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佐公交保养场效果图。 2020年底,北京南部地区将新添一处公交车“三甲医院”。近日,北京市近20年来新建的首座现代化公交保养场——王佐公交保养场正式开工建设。据悉,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公交车硬件维修水平,有效改善公交“医生”的工作环境,为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受客观条件所限,1995年以来,北京公交集团已有20余年未新建保养场。随着公交车辆、车型、工艺的增多,原有的保养场已不能满足现有需求。一方面,二环内的广安门保养场,多年来保养能力已经饱和并处于超负荷状态,周边交通严重拥堵,车辆进出耗时较多,且场区的生产噪音及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现已无法继续扩大生产规模,难以满足核心区公交保养需求。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公交保养场迫于地理位置和用地条件,高低保混合,管理难度大,保养效率低下。而且车型、车辆能源不同,同时同地保养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往往一个保养场只能维修单一车型。 对此,北京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南宫地区新建公交保养场,据悉,此处用地面积约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将全力承接广安门保养场的保养能力,为北京西南部地区约1500辆公交车提供保养服务,预计每年可维修7000车次。 北京公交资产场站公司王佐公交保养场及场站项目经理郑炜介绍,王佐公交保养场改造工程,充分考虑不同车型的保养需求,在保修车间设有25条保养沟,分南北两侧布置,中间为辅助生产用房,有效整合保修资源,实现场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同时该项目计划新增158台全新工艺设备,可针对现有全部车型提供从内部清扫到外部检修维护的全方位“体检”,实现保养车次多、车型多、等级多,确保公交车“健康出行”,大幅减少噪声污染、尾气污染。 “公交车作为地面交通的主力,车辆的硬件安全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保障。保养场作为公交车的“医院”,对提升车辆质量,优化乘车体验、保障安全出行、建设宜居城市有重要作用。”郑炜介绍,根据不同的维修范围,公交保养可分为三级,一级保养约需要半天时间,包括检查、检测、调整、润滑等,二、三级保养约需要一到两天,除一级保养功能外还包括拆解、更换、恢复车辆主要技术性能等。另外,根据车辆需要,需提供车身整修、发动机、变速箱等专项保养。 此外,据悉,该项目设置地下小汽车停车位224个,能有效解决周边小汽车停车难的问题,缓解交通拥堵状况。项目还配建了部分便民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一卡通充值、旅游集散等服务。 图为王佐公交保养场效果图。 图为王佐公交保养场现场施工。 图为王佐公交保养场施工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