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记者 节永志
几千户居民集中居住的小区只有一条公交线路,早高峰时经常出现上百人等车的“壮观”场面——哈市新战略拉开了城市的骨架,但公交线网布局却没能同步延伸与跟进。
数千户小区居民“挤”一条公交线
三合园小区、田园新城小区、海富山水文园、森林人家、洛克小镇……近年来,随着这些居民小区相继开盘、入住,香坊区三合路尽头一扫昔日的荒凉,人气越来越旺。乔迁过后,居民们很快发现:小区通往市区的必经之路——旭升南街到田园新城区段,除了公交202路外,再没有其他线路可选。也就是说,202路是这几千户居民出行时的唯一公交线路。
田园新城小区的老住户王女士告诉记者,田园新城小区2006年进户时附近没有公交线路。在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后,2008年11月,202路公交车将终点延伸至小区内部。之后3年来,尽管周边的海富山水文园、森林人家、洛克小镇等新建小区纷纷建成,附近居民也由几百户增加至数千户,但这一带一直没再通其他公交线路。王女士说,现在每天出行是最打憷的事,必须先坐202路,经过6站到达锅炉厂站,或者到更远的省医院站换乘其他车辆,出行十分不便。
企业考虑经营成本不愿延伸线路
路通了,为什么公交线网却如此“缩手缩脚”?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公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线路当初是为满足居民出行需求而临时延伸的,田园新城其实并不具备作为公交终点的条件。“这个区域地形条件特殊,202路终点站停车处被绿化带隔开,使得车辆进站困难,也不能统一停靠。”
一位业内人士则指出,“无论民营公交还是国有公交,经营中都会涉及运营成本的问题。”他说,虽然国家每年都会按照企业的出车台数给予一定的油料补偿款,但这对于经营日益艰难的公交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因此,绝大多数线路都不会进驻到“人烟稀少”地带,“乘客少,延伸出的那段就要赔钱。即便市民有出行需求,那种‘荒郊野岭’的站点也提不起公交企业的兴趣,这在民营公交线路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加快“公交国有化”进度解除顽疾
省民建调研议政委员会副主任鲍功民指出,我市目前公交线网布局是在1985年客流调查的基础上规划设计形成的。经过20多年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客流方向、数量都发生较大变化。“虽然期间我市公交行业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但目前已经凸显出公交线网布局与部分新建小区、城市周边城区居民出行的矛盾。”
市公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其实管理部门也很难介入公交企业的经营行为,只能积极引导。
对此专家指出,我市公交车“私”化严重,一些民营公交企业为多赚取利润不愿延伸线路。管理部门应加快全市公交车辆国有化进度,公交车性质变“私”为“公”后,再从政府层面通过规划建设、资金投入以及交通管理等手段对国有公交车进行统一调配,从而加大公交覆盖半径、减少旅客中转换乘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对公交出行的需求,基本实现“有路就有公交”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