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8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寻踪] 1946年北京的无轨电车计划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1 0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46年,市电车公司曾经计划在内城开辟无轨电车线路,并将有轨电车移至城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度 +10 收起 理由
峥宝宝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3-12-21 10:35 | 只看该作者
当时就规划保护4.9城,在北京的京西石景山建一个新城,以当时的原日军总部那里为中心,就是现在的301医院,政府全都搬到了那里.现在看来,40年代就想建新城保护古城,说明当时很有眼光,思想很先进了.
3
发表于 2013-12-21 11:15 | 只看该作者
也不能说明是为保护吧,设施不完善,改造困难也完全可能啊。49年刚解放的时候整个北京垃圾都不处理,污水横流,恶臭熏天,龙潭湖就是由当时的臭水坑改造成的。不能拿今人的眼光考量当时。
4
发表于 2013-12-21 12:18 | 只看该作者
清理垃圾污水跟保护和开发有什么关系?
难道清理了这地方的垃圾就必须开发这里,或者说不开发这里就不清理这里的垃圾污水了?

首钢搬迁复健城楼都说明当初的规划是有问题的。就像先YD再平反一,大好时光都被个人的专治思想浪费了。
5
发表于 2013-12-21 13:57 | 只看该作者
元旦试车那条是几月的报道,试车进行了吗?
6
发表于 2013-12-21 21:16 | 只看该作者
花六宝 发表于 2013-12-21 10:35
当时就规划保护4.9城,在北京的京西石景山建一个新城,以当时的原日军总部那里为中心,就是现在的301医院, ...

其实在日伪时期 日军就有在京西现在翠微路 五棵松一带建设西郊新市区的想法
西郊新市区,位于北京旧城正西面,东距北京西城墙约4公里,西至八宝山,南至京汉铁路,北至西郊机场。规划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主要建设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他为绿化带。《大纲》将西郊新市区主要功能定位为“容纳枢要机关及与此相适应的住宅商店”。规划核心区为军政机关用地,周边主体为居住区,商店街设置于南部铁路沿线,毗邻居住区。此外还设计了学校、医院、神社、纪念建筑等公共设施,以及道路和上下水系统。全区规划建设兴亚大路(南北向,宽100米)和长安大街(东西向,宽80米)为纵横轴线,在此基础上建成网格状道路系统。东郊新市区则规划为工业区,位于广渠门以东1.5公里至3公里之间,拟容纳以“本市为消费市场之制造工厂及其他特加限定者”。此外,《大纲》还计划“在通县指定设立大规模及有妨害或具有危险性工厂区域”。
7
发表于 2013-12-23 13:20 | 只看该作者

RE: 1946年北京的无轨电车计划

你儿子的男朋友 发表于 2013-12-21 11:15
也不能说明是为保护吧,设施不完善,改造困难也完全可能啊。49年刚解放的时候整个北京垃圾都不处理,污水横 ...

不拿今人的眼光挑剔古人的道理是对的,但就北京古城保护一事,今人绝对是眼光在古人之下了。多看书,少想当然。
8
发表于 2013-12-23 13:2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内容很感兴趣,有没有后续报道?当时订购的电车,结果如何?期待近一步挖掘。
9
发表于 2013-12-23 13: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你儿子的男朋友 于 2013-12-23 13:49 编辑
Athena 发表于 2013-12-23 13:20
不拿今人的眼光挑剔古人的道理是对的,但就北京古城保护一事,今人绝对是眼光在古人之下了。多看书,少想 ...

多看书,少想当然是对的,所以我说不能想当然这就是为了保护古城,有问题么?至于北京古城保护今人和古人的眼光问题又不是原帖重点,谁都没讨论。看清楚再回复,别离题,别较劲,别自讨没趣。一老爷们,讨论问题就事论事,说话阴阳怪气的不恶心么,教养问题。
10
发表于 2013-12-23 1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板丝弦 于 2013-12-23 14:58 编辑
牛老者 发表于 2013-12-21 12:18
清理垃圾污水跟保护和开发有什么关系?
难道清理了这地方的垃圾就必须开发这里,或者说不开发这里就不清理 ...

当然有关系,垃圾污水什么的为什么不清理?说白了,没钱。连清理垃圾污水的钱都没有,城墙上荒草长得多高,还要靠人义务劳动才能清理呢,拿什么来建新城?当时新城方案搁置的很大原因就是建不起,盖房子修路得要砖要瓦要水泥要木料,而且建设起一座新城来这些要的不是一星半点。就算这些能解决那还有人工呢?人工怎么解决?偶尔义务劳动可以,建一座新城怎么也得几年吧,光盖房子了这么多人吃啥用啥?总不能服徭役吧?哪来的钱啊。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使用旧城,利用已经存在的道路建筑和基础设施。这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唯一能行的办法。这件事情上说眼光是有问题,但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物质基础
11
发表于 2013-12-23 15:08 | 只看该作者
按照梁思成的方案,新城被夹在老城和西山之间,完全没有拓展的余地,如果在老城东部再建另一座新城,东西之间的交流又会被老城阻隔,而且梁思成方案给北京的人口限定在200万,根本想不到今天的北京的政治地位要容纳2000万人口。如果真按梁的方案行事,到今天,好处是保护了古城,坏处是交通、居住、环境等社会问题会严重好几倍。
12
发表于 2013-12-24 09:21 | 只看该作者
云板丝弦 发表于 2013-12-23 14:56
当然有关系,垃圾污水什么的为什么不清理?说白了,没钱。连清理垃圾污水的钱都没有,城墙上荒草长得多高 ...

说的很有道理,当年拆城墙也是说每年维护保养费用太高,关键还是决策者认为花这钱值不值得,否则故宫维护保养费用更高,怎么不和城墙一样拆除?
13
发表于 2013-12-24 09:23 | 只看该作者
逆风飞扬ADU 发表于 2013-12-23 15:08
按照梁思成的方案,新城被夹在老城和西山之间,完全没有拓展的余地,如果在老城东部再建另一座新城,东西之 ...

是的,建新城这事听上去很美好,实际上结果未必好,印度德里就是明证
14
发表于 2013-12-24 10:07 | 只看该作者
逆风飞扬ADU 发表于 2013-12-23 15:08
按照梁思成的方案,新城被夹在老城和西山之间,完全没有拓展的余地,如果在老城东部再建另一座新城,东西之 ...

当时的北京市的定位和现在也不一样
说白了还是规划有问题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20:22 | 只看该作者
Athena 发表于 2013-12-23 13:21
这个内容很感兴趣,有没有后续报道?当时订购的电车,结果如何?期待近一步挖掘。

后来的相关消息没找到,不知哪位知道以后的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5-22 14: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