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劳动人民建造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从周朝出现简单的石拱桥开始,几千年来,在祖国的大地上修建了数以万计的石拱桥。古代著名的河北赵州桥,是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代建筑的,跨度三十七点四七米,二百二十多年前修建的北京颐和园十七孔石拱桥,精巧细致,别具风格。
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石拱桥的建设开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于一九六六年建成的成昆铁路上空腹式无铰“一线天”石拱桥,则以它主拱五十四米的跨度刷新了一九一四年在法国建成的同类桥梁的记录,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无铰铁路石拱桥。
“一线天”地处当年红军长征抢渡过的大渡河畔,名叫老昌沟,是古老凉山的一条长达几里路的大裂缝。两山平行相峙,光如刀削,直插云天,沟里云雾缭绕,抬头看天,像一把“牛角尖刀”挂在上边,每天只能见到两个小时的太阳。“一线天”因此得名。
这个世界之最修建之前,这里只有几户彝族兄弟住在山顶上称作“癞子坪”的地方。修路大军开进老昌沟后,这里才冒起了炊烟,踩出了道路。彝族同胞把成昆铁路亲切地赞美为幸福金道,把“一线天”大桥称为幸福彩虹。
这座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桥,使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七工程处,在拱桥战斗组和大专院校师生协助下负责施工的。
一线天桥原设计为两孔三十二米钢板梁桥,中墩为沉井深埋基础,但由于沟床是沙卵石夹大块石,而且覆盖很厚,钻探十五米也没有到达基岩,给基础施工增加了极大困难。拱桥战斗组和有关人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进行了严密的科学计算,决定采用小拱荷载叠加法及大、小拱共同作用法,提出甩开中墩,一跨而过的新方案。当时,我国最大拱桥跨度为三十八米,变更设计后,改为主跨五十四米冲破了以往长期徘徊于中小跨度的束缚,为铁路石拱桥向大跨度发展做出了贡献。一线天桥全长六十三米二,高二十六米,于一九六六年四月十四日开工。在施工中,工人们凿栈道,登绝壁,埋地笼,架缆索,用简单的设备巧装钢拱架,以顽强的战斗精神,开凿了质量良好的五千块定型料石。在整个建筑安装过程中,工人们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精心施工,一丝不苟。到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只用了四个月时间,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全桥建成后,被评为“样板工程”。
这座世界之“最”的石拱桥,不仅造型优美,坚固耐用,气势雄伟,还由于石料就地取材,节约了大批钢料和水泥。
现在,每当列车驰过大桥时,对“一线天”的险要壮观早有耳闻的旅客,都要抓住通过的瞬间,挤在窗口,探头外望,看一看这壮丽景色:钢铁长龙飞跨在一线天彩虹上,头尾两座隧道口相望,两岸悬崖陡立,怪石嶙峋,古藤绿树相映,真是别具洞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