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希望大家看了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8 1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然大家最好不要揭发别人,有自知之明就行了。
香港对于不良巴士迷的定义
  不良巴士迷 ,又名巴败 、 巴胶 ,主要是指一些行为不检的香港 巴士迷 。
  不良巴士迷于香港巴士迷界内,称为「巴士迷败类( 巴败 )」。 在在2005年,受高登讨论区的「 硬胶文化 」影响下,身为高登会员的巴士迷 网民 ,将「胶」字套用在「巴败」一词,创出了「巴胶」新词作为「巴士胶迷」的简称,并归入胶人的一类别。
受争议原因  
  不良巴士迷受到香港网络社群网民的争议,原因极大多数为他们于公众地方,为了收集与巴士有关的资讯,做出不理智、不理会他人感受的行为,例如:
现实上的争议
行为争议
1.他们无顾四周交通状况,甚至大条道理地冲出马路、公路,或在石壆上拍摄 。
2.当有人阻碍到不良巴士迷拍摄时,会用粗口问候(包括途人和巴士迷,甚至巴士司机、站长等职员)。  
3.任何时间使用闪光灯拍摄行​​车时的巴士,严重影响巴士司机驾车安全。
4.恃着与巴士车长稍有关系,便故意乘搭「霸王车」。
5.巴士行驶时仍然与车长谈话。
6.将巴士当作自己的家,于上下层肆意跑动、拍摄及大叫等。
7.破坏公物,包括在巴士车厢涂鸦、撕掉巴士座位后的宣传贴纸及胡乱张贴巴士车厢里的贴纸。
8.偷窃所有属于巴士公司的各样物品,例如行车路线图( 乳猪纸 )、路线牌( 胶牌 ),甚至是巴士上紧急时用作敲破玻璃的救生手锤。而当中比较极端的情况,就是偷驾巴士(例子详见巴士迷怀疑偷驾巴士短片事件 )。
9.在一些与巴士有关的场合(例如巴士大JH等),大多时候会十多人同行以「人墙」方式将行车线阻塞。
言行争议
一些个别巴士迷的言行,也会被网民视为不良巴士迷:
1.浪费青春,放弃学业或事业,成为每天只会到巴士站拍摄的双失青年 。
2.中小学生身份的巴士迷,竟拥有价值数千甚至过万港元的数码单镜反光相机拍摄巴士,被指在未掌握基本摄影技巧下,由父母购置高价摄影器材,以炫耀自己。
3.在巴士车厢里扮报站机声及巴士引擎声,以及模仿巴士司机驾车。
网络社群上的争议
部份巴士迷在网络社群之间也经常发生争议:
巴士迷讨论区
1.以「 硬胶 」等高登术语 ,指摘个别自己不喜欢的巴士迷或其他人,甚至人身攻击。
2.开出「 胶文 」,故意引起其他巴士迷注意,这些帖子通常是现实中不可行或不切实际的建议,或者吹嘘自己的影响力。
3.经常在各主要巴士迷 讨论区开设大量分身户口,进行灌水甚至洗版,扰乱讨论区秩序。
4.特别拥护(或批评)个别地区巴士服务及提出无理质疑,而且强词夺理,被视为巴士大帝。
5.在一些讨论区举行的每月之星选举,提名一些巴士迷并加以恶搞 ,借此搏上位而获得每月之星荣誉。
6.盲目支持巴士政策,极端情况会以「保铁人士」、「保九迷」等字句标签不同立场的巴士迷网民,甚至杯葛铁路。
7.一些巴士迷以多报特见为荣,甚至虚报特见。
8.借着版主甚至坛主的权力,以停版等形式封杀异见者。
共笔型网站
极少数巴士迷在共笔型网站 (如香港网络大典 )恶意中伤其他巴士迷 ,在无法考证的情况下提供负面评价,甚至无视相关网站的编辑方针,进行起底 、回复其他网民认为有问题的内容、删除问题模板等行为,导致编辑战 ,迫使管理员保护或删除被破坏的条目。
基本上,只要巴士迷有以上任何一类行为(不论是现实或虚拟世界),亦会被网民单方面统称为「巴士迷败类」。 由于他们的行为过份出众,令大众市民普遍将巴士迷标签成这一类不良巴士迷;所以无论巴士迷行为是否良好,也会被众人唾骂,直称为「巴胶」。
相关对策
现时不少巴士迷讨论区严格限制招收会员的标准,阻隔不少不良巴士迷的登录,以及严格执行版规,防止不良巴士迷搞事。此外,不少巴士迷讨论区的会员会主动批评内容偏激的帖子或反胶,使讨论情况有所改善。
有巴士迷也明白巴胶的行为,在讨论区讨论巴胶和巴败的恶行,希望其他网民能够正视此一社会问题。
各类用语分别 「巴败」、「巴胶」与「巴士大帝」的用法有少许分别:
「巴败」泛指经常影响行车或违反交通规则的巴士迷 ,以及在网络社群进行破坏的巴士迷 。
「巴胶」泛指经常做出怪异行为或发胶的巴士迷 。
「巴士大帝」泛指经常拥护或无理批评个别地区巴士服务或巴士公司的巴士迷 。
但「巴败」、「巴胶」与「巴士大帝」都使巴士迷的形象低落;后来网民不分巴士迷的优劣言行,「巴胶」一律成为所有香港巴士迷的代称,遭受一些讨论区网民的批判,此情况尤以高登讨论区为什。 在该讨论区中,更有「巴胶吊死气喉」(不良巴士迷与巴士废气喉**)之恶搞说法。
个案
传媒记者批评不良巴士迷
在2006年5月27日《 苹果日报 》汽车版,刊登了一篇由记者郑达基发表的专栏文章,批评不良巴士迷的作风。
林基事但张:我为巴士迷感到羞耻
记者:郑达基
    做咗接近20年巴士迷的我,你叫我家阵仲拎住部相机通街走去影巴士,我谂真系有啲难度,除了因为兴趣减退之外,最重要系现今新一代巴士迷简直可以用「失礼街坊」去形容,点解? 答案好简单,倘若巴士线突然间有新车出现,又或者话要取消的话,你就会发觉沿途都有人拎住部相机对住你搭紧部巴士,乖乖的会站在行人路上慢慢影,或开车去跟,但是一班疯狂的,就会二话不说冲出马路,站在分隔行车线的石壆上影。
    我记得有一次在九龙城码头泊好部车同朋友去食饭,恰巧那天某条巴士线有一部新车行走,当时车未到已人山人海,车到后更恐怖,在站内或刚在那部巴士下车的巴士迷,突然以9秒9的速度跑去车站影相,但无顾及后面有无人或车,若果你阻住影相佢仲会随时用粗口闹你,话你好阻住渠,简直恐怖!
    唉!谂起以前,大部份巴士迷跟一班巴士司机的关系不错,就算影相都唔会有人理,甚至班司机都会行过大家一齐倾偈,家阵想有咁慨情况都几难,据闻连巴士公司听到巴士迷呢三个字都惊,睇怕日后都系唔好认自己系巴士迷,免得被标签为不守法的一群!
2006年巴士迷排队争执
    在2006年12月3日于沙田九巴车厂举行的《九巴杰出车长选举2006》,有巴士迷网民用手机摄录了一段短片:两位巴士迷在排队时发生争执,其中一位巴士迷,声大夹恶地向对方说:「我唔道!我无做!你抢我个o野,就系话我无错!」( 我不道(歉)!我没有做过!你抢我件东西,所以就是我没有错!)
萧巴士事件
    萧巴士事件发生在2006年11月13日,当时 ​​一位香港巴士论坛会员,在其论坛发表了一篇叫《荃湾卖物会~请巴迷自律!!!》的贴文。 文章内容是他在乘搭往荃湾区《明爱卖物会》的接驳巴士时,目睹一批巴败干扰巴士司机驾驶及非法操作巴士的经过。他亦批评不良巴士迷的作风,严重影响其他守法巴士迷的形象。
骚扰巴士司机行车
    一位屯门区的巴士迷网民,在2008年1月22日于香港巴士讨论中心发表文章,指当日早上目击一位身份应是学生的不良巴士迷,在一架K58线巴士上,行车时一直骚扰司机驾驶。 他引述该巴士车长,指这位巴士迷不时遮挡车长的驾驶视线,又在行车时经常向车长说话。 而多位K58线巴士车长,亦遇到类似的经历。
    这篇文章在2008年3月4日《 苹果日报 》港闻版网闻专栏[21]转载刊登后,曾引起一众巴士迷网民的讨论。
疯狂送别九巴70号
    在2008年12月6日,九巴70号路线最后一天服务,有不少巴士迷送别此路线。 当中有巴士迷向着一辆九巴70号非空调巴士进行三鞠躬行礼,甚至有「巴败」意图偷取胶牌及不排队上车等事件。
不良巴士迷在行车路上拍摄
    在2009年2月22日,多名巴士迷网民在前往2009九巴杰出车长选举总决赛会场期间拍摄多名不良巴士迷在行车路上拍摄的情景,并张贴在香港巴士论坛 、 香港讨论区巴士迷专区等讨论区的贴图版区,参与讨论的巴士迷皆批评站在行车路上拍摄的不良行为。
巴士迷怀疑偷驾巴士短片事件
    在2009年6月18日, YouTube流传一段巴士迷怀疑无牌驾驶巴士的片段,片段中一名疑似不良巴士迷驾驶巴士在总站内兜圈,并有人在旁指示。 片段流传之后,随即引起巴士迷网民激烈讨论。
网民衍生作品
有巴士迷网民,将2006年巴士迷排队争执影片,以及片中一名巴士迷声大夹恶说出的「我唔道!」、「我无做!」等名句,混入的士高音乐内,制作成《我唔道》MV。 一个巴胶一个故事
香港讨论区会员在2008年3月5日,将谭咏麟《一首歌一个故事》恶搞成此曲。
唉托始终有你
源自《始终有你》,讽刺HKiTalk会员eric278的光怪陆离作风。
Uwants好彩有你
源自《始终有你》,讽刺多个巴士迷讨论区会员cheung1303的胶行。
胶清制作
    现时有不少巴士迷所用的摄影器材,有部分是非光学防震甚至是用手机拍摄,故拍摄出来的相片都是模糊一片,又或者没遵照巴士迷拍摄巴士相片的不成文规定:能够清晰显示巴士车身的特征,包括车牌号码、车队编号或路线牌号码。 他们拍摄的此类相片一般被称为胶清制作 。

巴败传
    自由骑士Free Rider Vista的网志作品之一,同步连载于香港讨论区会员原创及转载作品交流区。 《巴败传》的主角黄松影(影哥),被设定为曾经是巴败的资深巴士迷 ,以单元故事的形式披露巴士迷的生活,并给巴士迷引以为诫。
原文:http://evchk.wikia.com/wiki/%E4% ... 4%E5%A3%AB%E8%BF%B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1-4-28 16:44 | 只看该作者
大陆以外的公交文化更成气候。由于大陆巴迷群体还没被社会广泛接受和了解,所以一旦有“巴败”出现(如偷开公交车的小孩),影响更加恶劣,咱们这个群体中的绝大部分人也会因此而受人误解。随着近几年大陆“巴败”的“作案”次数频繁,这种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巴迷群体只能付出更多的艰辛,对社会做更多的贡献才能以正面形象为社会认可。
3
发表于 2011-4-28 22:08 | 只看该作者
公交毕竟群体还小点,现在火车迷在铁路内部的名声已经相当之臭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8 06: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