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从2014年组织开展为期3年的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对于创建成功的城市,每年将给予不超过 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城市公交发展。2014年10月8日,我市正式被确定为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城市。未来3年内,我市市民在公共交通 方面会有哪些惊喜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城市公共交通是市民出行最基本的交通方式之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使其快捷、准时、舒适,既能直接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也十分有益。
据了解,目前我市“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新开、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3条,延长了1路、8路、14路等6条线路的末班营运时间, 打造米字型“夜公交”骨干网络;开通环保新能源、空调和免费wifi公交线路。加快公交智能系统扩建升级,成功首发城市公交一卡通,实现了与郑州、开封等 城市的互联互通。
市公交总公司总经理林海说:“今年,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马上就要更新100台纯电动公交车。同时,我们将在所有的公交车上安装视频监控,在主要的站点安装视频监控,进一步拓展公交信息化的使用,更好地服务于群众的出行。”
据了解,到2016年,我市公交车辆将由现在的709标台增加到1040标台,全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13标台以上;积极配置绿色环保公交车辆,力争到 2016年绿色车辆占比在60%以上;公交线路由目前的49条增加到72条,乘客综合满意率达到90%以上,全面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 位,建设畅通安阳。
短评:公交发展必须民生优先
衡量一座城市的公交系统,不仅要看规模,如公交的线路、总长度等,更 要看公交的质量,比如客运量。公交线路规划是否合理?服务管理是否有序?公交经营是否科学?市民们是否能就近搭乘公交,行程是否周折,转乘是否方便,是等 待还是追赶到站的公交车,甚至能否遇到公交司机的好脸色,这些因素都要为市民所考虑。
公交提供公益服务,在发展上具有优先权,但它同时 也面临着与私家车、电动车的平等竞争,发展的优先权能否体现于实际的竞争力,以及能否吸引更多的市民优先选择公交,这是提倡“公交优先”时首先要考虑到 的。我们提倡“公交优先”,不仅是公交投入优先、规划优先、路权优先,根本落脚点还在于市民的选择优先。所以,“公交优先”的本质应该是民生优先,只有使 服务更加便捷、顺畅、绿色、安全、人性化,才能让乘公交出行真正成为广大市民的最好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