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是市属国有一类大型企业,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60年风雨历程,岁月如歌。经过几代公交人艰辛努力,济南公交步入稳步发展的历史时期。近年来,在省委、省ZF,市委、市ZF的关心和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济南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公交线网不断拓展,公交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公交服务水平和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截止目前,职工人数有10100人,营运车辆4158部,客运出租车辆600部,公交线路180条,线路长度3559公里,日均运送乘客210万人次。
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企业”、“中国用户满意鼎”、“中国城市公交科技进步企业”、“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单位”、“山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先进集体”、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每天早晨,当太阳还没有升上东方地平线时,公共汽车,已经打破了黑夜的寂静,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工作。现代城市发展的今天,济南公共交通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工具。从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由解放军华东兵团作战部军管会组织筹备汽车创办市内公共交通事业,到今年已经60周年了。60年的风雨,是树应该粗壮了枝干,是鹰应该强健了翅膀。他们在努力发展自己、强大自己的同时,以一道都市流动的靓丽风景,赢得了党和ZF的信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夸赞。
让我们把时光向前推溯60年。星转斗移,抚今追昔,60年风雨历程,岁月如歌。60年风雨征程,历历在目———
伴随着1914年济南自行开埠,济南人口增加,城区不断扩展,济南开始迈入近代城市发展的门槛。虽然此时,人力车、兽力车已出现在济南街头,但到了1926年,城市交通工具才进入了以汽车为载体的机械化时代。解放后,在党和ZF的关怀下,济南公交才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时期。1948年济南解放后,济南公交马上得到了恢复,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前身是华东运输公司济南分公司市内客运营业所。从此,济南公交开始了60多年的创业和发展历程。
60年来,济南公交人用团结奉献、爱岗敬业、优质高效、求实创新的精神投身于公交事业,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成绩。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诗篇。30年间,济南公交与国家改革进程同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这不平凡的30年,是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30年,是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作用、为城市建设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30年,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取得重大成就的30年,是不懈探索实践、积累宝贵经验的30年。济南公交人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树立起了一座又一座丰碑,创造了企业的辉煌,续写着公交改革发展新的历史篇章。今年,国家领导人在接见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时,对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公交员工吴倩说:“你们济南公交办得好,是一个品牌”。这既是对济南公交工作的充分肯定,又是对济南公交干部职工提出的殷切期望和新的要求,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企业规模更加扩大
济南公交初创阶段有97名职工和18部营运车辆及1条公交线路,历经60年的风雨和阳光,济南公交事业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发展壮大为拥有10100余名职工,4188部营运车辆,600余部客运出租车辆,180条公交线路,日均运送乘客210万人次的大型公交企业。60年来,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军,济南市公交总公司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积极探索发展创新之路,实行无人售票,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积极开展市场竞争,精细管理,做强做优城市公共交通主业。尤其是近年来,在市委、市ZF公交优先举措支持下,济南公交万名职工面对燃油价格、经营成本的持续大幅上涨和客运市场的激烈竞争,负重拼搏,提升管理,强化责任,优化服务,努力创建和谐公交,优秀公交,文明公交,使济南公交面貌一新,已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奋发有为的大型公益型企业。
线网覆盖更加全面
解放初期,济南公交线路只有1条,线路长度仅5.5公里。1953年济南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逐步开辟了济泺路、文化路等营运线路。60年代开始,公共汽车公司独立改装了沼气车,公交线路也越来越多,1路向东延伸到解放桥,3路从火车站到如今的全福立交桥一带,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延伸,层层辐射。到1965年底,共开辟新线11条。1977年,第一条、第二条电车线路相继正式开通。1994年,第一条双层公共汽车旅游线路亮相泉城。1997年,第一条豪华公交线路K50路,为济南的公交事业打上了新时代鲜明烙印。1998年,公交总公司一举开辟、恢复公交线路11条,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2001年济南市公交线路突破100条。2008年,济南市首条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BRT-1和BRT-2先后开通试运营,一场城市运营方式的革命就此拉开。
多年来,济南公交始终以“城市发展到哪里,公交服务就辐射到哪里;道路修到哪里,公交线路就通到哪里;小区建到哪里,公交车就开到哪里”的承诺,不断提高公交服务能力,努力扩展公交服务区域,辛勤编制着四通八达的公交线网。目前,公交线路已达180条,线路长度3559公里,日客运量210万人次,4000多部公交车、600余部出租车穿行在济南街头,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出行需求。
车辆品种更加丰富
营运车辆是公交服务的载体。1949年9月,济南解放后,市内客运营业所于年底成立。由18部破旧不堪的外国车组成的杂牌车队开始,在不足百人的第一代公交人的努力下,挑起了济南公交事业的重担。1958年,国产客车正式在济南客运行业投入运营;1964年,济南市公共汽车公司克服重重困难自行装配客车成功。60年代初期,济南公交为了克服油料紧张的困难,自行改装沼气车,获得了成功。1994年,双层公共汽车驶入济南人的视线;1998年,35部豪华空调车辆进行了全面整修改造,整车喷漆,1128余辆公交车焕然一新;2008年,具有高信息化、高安全性、高人性化“三高”之称的BRT公交车隆重登场,让泉城人民感受到新一轮公共交通科技创新带来的惊喜与舒适。近年来,济南公交本着“绿色环保公交先行”的先进理念,积极选用安全舒适、节能环保和美观实用的车辆,淘汰污染严重、技术条件差的车辆,多方面筹集资金,平均每年购入车辆300-400台,年净增车辆保持在280台左右。
改革开放30年,是济南公交车数量和质量发生重大变化的30年。从数量上看,1949年到1978年的30多年间,济南公交车最多时为440多辆,而从1978年至2008年30年,济南公交车总数已猛增到4188辆;从品种质量上看,济南公交淘汰各种牌号旧车,实现了国产化,改革开放前的公交车为普通汽车和少量无轨电车,而如今又增加了空调车、双层车、支线车、低底板大容量车,且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今的公交车不仅时尚靓丽,而且空气悬挂、无级变速、环保排放、新风装置、车载GPS系统等高档高科技“绿色”装备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车厢服务更加完善
公交车厢是个小世界,是一个社会的万花筒,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公交公司作为城市的窗口服务行业,满足乘客的需求,给乘客带来方便,送上温暖。
济南公交遵循为乘客提供安全、方便、快捷、准点、舒适的行业服务宗旨,年复一年认真抓好客运生产工作。回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建文明车、文明线、文明站、文明驾乘人员的活动有声有色。当时新闻媒体的一篇《泉成一枝报春花》通讯报道,更使济南公交的优质服务遐迩闻名。随着市区线路的无人售票化,总公司适时提出“无人胜有人”的要求,对车辆硬件服务设施不断加以人性化改进。
济南公交始终把服务省会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实施了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战略,推行“星级管理、星级服务”制度,深入开展了“争当星级驾驶员、争创星级线路”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机关为基层、后方为运行、全员为乘客”这样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机制,并每年对星级标准和管理考核标准进行升级。在“双争”活动促进下,广大驾驶员坚持文明服务、礼貌服务、规范服务、诚信服务,受到社会的赞誉和乘客的好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乘客对公交的满意度由去年的80%上升到85%。广大员工着力打造一流服务品牌,使济南公交逐步成为品牌形象好、业内评价高、乘客满意的企业。
科技管理不断创新
济南公交不断改革创新,尽心尽力为促进改革发展服务。注重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的运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为满足技术需要,公司以现代通讯、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大科研投入。一是积极推进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实施公交智能化工程,建设了来车预报系统和车载多媒体视频系统,进一步完善公交营运电子调度系统。二是积极组织对公共交通相关标准及研究项目的立项。推广应用先进科研成果,大力发展绿色公交,积极促进“节能减排”,推进清洁公共汽车的开发和使用。三是加强战略研究,大容量快速公交(BRT)是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模式(TOD)的基础。公司成立了公共交通研究院,开展TOD战略研究,将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的思想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为BRT线网规划及运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济南公交科技管理逐步规范化,并逐渐向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实施人才兴企战略
企业改革创新,关键在人才。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优秀公交企业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济南公交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聚集人才。本着“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在公交施展才华”的人才理念,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进行了机构设置、干部制度、用工制度等方面改革,打破了干部与职工的界限,能者上、庸者下,按照唯才是举的思路,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队伍。公司注意拓宽用人渠道,加大了人才引进步伐。近几年,引进了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同时,十分重视职工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效能。济南公交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了管理人员竞聘,建立了后备管理人员“人才库”,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打造了一个展才施为的平台,在企业内营造了蓬勃向上和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全面加强文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