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fxj002 于 2011-8-27 17:54 编辑
呵呵,这个。。说说个人观点吧,尽管本人不是排水公司的,但和他们也有一些联系。
一。概况。目前我市老城区的排水系统基本是解放战争前的产物,老且落后,已经很难适应大型城市的排水需求。
二。法律法规。供排水系统有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只能建在马路的两侧,也就是人行道下。这就意味着管线的布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供水管线,煤气管线,通信管道,供热管线等等和排水管线抢占空间,进一步加剧排水管线布局困难。
三。雨污分流。目前群力新区还有一些新区的管线设计采用了雨污分流的措施。即雨水通过马路边的水篦子直接排到江里,只有生活或工业污水才进入污水处理场,通过这样的分流措施来降低管道的排水压力。尽管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管线压力,但是,目前在西方国家这种方法已经被逐渐淘汰。原因是这种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雨水的沉降的问题,因为再粗的管子也无法负担起一个城市的暴雨排水任务。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增加马路的渗水性,丹麦就是通过在路面上铺设特殊的具有渗透性的物质,达到让马路渗水的目的,而我们的马路因为铺盖是沥青,所以几乎是无法渗水的,马路无法渗水,导致所有的积水都要通过管道排走,这真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四。资金问题。如果全是进行排水系统改造,有人算过账,至少要几百个亿,还要包括专业的清掏车具、人员和维护力量。这笔钱如果只让一个企业,而不是政府来主导的话,估计我们真的会永远的抱怨下去。
总之,因为排水系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非面子工程,不像火车站干了就能看到,所以很难得到LD的重视。再加上城市建设中,经常忽视排水的基础建设,导致排水系统饱受诟病。北京况且如此,何况哈尔滨。这里面的工作是大量而艰巨的,困难超乎我们的想象,绝不是铺一根或几根大管子就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的。
我不是专业的人士,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