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9月17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黄兆轶 编辑/沈正玺) 昨天夜里7点左右,杭州文三路(莫干山路与保俶北路之间路段)上一辆290路公交车突然起火,短短几分钟整辆车就被烧成空壳。9名乘客在疏散时受伤。
事故发生后,公交车安全性的话题再次被热议。今天下午,浙江在线记者就事故原因、同类型公交车安全等问题追问杭州市公交集团。
自燃公交车起火点位于后舱
自动灭火装置为何没有起效?
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事发的290路公交车采用的是厦门金旅牌油电混合动力车型。不少目击者和乘客都表示,昨天事发前公交车后部传来一声巨响,之后才发出浓烟和火光,而最先燃烧的部位也在车厢后部。
事发后,自燃公交车被拖到公交停车场停放,公交集团也马上通知了公交车生产商赶来。今天上午,公交、消防和车辆生产商的技术人员对公交车进行了检查,“自燃公交车在出场前曾做过检查,当时并没有发现异常。目前,我们初步判定起火点位于车辆后部的动力舱,也就是最后一排座位的后方。动力舱内安装有电瓶、电容器以及其他一些动力设备,目前还无法判断是哪个部件出了问题。到底是本身设计有缺陷、质量有隐患,还是我们后期保养不当,还有待进一步调查。”杭州市公交集团副总经理翁军说。
公交7·5事件发生后,公交集团曾表态,公交车后部都已经加装了自动灭火装置。此次事故起火点在车辆后部,可为何自动灭火装置并没效果呢?
对此,翁军解释:“自动灭火装置其实也只是通过灭火器来灭火。我分析,可能是当时电容过大引起了爆炸,导致灭火设备没有启动或启动后效果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