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早上7点半左右,港闸区龙潭福里小区的居民,陆续赶到附近厚生路上的公交站台,等候81路公交到站。“出门就有公交坐,上下班方便多了”,居民罗宇说,过去小区门口不通公交,乘公交得步行至1公里外的黄海路,很不方便。今年6月起,公交81路调整线路,延伸至龙潭福里小区门口,解决了周边居民出行难题。
近年来,南通市公交线网覆盖率、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公交优先,不仅在于让老百姓“走得了”,更要“走得快”“走得好”。
织密线网贯通经络
23日,家住崇川区濠西园的黄茜女士准备周末去市图书馆参观一番。“在家门口坐15路公交直达,非常方便。”今年10月,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公交特别延伸15路、20路、38路、68路、91路至新馆。“15路原先每天有8台车,延伸后增至10台”,市公交总公司营服处陆严介绍。
新辟线路、站点延伸、线路调整,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老百姓可能会觉得家门前站台都建好了,为什么不通车,附近公交绕一绕就行了,有多难?”陆严介绍,一条公交线路从无到有,不仅要同步规划、建设,是否通车,还得根据实际情况考量站点周边人流、小区入住率、运营成本等综合因素。比如81路公交延伸行驶,不仅要增投车辆,还得加密班次:原先8台车增加至10台,站点增加4个,每天运营里程增加890公里,车次由96增至118。人员工资、车辆、油耗、管护等成本也相应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