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共交通:城市“窗口”亮度还不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2 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交作为城市的一个窗口,在解决市民出行、方便市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明公交也成为济南展示自我风貌的一个载体。遗憾的是,公交文明也并非尽善尽美。
   市民有时抱怨公交部门没有足够地考虑到他们的出行需要,服务不够人性化。其实,很多时候,是市民自己的不文明行为给自己平添了许多烦恼。当我们以更认真更细致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泉城公交时,很多细节值得注意。
   ■公交司机你的举动反映城市形象
   镜头1:急刹车摔倒女乘客8月30日 14:50
   泺源大街。165路公交车在泉城广场附近急刹车,导致一位刚上车的女乘客摔倒,电子车票卡也在摔倒时被折断。公交司机和前面一辆出租车司机相互指责对方不会开车。
   几分钟后,司机向刚才摔倒的女乘客道了歉,并答应到站后帮她补办一张新的车票卡,公交车才继续开动。
   镜头2:高歌盖过报站声9月2日 19:50
   记者登上从北向南驶来的79路公交车,车载广播里传来了嘹亮的歌声。在历山路南口站时,混合着嘈杂噪音的满文军《懂你》的歌声已压过公交报站的声音,记者支起耳朵细听才能隐约听到有没有到达目的地。在经十路科院路站,或许因为沉浸在歌声中,公交司机已忘了报站名。
   镜头3:临时改道未说明9月3日 09:14
   记者在花园庄东路登上了1路公交车准备到山大路北段下车。没想到向前走了不到50米,在山大路和山大北路的丁字路口,1路公交车却突然停下,告诉乘客山大路北段到了。此后,公交车转向山大北路而不是原来的花园路。
   或许司机突然改道有他们的原因,但至少该给乘客一个小小的提示或解释吧。白刷了一次卡不说,记者尚且还能找到下一站,但那些不熟悉济南的外地人他们知道该往哪里走吗?
   镜头4:边开车边聊天9月3日 10:45
   34路公交已行驶在宽阔的经十路上,过了经十纬一站的站牌,公交司机突然又停了下来,车门开后上来一穿白色上衣的男子,手里拎着刚买的物品。
   车行后,白衣男子和公交司机交谈了起来,看样子司机和这位乘客关系挺熟,白衣男子像是在问司机需不需要他手里的东西。在玉函立交桥站,白衣男子从前门下了车。
   镜头5:不到站牌就停车9月4日 09:52
   历山路。由南向北行驶的2路公交车在离解放桥南站站牌还有十米的地方就停下了,从后门下车的六七个人直接从路边的冬青绿化带穿过。前面两辆公交车开走后,2路公交前行后又停了两次。
   镜头6:乘客没站稳车已动9月7日 10:50
   花园路。由西向东行驶的30路公交车在二环东路站牌外停车下客,到了站牌司机本打算直接开走,看到记者招手才把车停在了离站台2米远的地方。记者打卡上车后,公交车立即开走了,记者抓住坐椅的扶把才站稳。
   镜头7:等信号时看报纸9月4日11:00
   洪家楼。1路公交车在洪家楼附近的一个路口等红灯时,司机拿出旁边的一份报纸有滋有味地看起来,绿灯亮时都没发现,直到后面的车按喇叭催促,司机才反应过来。
   ■市民乘客你的行为影响公交优先
   镜头1:车上警示熟视无睹9月2日 20:08
   由北向南行驶的16路公交车到达了和平路站,停车后前门上来了三五个乘客。一穿黄色上衣的男子在车内并不拥挤的情况下直接走到后门,站在后门台阶的黄色区域内,两眼盯着窗外,却对“ 黄色区域,严禁站人”的提示熟视无睹。
   此时,他身后还站着一位穿白上衣的男子,这位男士则直接扶在贴有“请勿抓扶”的后门门框上。在解放路站,黄衣男子下车后,白衣男子接替他的位置,也站在了黄色区域内。
   镜头2:人多车挤请往后走9月3日 09:26
   花园路和山大路交叉口因供水抢修施工使得两条路堵车严重。在山大路北段,记者登上11路公交车,此时车内已十分拥挤,人数大约在六七十位左右,司机不停地喊着往后走,往后走,但效果并不明显,人群被堵在了车厢的中部。
   门外的乘客这时主动要求前门刷卡后门上车,因为车厢的后部因为乘客不愿往后走而留有不小的空间。车行到长盛小区这一临时站时,后门已下去部分乘客,但车厢前半部的乘客不往中间走,又使得刚上来的乘客被堵在了前门附近,连前门台阶上都站上了人。一位老者被挤在前边动弹不得,连让个座都变得困难。
   镜头3:“大嗓门”真不少9月3日 10:35
   记者乘上了由北向南行驶的34路公交车。广播里一直播放着流行歌曲,一穿红色上衣的男子在打着电话,高声和朋友讨论着问题,整个车厢内的人都能听到。再加上公交车本身嘎吱嘎吱的摇晃声,共同谱出了一曲嘈杂的“公交交响曲”。
   镜头4:公交站牌被挤占9月3日 11:35
   环山路。在137路公交车环山路路西的环山路站牌前边,停放了5辆轿车和一辆摩托车,只在站牌正前方留出了大约2两米的空间,公交车经停此站时只好停在路中央,在它后边随即出现了压车的现象。在路东,一辆轿车甚至直接停在了环山路站牌的正前方。
   镜头5:坐椅不是涂鸦的地方9月3日 15:00
   泺口服装城。记者从泺口服装城站坐上5路公交车,在该车的二层,看到每个坐椅背后几乎都“惨遭毒手”,小刀的划痕以及各种字迹将坐椅原本的颜色全都遮盖了。公交车是市民的公用设施,也是一个城市市民素质的脸面,破坏它就是给我们这个城市抹黑。
   镜头6:挤着上车,欲速不达9月3日 10:20
   火车站。18路公交车驶入火车站站点,等车的乘客不排队就拥挤着上车,很多人的行李把车门堵住,每个人都拼命往里面挤,一些老人站在最外面无可奈何。
   大约过了十多分钟,所有人才全部挤上车。如果每个人都自觉排队,老人优先然后大家依次进入,1分钟左右公交车就能开走,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
   镜头7:站牌处乱丢垃圾9月4日 10:30
   洪家楼。洪家楼公交车站牌前垃圾遍地,虽然旁边放着一个垃圾筐,但是等车的乘客还是随手把烟头和塑料袋、废纸等扔在地上,好像面前的垃圾筐根本不存在一样。
   镜头8:踩着绿化带等车9月4日 13:00
   解放北路。在解放北路公交车站,很多乘客站在路边的绿化带中等车,绿化带中种植的冬青被踩得东倒西歪。乘客熟视无睹,都在有说有笑地等车。等车进站时,慌乱中再补上几脚,很多地方的土都被踩硬了,里面的花草更是惨不忍睹。
   近年来,省城出租车行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在服务水平、车容车貌等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本报整理了近期有关出租行业不文明现象的报道,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分门别类 ,希望给出租车司机师傅提个醒 ,改掉这些"小毛病",在服务细节上再加把劲,让出租行业这张"城市名片 "能够更靓起来。 车内车外脏兮兮
   地点:经十路
   6月17日一早,记者在经十路上搭乘了一辆出租车,由于前一天下了场雨,这辆白色的出租车看上去灰头土脸,不仅轮毂上沾了很多泥土,车身也布满了泥点子,开门上车必须小心翼翼,不然泥点子就会蹭到身上。
   地点:佛山街
   6月17日11点,记者来到佛山街银座商城门口,这里等客的出租车排了一长溜。记者看到,大部分出租车车身上都布满泥点子,雨后洗过车的只是少数。记者细数了20辆出租车,从车外观来看,雨后洗车的只有5辆,大部分车脏兮兮的。
   地点:山大路
   新换的“彩的”车内普遍比较整洁,而一些白色和银色的老车则比较邋遢。6月17日中午,在山大路,记者搭乘了一辆白色出租车,坐在后座上记者看到,前排头枕上的白色座套绣的竟是“ 星期五”。与司机聊天得知,他们公司为每辆出租车准备了七套白色座套,上面绣着星期一至星期日,要求司机每天到公司更换新座套,以保持车内环境整洁,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人能坚持下来。
   地点:和平路
   6月17日下午,记者在和平路搭乘一辆出租车时发现,车上的白色座套比较脏,上面还有斑斑油渍和污点。踏在脚下的垫子也很脏,看起来很久没有清洗了。车内还弥漫着一股较浓重的烟味。司机师傅的着装也显得有些邋遢,一件大汗衫加一条肥肥的短裤,脚上则穿着一双拖鞋。途中,这位司机还不时向窗外吐痰。
   加塞、乱停车现象不绝
   地点:经十路历山路路口
   7月20日8:45,记者在经十路历山路路口看到,由于正值上班高峰期,路上的车流量很大,左拐车道上的车辆排起了长队,差不多要等待三个红绿灯才能通过。排在队尾的一辆浅绿色出租车等不及了,猛地一踩油门拐到直行车道上,又趁着后车跟车不及,拐回到左拐车道排到队伍的前头。
   地点:泉城路贵和商厦附近
   7月20日下午6点多,在泉城路贵和商厦门口的车道上,一辆出租车停靠在路边等客,因此影响到了最右侧车道的通畅,有的车辆在后面按喇叭催促,可是司机打了右转向指示灯,并没有要开走的意思。随后,一辆桑塔纳出租车在附近停车下客后,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张望着路边看看有没有客人。
   文明语使用少
   地点:历山路
   6月17日下午,记者在历山路一家超市门口打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开车的中年男司机操着一口方言同记者攀谈起来。当记者问,司机说方言,外地乘客能不能听得懂时,这位司机师傅笑着说,自己一口济南腔说了几十年,普通话实在说得不标准。
   对于出租车司机说方言带来的不便,来济游玩的吕先生颇有感受。他告诉记者,在济南游玩的几天时间内,自己搭乘的几辆出租车,司机大多操一口济南腔,能用普通话跟乘客交流的很少,要去一个地方,得和司机师傅比划半天,他才能听明白对方的话。
   除了满口方言,省城的一些出租车司机用语不够礼貌,缺少规范。诸如“ 欢迎乘车”“你好,请问去哪里”、“下车请带好随身物品”、“ 谢谢乘车,再见”等礼貌用语使用得较少。上车后,有的司机师傅只抛出一句“去哪儿”,语气不冷不热,对乘客缺少热情。
   拒载现象仍存在
   地点:阳光新路
   6月17日一早,记者在阳光新路附近,准备搭乘出租车前往泺源大街附近。连打了两辆车,司机师傅都表示他们要换班,不能往东走,只能往西边走。好不容易打上了一辆车,到达目的地后计价器显示收费15元,记者掏出一张百元钞票请司机找零,司机却表现得十分不满,先是称找不开零钱。看到记者确实没有零钱,才不情愿地给记者找了零钱。
   不少乘客向记者反映,每天早上和下午的交通高峰期,打车难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如果是交接班的原因,多少还可以理解,但是个别出租车司机“挑肥拣瘦”,有的甚至公然拒载。
[摘自2008。9。12。《齐鲁晚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8-9-12 23:11 | 只看该作者
无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9 07: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