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陈斯)本月底,本市首条采用观光有轨电车的轨道交通西郊线将全面开工,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全球招标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全线开通运营的时间将从2014年2月底提前至2013年底。
记者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了解到,西郊线将成为北京休闲游览的景观线。
最新进展
三大跨国巨头可能参与竞标
西郊线取消架空线网,列车前进的动力只能依靠地面供电,不同于地铁的开放式空间,行人没有触电的风险。
目前,国际上掌握这类技术的只有三大轨道交通设备巨头阿尔斯通、庞巴迪和西门子。
目前,西郊线列车全球招标工作已经启动,将尽快发布招标公告,预计三大巨头都会参与竞标。
迄今为止,阿尔斯通的地面供电技术相对成熟,在欧美各地都有运营线路,而庞巴迪和西门子的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没有整条线的商业运营。
不过,三巨头无接触网的现代有轨电车造价不菲,每列车进口价可能在3000万元,为了降低造价,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将采取先进口后国产的方式,因此跨国巨头可能需要转让技术并与国内厂商联合竞标。
亮点1
无架空线网 避免影响城市景观
西郊线全长9公里,起于香山地区4号停车场的香山站,止于地铁10号线巴沟站西北侧,主要服务于沿线观光、旅游、休闲客流。
考虑到平时与节假日客流量相差很大的特点,西郊线将在本市轨道交通体系中首次采用灵活编组方式,平时单列车运行,长约30米,节假日则两列车串起来编组运营,长约60米,载客量翻一倍。
最小发车间隔可达3分钟的西郊线列车,每小时高峰运能可达1万人次,在未来客流攀升后甚至还可三列串连编组运营。
与长春、大连等城市的有轨电车不同,北京西郊线取消了为车辆供电的架空线网,避免对城市景观的破坏,同时列车100%低地板设计,乘客无需上下楼梯,抬脚就能上车,轮椅进出自如,方便老弱病残乘客上下。
亮点2
有望成亚洲首条运营有轨电车线路
与欧洲现代有轨电车蓬勃复苏相比,亚洲还只有阿联酋迪拜在建设与西郊线类似的有轨电车系统,预计2014年交付,因此本市提前开通的西郊线可能成为亚洲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
有别于欧洲现代有轨电车与机动车、行人混行的模式,西郊线除少量平交路口以外,全部采用专用道形式。
为了避免行人或车辆误入专用道,西郊线宽约10米的车辆行走区间将用二三十厘米高的路缘石隔离,避免大容量公交线隔离栅栏对景观的破坏。
亮点3
单线列车载客量最高300人
列车最高时速可达到70公里,但真正运行时平均时速只有20多公里,略低于地铁平均运营时速,噪音比地铁和普通公交车都低。这条线单列车的载客量在250至300人左右,采用与地铁类似的大通道式设计,但细分为5个小节便于列车灵活转弯。
相关链接
西郊园林
郊野风光尽收眼底
西郊线建成后,将是北京最美的轨道交通线。线路沿规划香泉路、旱河路敷设,穿行于采摘园及郊野公园之间,沿途分布着颐和园、玉泉山、香山等北京“三山五园”精典园林,再加上昆玉河、南水北调明渠的大面积水景,将成为吸引大批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闲观光的景观线。
流线型设计、车窗宽大、平稳舒适的有轨电车,也将成为北京西郊的流动风景。
西郊线轨道完全与地面平行,电缆等设备都埋藏在整体道床内,轨道两侧还将根据线路条件进行绿化,看起来如同道路中央的绿化隔离带,与沿途郊野、园林风光完全融为一体。
香山站
植物园站
万安公墓站
玉泉郊野公园站
颐和园西门站
颐和园南门站
巴沟站
换乘地铁10号线
注:平均站间距1.5公里,均为地面站
(法制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