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下午燥热,计划考察近日改号线路,于是挑中德胜门了。顺带在软座上被享受空调。
由于下午去二里沟的某国家部委办理事宜,乘坐701到车公庄东,时间较早没有堵车。下车步行到西直门南,换乘44内到德胜门。392没来,多走两步节省时间。天空渐暗,希望上车前不要下雨。RP较好,44等了7min,非高峰20min不新鲜。德胜门下。积水潭桥东的919支3快站牌和路牌都没改。由于用车不定,猜测暂不用正式路牌。
路北观察,等候345k的乘客总体不多,站席关闭。间隔3-5min,不是1min5辆。883的候车队伍排到345k、344k等的下车站牌了。等888有20多人,5min之内上升为40人……RP突发低落,站台上竟只有881、889。15min之后883进站,后在短时间内连过5辆车。888
进站,站位落后,很快就没好座了。司机和站员情绪均不佳,不管看空座数了。乘客问座位时,被要求自己观察,自愿刷卡……结果未乘坐第一辆车,预计第二辆车10-20min来了。结果过于乐观,仅883间隔正常了。345k也逐渐加大间隔,从到路北后大概发了10辆车之后后备车告急,自动调整间隔。不过每辆车也就坐满。
期间670间隔较为正常,344k抽风就来了一个车……另外,344k的BK6145中的13131中修后,轮罩上的装饰棱不见了,是取消了还是样车没有棱?27间隔也半抽风。又等了10min,888的C2进站。上车,卡机还是925,座位为前一右内。右侧是女同志,坐半个座坐了10km,无数人帮着擦裤子……最后还是抢到完整的座位了。从各线路的间隔看,应该是G6昌平段或昌平县城堵车。有乘客带行李,未上车之前就要求现金购票。乘客提出用行李箱,被告不让用。旁边的883行李箱随意用……最后行李置于后门处,不影响乘降。坐满后走车,原本认为速度会较快,结果新外大街最快30km/h,外加车多。到北太用了近5min。明显是把行车点向后坐。北太南向东需等灯,右转的车堵车超过专用道入口。这样能明显控制进入三环的流量,但是影响了新外一线的通行。北太平桥东,30多人等候多时。人一直堆到门口。进入G6马甸就费劲。五环之前基本没有速度。期间空调效果良好。新外时雨已下。沙河到南环段路面还有不少积水。不过对速度影响很小。新外时GPS提醒雨天关缓速器。原因是什么?水屯出口之后才是最折腾的路段。昌平南桥路口大堵,大货车又多。行进困难程度极大。进站都是蹭过去的。拐入南环路,完全不动了。灭车。乘客要求下车,司机不同意,
需待其他车开门时才行。最后其他车都开了,人下去一多半,之后隔三差五还有下车的。
确认西环南路没有司机计划直行,到鼓楼南街在拐到ZF街。但是最后没执行。从南环拐向西环路,这段耗时1h。交警的疏导水平不敢恭维。疏西环路和南环路西行,完全不顾进入南环和西环的车流,至G6辅路堵车。有的883直接在路口掉头,走公园西侧直上西关环岛了。345k的车又不断挤入路口加压。刚才下车的大批乘客们大都从路口走到西环路,只能冒险从车流中穿过。疏堵反而成了制堵。很多上G6的车就认识ZF街和南环路,想不起来提前绕行白浮泉路。乘客下车问是否刷卡,第一个人问,隔三个接着问……有些乘客无视他人的直接下车的事实,机械的把卡靠到卡机上,然后忽然明白了,问:下车刷不刷卡?东关下车。C31的
客流美好,59车次美好。步行到对面,计划492玩一圈。因长时间不来车,决定返城。原定乘坐881到小营换103,后改为马甸换123加步行。发现886已有部分更换LED,东关站牌已更换完成。881来车,空调进入G6之后才开。速度、平稳度美好,超过3个345k。发现一919系列的车LED竟是616,还有显示913的……不少345k的快字都改为字形LED了,不知或了没有。什么时
候能改完呢?
881的票制票价比较特别,倒不是沙河3元制。而是令人诧异的何营-马甸,6元;东关-马甸,5元;政法-马甸,4元。因此明显不全是10-10的累进。问票员,答就这么走的。只能理解超过35km时,采用2km1元的进制……而889是完全走的正常的10-10票价。因此从东关到德胜门还是直达划算。另外,888k的报站是正式的,“888直达快车”,“终点站昌平东关”到了。德-昌130min,比骑电动车还慢……堵车大军对昌平县城攻势越来越大。马甸下车,步行到邮局换乘123到金五星。城铁站西侧竟没有堵车,高兴。下车后,看到了Y588过道口,基本空车。工作日的晚上,进城方向,人当然不会多了。之后等了一会,观察2559次过道口。沈局的车牵引(沈局管的线还挺多……),普快,嘎悠过道口。观察编组YZ完全被YW替掉了。之后步行,习惯性的买鸭脖、饮料,又一天过去了,大抵是很无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