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笛韵 于 2012-2-3 16:37 编辑
2月2日的《济南时报》,写了很多有关公交的问题,除了 “火车站到汽车站啥时零换乘”,“上万居民盼飞跃大道通车”外,还有以下几条:
市民反映9路公交车问题 都是经六路,路东不停路西停
自从1月18日9路公交车恢复运行后,经六路站点就出现了变化,路西的站点还是停,可路东却不停了。王女士家住二环西路附近,现在9路车在经六路站点不停了,每次乘车都得比来时多走一里路。
在经六路站点,马路两侧的经六路站点斜对着,马路西侧的公交站牌上明确标着9路公交车,然而东侧的公交站牌上却并无9路公交车。
马路两边的其他公交站点,路西的9路公交车按顺序标注着“经四路西口”、“经六路”、“营市西街”;而路东的9路公交车按顺序标注着“营市西街”、“辛西路北口”、“经四路西口”。
虽然路东的路线多增了“辛西路北口”一站,但经记者步测,从“辛西路北口”走到“经四路西口”仍需十多分钟,地图上的距离也接近1公里。
“现在去经六路附近的医院看完病乘车回家,还得拖着病弱的身体多走一站路,真是不方便。”市民李女士说。
对于9路车在经六路站的问题,济南市公交公司王先生称,路东车辆大多去往火车站,因此车流量比较大。之前9路公交车在经六路站点的确两边都停,但后来经市民反映及调查发现,路东经六路站点公交车太多,容易堵车,所以将此站撤掉了。王先生建议市民,前往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或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看病的乘客可换乘其他可代替车辆。
附着在“最后一公里”上的距离
1日,《济南时报》报道了外海蝶泉山庄与西六十六河村居民乘车难,居民要步行一两公里才能到最近的公交站牌,3000多住户向公交公司和有关部门的反映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读完报道,我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想法:这莫非就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叫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这本是一首暗恋对方的情诗,但套用在3000多住户乘车难的现状上却是一番苦涩的滋味: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生离死别,而是站在家门口望着不远处的公交车,左盼右盼,公交车就是开不过来!
为了解决出行难,小区物业曾提交一个方案,建议附近两条公交适当延长或绕行,以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乘车难。遗憾的是,公交服务热线回应称“小区附近缺乏建立公共停车场的条件,不具备开通新线”。这是哪儿跟哪儿呀?!居民希望的是公交线路适当延长或绕行,公交公司方面却回应不具备开通新线路的条件,这种交流沟通上无法跨越的鸿沟不是一种遥远的距离吗?再比如,去年有1000多住户曾自发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到现在仍没有解决,对居民乘车难的漠不关心不是一种遥远的距离吗?
众所周知,城市公共交通是政府提供的面向大众的基础设施,具有社会公益属性。一句话,市民信任公交、选择公交相中的正是其“公”字当头,面对3000多住户乘车难的现状,如果以没有停车场为由,硬生生地回绝他们的希望,“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体现在何处?所以,希望公交公司方面本着以“多数人优先”为重的原则,先考察小区附近公交线路有无适当延长或绕行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再给居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当然,居民出行难的板子不应全都打在公交公司身上,因为公交场站建设滞后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还应叩问开发商在小区建设之初有无配套解决居民交通出行的规划,不能等到有了难题再把期望全部寄托在政府出面协调上。这其中无非纠结着一个“利”字,开发商往往大做“公交便利”的文章高调卖楼,待居民入住、地产升值时,公交又不是香饽饽了,把问题甩手推给了政府和社会,与这些年新建小区居民子女“入学难”如出一辙。
所以,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有待于公交公司认真解决居民的难处并倾听他们的建议,另一方面把公交停车场建设纳入新建小区规划。唯有两个抓手一同使劲,这“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才没有距离。
图片新闻:
1日,115个新型四角立体公交站牌在经一路、经六路等六条道路上亮相。据了解,新站牌将站牌方向进行适当倾斜,让乘客在浏览站牌信息同时,能注意到停站车辆,更加人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