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2015,曾经一度受争议不适合建设地铁的大连市,从论证到建设历经20多年,终于冲破千难万阻圆了“地铁梦”。近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受邀两次与市民代表一同踏上试运行的地铁1、2号线先乘为快,感受一座城市因地铁变“小”而形成的大格局。
早在1987年,大连市便提出了地面、地下、高架相结合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经过多年准备,2010年3月5日,大连市政府召开地铁开工动员大会,宣布大连地铁1、2号线全线开工,标志着大连市正式进入地铁时代。
据大连地铁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连地铁开通,将给该市带来3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大连市人均道路面积不足8平方米,主次干道路网密度明显低于国内同类城市、机动车增长数度快、城市组团式布局等原因经常导致交通堵塞,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地铁开通后,将会把大连的城市空间向深处拓展得更大,市民出行更方便。”
据了解,三面环海的狭长半岛是大连市地形特征,高度集中的车流、人流形成了两大交通走廊。以黄河路、中山路为主的东西走廊,从南关岭到西安路的山东路、华北路南北走廊。东西走廊高峰小时交通流量近6000辆,南北走廊高峰小时交通流量超过9000辆。尽管东西走廊公交线路多达59条,南北走廊公交线路超过30条,但两大走廊上市民出行时间高度集中,致使公交线路运能饱和,交通高峰时的公交车拥挤不堪。地铁1、2号线就是沿着这两大走廊修建的,两条线的运输能力可达每小时6万人,足以帮助中心城区25%的乘车族告别等车、挤车和堵车之苦,每天让185万人次的市民享受到乘坐地铁的便捷、准时和舒适。
城市布局将趋向更加合理。地铁1号线一期贯穿了大连市城区南北,将城市对外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公交枢纽、区级公共中心以及星海广场城市文化中心连接起来,起到拉动城市合理布局、引导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而2号线则贯穿城市东西向,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城市经济将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目前,大连市主要有青泥洼等6大商圈,大多分部在城市主干道上,没有形成带状格局,各自为战。地铁修通,像一条“黄金链”把这些商圈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通联商业带。地铁开通,不但助力传统商圈焕发生机,而且还会产生新商圈,如书报文化店、通信器材等。人们乘坐地铁可以轻松转遍各商圈,将改变整个商圈格局,大连市商业中心有望随之发生改变。
另外,大连开通地铁后,不但城市发展和商业格局变化,房地产市场也会受益。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内,地铁将成为大连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核心之一。随着地铁的建设和运营,郊区楼盘作为地铁最大受益者,会吸引大批市民,将改变大连市房地产住宅类型空间分布,加速住宅郊区化,从而改变一座城市房地产格局。如此格局的改变也必将带来包括产业集聚区等商业布局变化,大连将呈现多中心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