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驾驶员发车前将热水袋放置在车上。 14 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岛公交集团武昌路车队,看到在驾驶员前方的位置安置了一个透明盒子,里面装着小巧的暖手袋,这是在降温来临之际特意为乘客准备的。路队党支部书记高秀霞告诉记者:“我们在6路线的每个车上增加了2个暖水袋,欢迎市民自取使用。”
提到放置暖水袋的起因,驾驶员郑婷婷告诉记者一个故事。前不久寒风刺骨,当车开到海水浴场车站时,一位衣衫单薄的老大爷颤巍巍地上了车,口中不断重复说要去轮渡找他女儿。郑婷婷一边搀扶着老人一边说:“大爷您坐好,到站我叫您。”当车到栈桥车站时,郑婷婷让大爷下车到对面坐8路去轮渡,就在搀扶老人的瞬间,郑婷婷触摸到老人冰凉的手,老人下车后消失在她的视线中。于是,郑婷婷想到给乘客准备暖水袋。“哪怕是短暂的暖和,我也觉得很欣慰。”
公交6路线是一条途经栈桥、鲁迅公园、海水浴场、中山公园等青岛著名景点的旅游线路。“想乘客所想,急乘客所急”,这是6路线在服务工作中展现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们“宁肯自己麻烦千遍 ,不让乘客一时为难”,设身处地为乘客着想。走进6路的车厢,你会看到为乘客提供细心温馨服务而准备的各种小物件。方便袋里,有夏天用的清凉油、风油精,有为晕车乘客准备的晕车药,有为乘客打包用的捆扎绳、胶带,有为外地乘客准备的青岛地图,有针、线、衣扣、别针,还有哄孩子用的小玩具等。从冬天车座上的小棉垫,夏天的竹凉席,雨天的“爱心伞”,雪天的“擦脚垫”,这些便民小措施,架起了6路线驾驶员与乘客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驾驶员郑婷婷说,工作中的很多细节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只要以一颗真诚为乘客服务的恒心,坚持不懈地把它做好,也能打动乘客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