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油坊桥,所以,先谈周边的公交线路,96、169、153、158都到小行,而凤台南路上就有21、16、49等等线路可以转车,而上述4条线路(96、169、153、158)转不到21、16、49,想转只有乘坐62,所以说62路挤是人为造成的。
再谈中北的129路,半小时一班,空驶,为何,没有客源,线路走向是河西。解不了油坊桥地区的拥挤状况。
再谈公交305路,最早是从集庆门到雨润大街,走凤台南路到小行,和62路并线行驶,可以替代一部分62路车(从银桥市场到小行的客源)。后来改线,走公交四公司到小行再到双和园。丢弃了银桥市场到小行的线路全部让给了62路独家经营。使62路拥挤状况雪上加霜。
而改线后的305路在河西地区基本是空驶,只有到了四公司才有点客源。现行的305路从龙福山庄就和87路重叠,一路重叠到城东干道,本身87路就是小线路,空驶现象就比较严重,把305路改过去,说白了就是资源的浪费。也照成了62路没有其他车可以替代的局面。
再谈公交305路城东头,原先的路线是从7里街到大光路经光华门到象房村,解决了光华门地区乘客去长乐路不要转车的问题,而那时候的305路在光华门拥有大批的乘客。特别是当时305路是中客,车辆多,乘客等车时间也短。 随着解放南路桥的建成,305路单向走大光路,而彻底放弃了光华门,随之又迁来了从春江新城开往象房村的98路。305路从白鹭东苑就和98路并线,经过7里街直接拐入象房村西路,再到象房村总站,然后从总站经大光路到通济门,回到7里街,到白鹭东苑后,一个往路子铺方向,一个往长江路方向。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从健康路乘4路、7路、82路等等线路过来的乘客要去象房村就转不到车。要转车必须乘反方向的305或98到7里街再转乘去象房村。记得90年代的时候,zf有关部门曾承诺,南京公交换乘最多只换乘一次。现在到了2011年不知道是时代进步了还是。。。。
PS:特别怀念那时候的中客,在客流不是很大的线路,能缩短发车时间,乘客也不要长久等待,能源也能够节约。要知道,乘客等车时间越长,客源流失也就越来严重,305路就是很好的例子。那时候的专家也特别看好并且提出南京对于相对于冷清的线路,都要改大客为中客,不知道那时候的专家意见为何没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