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9年,当时的电车二厂,开辟了几条在当时的北京算是郊区的线路,像4路8路,从市区开往刚建区的朝阳区的和平里,还有开往酒仙桥的东北酒路,像12路,13路都是开往新建的朝阳区,这些线路,都是一些在当时北京的重要的生产和部委所在地,像和平里地区,都是各个部位的职工家属生活居住所在地,酒仙桥地区是电子产业所在地,当时的这些电子产业,在当时的中国甚至是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全部都是从当时的东德和前苏联引进的厂房和设备.十里堡地区就是纺织针织工业所在地.大北窑那边就是化工,机器,玻璃工业所在地了.1956年齐化门城楼子被拆,就是为了这些所谓的工业区的建设.当时的这么多的无轨电车通到这里,可见当时的政府对这些工业区的重视了.以前不叫朝阳区,叫做东郊区,1958年才改成了朝阳区。这也算北京的老区了,一直就属于老北京,京西的门头沟也是北京的老区了,一直就属于北京.其他的远郊区县都是1958年才划归北京的,以前都属于河北省.1948年的北平,夜晚都是要关城门的,我姑姑去当时的东郊区吃喜酒没赶回家,被关在了齐化门外,我奶奶在家急的不行,要知道当时的解放军开始围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