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ummatthew 于 2014-4-18 11:32 编辑
2005年7月,荒唐的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以后,同班的小姑娘拽着我这个无知的小正太,坐了马场到回龙观的811。阳光照到憋闷的车里,晒得难受,完美地毁掉了我对这辆空调车的第一印象。从此我再也没坐过811,每当在中关村看着单机车全是人的时候,我就愤愤然,这车有什么好坐的。
到了2008年,811变成了大站快车699,也换了铰接车。2008年5月,我在西三旗的家里熬了一个通宵写概统作业,然后去了趟房山,回来的时候从六里桥北里上了699去中关园,以求上课不迟到。车里拥挤闷热,还老被红灯卡,坐在二教的时候,我已经精疲力尽。
不过,从中关园到上地环岛南只要三站这种效率,从中关园能直达看丹桥这种便捷,还是让我时不时地坐它,直到2008年12月,当我在中关园奋力挤上699以后,还没有出五环,一摸兜,公交卡没了。学生卡的丢失让我很是郁闷,从此对这车有了心理阴影。
2010年,我认识了逗比的铁路协会,版众对699的推崇更让我胃口全无。没空调,永远没座,去西三旗停的还是桥北啊魂淡!清河小营桥北到西三旗往东才几个车啊摔!当然此时我已经喜欢铁路,再厉害的公交对我都没有吸引力了。
2013年8月,我提着一箱利趣拿铁坐上了有座的699,边坐边流汗,快要热死了。
2013年12月,看到从西三旗桥往南冲过来的699,一有兴致就上了。彼时25岁的我犯了肠胃溃疡,体重降到了48公斤,站在车上不断地发抖,行至上地的时候脚已经冻木了,感觉再坐一站就要冻死了,果断下车,钻到了运通205的暖风里。
直到这周二,后知后觉地把699缩线的消息发到街旁上,收到一个个“卧槽”。
2014年4月17日,从北亚花园刷了617全程,回到看丹桥买了巨无霸和蔬菜卷,走到了富丰桥西。晚上8点40分,大财14676准点开出,我坐到了司机的右后方,听发动机的轰鸣,看师傅飙车,像是回到了90年代,迅速穿过耳熟能详的七里庄,西三环辅路空空荡荡,这一刻,突然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很可爱。
前面的座坐久了还是难受,到终点的时候感觉腿都有点软了。22点14分,回龙观小区到着。司机师傅开得不紧不慢,全程用时94分钟。赶紧跑到对面的公厕,还没关门。顺利等到了462的末班车回家,有车到家门口的感觉真好。
当我真的在最后一刻爱上那个脏乱差的699的时候,突然明白了小孩们为什么怀念学五CB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