人家更愿意直接面向社会招聘。也只有这些公用垄断企业,才可能“旱涝保收”,即便经营亏损也可以拿ZF巨额财政补贴,那么ZF部门当然就可以对他们指手画脚了。

  就拿北京公交来说吧,多年来一直处于亏损运营当中,也就是说很多钱本来就不是他们自己从市场上挣来的,而是靠财政转移支付所得的补贴。这项补贴的金额,据报道2009年将达120亿元,2008年是99.4亿元(地面91.5亿+地铁7.9亿),而财政收入的来源,既有纳税人缴纳和各种税款,也包括计入财政的每年一二十亿元交通罚款等。谁都明白,兴办这么一个职业教育集团,经年累月的投入决非小钱,并且是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的那种,因此人们当然会问:作为吃ZF财政补贴的公用企业,而非市场竞争的主体的北京公交,这样大手大脚地胡乱花钱合适吗?

  据说北京市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一大兴奋点是定单培养模式,这不免让人联想起计划经济时代的父退子承的职业世袭状态。本来这些单位对外招聘就少,如今再自己办学,集团会不会成为自产自销的“子弟学校”,最终为了专业对口学生毕业以后子承父业?人们同样担心的还有,这些关门办学性质严重的职业院校,在促进自己人学历“大跃进”过程中,能否有效防止变相买卖文凭的现象,还有其他相关的不正之风呢?

  其实,由行业、系统、部门甚至单位自办教育的方式业已成为过往历史的一页,没想到北京市交通职业教育集团还坚持这一显然不合时宜的衣钵,关起门来自己搞教育,这是不是开历史倒车?就北京公交而言,即便是专业性强的技术工种,难道说现有的大中专院校培养的毕业生都满足不了需要?即使真的存在供不应求,那么公交部门多向这些院校提出专业设置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或者采取定单培养的模式不行吗,何苦非要自己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自办院校呢?

  虽然有关报道中对兴办北京公交职业教育集团的必要性言之凿凿,可仍然难以服人。据说这家职教集团每年培训量为3万人次。我从网上查询得知:经营地面交通为主的北京公共交通集团官方网站上说自己“在册职工117568人”,北京地铁官网说自己“职工一万余名”,两者加到一起不足13万人,4年即可轮训一遍,还没排除有不少岗位根本不需要专门脱产培训、而只需要开会要求示范一下即可。既然办了这么庞大的一个职教集团,总不能让它闲着吧,可也不能没完没了一遍又一遍地把培训当饭吧,那么这样一来,三五年就能完成的事情,却非得办成一件永久性的职业教育集团,所为何来呢?如果有人怀疑这样有利于资金经费体内循环,变相设立小金库,不知道有没有道理?

  我注意到有关报道中说,到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中高级职业人才缺口超过2万人,这也是北京市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的一个重要理由。可人们会问,全国那么多各种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甚至争先恐后报考淘粪工(济南)、竞相回炉读“保姆技校”(深圳),为什么北京公交不面向他们广纳人才呢?难道说他们都不合格,非得经过你们的职教院校培养才成吗?把他们吸收进来再委托专业对口的院校进一步培训不行吗?难道说北京公交这个“旱涝保收”的金饭碗,肥水不流外人田吗?(作者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编辑、时评作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5-10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