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云港制定市区公交优先“行动纲领202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29 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几年前相比,如今城市交通的问题,大致可以用两个词概括:车多,路堵。原本几分钟的路程现在却要花好几倍的时间。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事关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个公民。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上下班的路上少受点拥堵之苦?答案肯定是“有”。因为优先发展的公交正加快向我们驶来。

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公共交通的定位问题。

这个定位问题,在港城,已经得到了解决。

在市政府最近下发的《连云港市市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

城市公共交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衡量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标志。

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为此,港城将突出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将公共交通发展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方便群众、综合衔接、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加快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和优先地位,全面落实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优先、用地优先、投资优先、路权优先、财税优先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建立健全优先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公共交通普惠服务,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真正让城市公共交通成为港城市民出行的最优选择。

找准了定位,接下来就是具体实行要面对的目标和任务了。

白纸黑字,层层分解,今后5年内,港城优先发展公交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这样的———

到2020年,基本实现

▲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26%

▲首末站发车准点率达到98%以上

▲高峰时段公交车辆运营平均速度保持在20公里/小时以上

▲公共汽车进场率达到95%

▲万人公交车辆标台数达到16标台

▲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设置率达到17%

▲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达到12%

▲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

现状

与城市发展、群众需要不相适应

港城公交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群众需要不相适应。”市运管处城市客运管理科工作人员田文祥坦言,从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以来,省内各大城市你追我赶发展公共交通,我市在这方面却相对落后。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尤其是BRT的建成运营,实现了我市城市公交行业的跨越发展,但我市常规公交的发展不均衡直接制约着我市公交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市市区常规公交车辆老旧问题严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亟待更新。我市公交场站等设施建设历史欠账严重,市区现有有证场站合计仅12.1万平方米。约70%的常规公交线路没有首末站,车辆停靠在路边始发,司乘人员休息、如厕、饮水等一系列矛盾十分突出。常规公交路权优先设施近乎空白,常规公交专用道和信号优先设施为零,公交车辆运行速度缓慢,平均运营速度16km/h,部分线路高峰时段低于10公里/小时,拥堵现象严重。

我市市区公交公司经营困难,亏损严重。由于公交线路实行低票价,随着物价的上涨,公交企业人员成本、燃料成本、车辆维修和保养费用也随之上涨,目前市区公交行业处于严重亏损经营状态。常规公交89%的线路亏损,有10条公交冷僻线路因亏损导致公交车辆和驾驶员短缺已经停运。公交驾驶人员每天运营时间在12小时左右,收入与普通货运、长途客运等同类别驾驶员相比差距较大,仅为普通中长途客运班车驾驶员收入的70%,与其实际劳动强度极不对称,人员流失非常严重。公交企业经营效益差,直接导致公交从业队伍不够稳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公交服务质量不高、企业管理和创新发展不够、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公交企业经营仍然立足于调几条线、买几辆车、要点补贴、划块土地等模式上发展,对于公交事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把握不够准确。

市区公交线网设置尚不够合理,线路仍需优化。公交场站资源的匮乏,致使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困难,很多线路绕路过长。市级财政资金补贴有限,各区财政没有建立专门的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机制,线路的布设侧重考虑经营的经济效益,大部分线路途经主城区或繁华地段,这就造成主城区和繁华地段的公交线网密度较大。对公共交通引领城市新区发展和满足居民日常出行的一些冷线,公交企业运营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徐圩新区、临港产业区、开发区和部分新建小区等周边的公交线网密度偏低,运营班次间隔过大,甚至还有部分地区存在公交覆盖盲区。

常规公交吸引力不强,公交分担率有待提高。公交财政投入不足,加上公交企业自身造血机能的不足,直接导致我市常规公交车辆更新延迟,运能不足,车辆老旧,乘坐舒适度大为降低。常规公交在运营中由于班次时间间隔大、单次运行时间长、行车速度慢、车辆到站准点率低、换乘系数偏高等负面效应的叠加影响,乘客等车时间长,耽误出行时间,市民逐渐放弃首选公交出行,而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出行。目前我市常规公交出行的不方便、不快捷、不舒适的情况直接降低了公交的吸引力。

公交信息化水平较低,综合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系统尚未建成。目前,我市BRT系统建立了较为先进的智能化调度系统,但常规公交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车辆运营调度管理阶段。无论是基本的公交信息网络查询服务系统,还是电子站牌对公交车辆运营的即时信息发布系统,目前都还是一片空白。

未来

公交优先发展

百姓能享哪些实惠

在5月上旬的全市运管工作会议上,市运输管理处布置的2015年运管重点工作中,将优先发展公交单列成为一块重要内容:今年将重点发展常规公交,优化公交资源配置,推进公交服务均衡化发展,进一步加快赣榆区内公交线网优化、整合,逐步稳妥推进赣榆公交与海州、东部城区公交网络的融合。尝试发展城市新区、开发区、园区微循环公交,延伸拓展旅游公交,增强公交吸引力。全年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9条,新购城市公交车辆100辆以上,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3%。督促公交企业加快不达标老旧公交车的更新。建立公共交通乘客委员会制度,探索建立公交站点设置、线路考核评估机制。

而我市出台的市区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将目光投向了2020年,其中,建成大容量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协调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等一系列扎实举措,将会为港城百姓日常出行带来更多便捷。

关键词: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协调发展

到2020年,建成大容量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协调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各项运营指标全面提升,万人公交车辆标台数达到16标台,首末站发车准点率达到98%以上,高峰时段公交车辆运营平均速度保持在20公里/小时以上,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26%,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超过95%,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

关键词:公共汽车进场率达到95%

到2020年,公共汽车进场率达到95%,常规公交每百标台拥有公交专用道长度不低于3公里,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设置率达到17%,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达到12%。

关键词:公交服务信息化

加快建设覆盖市区公交企业和车辆的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车载终端系统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进与省内其他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实现互联互通。到2020年,建成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中心和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查询系统,常规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公交专用道

把公交专用道路建设作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点,组织公安、交通和建设等有关部门科学编制公交专用道路专项规划。公安交管部门在满足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的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根据流量,合理配置道路资源,研究高峰时段或全天候专用道、路口公交专用道、逆向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案,保障公交路权优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与效率。市区建成区要实施公交专用道成网工程,市区建成区路段平均每车道断面流量大于500辆/高峰小时或单向公交客运量大于4000人次/高峰小时的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应设置双向公交专用道并形成网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5 05: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