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7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交信息] 北京地铁1号线下方拟建姊妹线 缓解拥挤状况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8 0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昨天透露,《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20)》启动编制,地铁1号线下方将再建一条横贯东西的轨道交通大动脉,建设规模将超越既有1号线,向东可以通往通州新城核心区。根据规划,到2020年,本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左右。新建地铁将采用8节编组或容量更高的A型列车,列车最大运力较既有线路可提高三成以上。

  ■关键词·1号线复线

  东延至通州新城

  为缓解地铁1号线的客流压力,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20)》,本市将兴建地铁1号线复线,再添一条东西向的轨道交通大动脉。1号线复线将位于长安街既有地铁1号线下方,至于在1号线的正下方还是侧下方,目前尚未确定。规划部门正对1号线复线进行方案论证,具体线位和站位正在研究当中。

  据介绍,1号线复线的建设规模将超越既有1号线,向东可以通往通州新城核心区。复线有望采用大站快车的方式,停靠站点较少,运行速度较快,从而便捷连接中心城区和通州新城。

  据介绍,既有的地铁1号线横贯京城,日客运量已达140万人次,运力与运量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1号线早高峰时段列车运行间隔已缩至2分05秒,在现有设备条件下已接近极限。根据本市2010年12月23日公布的缓堵措施,地铁1号线列车编组由6节扩大至7节后,运能提高16%。

  >>马上就访

  技术可行要下挖40米

  记者:1号线复线技术上是否可行?高毓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以目前地铁施工技术来看,1号线下方再兴建地铁,技术上完全可行,北京的地质条件也具备施工要求。至于选择长安街正下方还是侧下方,需要根据地质勘察情况确定,选择障碍物更少的区间施工。

  记者:1号线复线可能处于地下多少米?高毓才: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埋深问题。目前1号线车站顶部距离地面约6米,基座距离地面20米左右。复线需要继续往下深挖,估计要达到地下约40米。

  记者:1号线复线是否可与既有1号线换乘?

  高毓才:要实现复线与1号线换乘的话,技术难度稍大一些,主要涉及对既有1号线地铁车站的改造。由于1号线运营压力很大,我建议复线不与1号线换乘,而是采用大站快车方式,承担东西向的快线功能,1号线则承担慢线功能,乘客可以根据出行距离选择不同线路。

  记者:1号线复线建成后,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高毓才:目前地铁1号线客流压力很大,从远期来看,再建一条东西向大动脉确有必要,建成后对改善出行环境大有作用。

  >>链接·今年轨道建设情况

  ★年初开工线路

  15号线一期西段,计划2014年底开通。

  6号线二期,计划2014年底开通。

  昌平线与8号线联络线,计划2013年底开通。

  西郊线,计划2014年2月开通。

  S1线西段,计划2013年3月开通。

  ★启动建设线路

  海淀山后线,计划2015年底开通。

  16号线,计划2015年底开通。

  燕房线,计划2013年底开通。

  ★力争开工线路

  6号线西延,计划2015年通车。

  8号线三期,有望2015年通车。

  昌平线二期,计划2012年底通车。

  ■关键词·2020

  2020年轨道交通覆盖所有郊区县

  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魏怡介绍,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20)》已启动研究和编制工作。根据规划,截至2020年,本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左右。

  2020版规划的主要编制原则是加大城市中心区线网密度,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为了缓解地铁运营压力,将注重打通目前线网结构中的“断头”线路,例如八通线、13号线、9号线等线路将进一步向中心城区延伸。

  2020版规划还将加大轨道路网对城市新城的覆盖,届时本市所有远郊区县将有轨道交通通达。此外,轨道交通将进一步加大对城市重点功能区的覆盖,例如南苑机场、丽泽商务区、CBD、通州新城、首都二机场等区域。

  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杨广武介绍,“十二五”期间,本市将重点建设中心城区的轨道线路,使轨道交通成为本市公共交通骨干,2015年,本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力争达到660公里。届时,本市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将达到或超过1000万人次。

  ■关键词·换乘

  西直门添通道将实现站内换乘

  地铁知春路站13号线与10号线新增换乘通道将于五一前投入使用。据介绍,知春路站新增换乘通道总长度173米,净宽6.6米,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西直门站还将新增第三条换乘通道,计划于今年10月建成使用。届时,从13号线换乘4号线、2号线将由站外换乘改为站内换乘。

  新建车站换乘将不超过3分钟

  本市新建地铁线路的客流量与既有线路相比,将有大幅度的提高。6号线、7号线将采用8节编组的B型车,将比本市既有地铁线路增加两节车厢,高峰时段运力将达到5.8万人,这比现行线路的4万人提高了四成。

  14号线将采用6节编组的A型车,16号线将采取8节编组的A型车。据介绍,A型车每节车厢长度比B型车更长,同样编组的A型车比B型车提升约30%的运力。

  目前,40%的客流集中在换乘站,未来新线的换乘站将加大规模,缩短换乘距离。届时,所有新建车站的换乘时间将不超3分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1-4-28 06:14 | 只看该作者
单个城市人少点 全国人平均点怎么都好
现在看他们的意思是 等在北京的人足够多了北京独立一国 包括了京津冀 在上海的人够多了上海独立一国 包括了长三角 还有广州那片独立 整个珠三角 反正这堆人不愿意回老家(有些人看了不愿意的别反驳 对相当一部分人基本是事实 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这样三个独立国家也有自己海岸线 完了留下剩下的山区为大中国爱谁谁了 没人去发展 反正这三个"发达国家"不是国中国...
3
发表于 2011-4-28 0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猫 的帖子
要是人口全国平均点,我想你的愿望可以实现

   
4
发表于 2011-4-28 07:1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沿着阜石路——阜成路(西钓鱼台换乘10号线,白堆子换乘9号线)——阜成门外大街(阜成门换乘2号线)——阜成门内大街(西四换乘4号线)——文津街(附近换乘8号线)——东四(换乘5号线)——朝阳门(2号线)——呼家楼(换乘10号线)……到通州不是更好么。在1号线和6号线之间加3号线,加密地铁密度,不比挖那么深要强。

点评

个人认为 又会涉及政治 比如钓鱼台 这是个禁地 轻易不能惊动 还有一些地理因素 虽然经常有些脑残的设计 但不得不说当时设计肯定是有所考量的  发表于 2011-4-29 13:01
5
发表于 2011-4-28 08:06 | 只看该作者
北京不但公交严重重复,地铁也打算重复了。
那车是打算收高价么?
6
发表于 2011-4-28 08:45 | 只看该作者
严重同意四楼的!六号线开通后,有那个钱把三号线加大投入给修了,城里核心区深埋五十米以保护文物。如果还不够,就把八通线升格为十九号线,沿光华路—雅宝路—金宝街—灯市东口—金鱼胡同—灵境胡同—辟才胡同—月坛—然后…然后,哪和谐走哪吧,尽量往西就好了。我倒是觉得在八角换乘一号线,终点衙门口不错…虽然不连二号线,但能真正分流一号线。
7
发表于 2011-4-28 09:54 | 只看该作者
严重同意四楼的!六号线开通后,有那个钱把三号线加大投入给修了,城里核心区深埋五十米以保护文物。如果还 ...
Teutonic.K 发表于 2011-4-28 08:45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觉着的…前一段时间为了应付作业做了个问卷调查…乘坐八通线的67.4%是工作在长安街一线的…所以证明开通R1的必要性…一号线本身所具有的客流是不能通过建设其它线路所能有效缓解的…或者说六号线或者七号线的开通能分流一部分客流 但是很多乘客还是需要在一号线最终出站…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号线还需要地面公交的补充…而现在没有六号线的619客流还没有长安街的有着地铁高度分流的公交客流大…按照北京的人口增长速度就算修了再多与一号线平行的地铁…这个R1还是早晚要修的…还有就是通州新华大街沿线已经拆的乱七八糟了…势必以后会有更多的楼盘…在2014年六号线开通的时候 这些人有一部分要被六号线吸引走…而大部分却需要通过本身一号线的直达目的地…2014年一号线到底多大满载率谁也不得而知 但是至少能和现在差不多…你说那个十九号线能有多少真正通州人去雅宝路 灵境胡同 月坛呢…这也是上海十号线客流匮乏的原因…走的都是好地方 人却不多…还有必须要尊重百姓的出行习惯…
8
发表于 2011-4-28 1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lm1984 于 2011-4-28 10:35 编辑

14号线怎么只有列车编组消息,没有施工消息?




.....对了是已经开工了.....
9
发表于 2011-4-28 10:43 | 只看该作者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觉着的…前一段时间为了应付作业做了个问卷调查…乘坐八通线的67.4%是工作在长安街 ...
649 发表于 2011-4-28 09:54



你的调查是这些人在哪出站,并没有调查这些人是否出站后换乘了垂直方向的公交。也没有调查那些不换公交而直接去上班的人是否在五百米内就能到单位。长安街沿线的确客流重大,只是,我设计的线路又与长安街相距多远?举例,如如果你在八通沿线住,在新东安市场上班,你是否会八通—一号线到王|府|井下车?可是如果八通线到灯市口,你是否会考虑不换乘的这个方案?如果你在西单图书大厦上班,你依然八通换一,并不影响。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减少一号线所“必须”服务的区域的范围,让一号线北边一公里范围的乘客坐其他线路。现在你就算在沙滩上班也得坐一号线,对么?随着长安街沿线越来越和谐,居民急剧减少,各种人民公务员总不坐地铁吧?一号线南边不远就有二号线了,北边不远再给条新线,你说算不算分流?两条很近的同方向地铁覆盖面大于复线没错吧?复线的运力可能大于两条线,但是由于覆盖面相对小,更多的人需要来到这条线坐车,这是在增大客流密度。人口和车辆密度局部过大这才是北京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
10
发表于 2011-4-28 11:44 | 只看该作者
你的调查是这些人在哪出站,并没有调查这些人是否出站后换乘了垂直方向的公交。也没有调查那些不换公 ...
Teutonic.K 发表于 2011-4-28 10:43



乘客坐车坐地铁最看重的还是点对点的直达效益。比如从我们家去通县,必须坐地铁的话,那我是不可能考虑6号线的,哪怕1号线再挤再不和谐也肯定会坐它的;同理,7号线也一样。再比如从我们学校去北三环,有几个人会去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10号线(贯通后的)?所谓平行线路缓解运力,主要分流的是距现有线路较远的客流,也就是你说的减少现有线路“必须”服务的范围,就比如在东四、沙滩上班需要坐地铁的。而具体从通州直达长安街沿线的客流有多大我没调查过,不过据649经常给我描述的728的主要客流方向来看,应该是不会太少的。所以,其实我觉得你们俩的观点并不完全矛盾,只不过是站在了各自的语境下而已
11
发表于 2011-4-28 12:58 | 只看该作者
以往北京地铁的思路比较像芝加哥,如今开始纽约化了。
12
发表于 2011-4-28 13:07 | 只看该作者
你的调查是这些人在哪出站,并没有调查这些人是否出站后换乘了垂直方向的公交。也没有调查那些不换公 ...
Teutonic.K 发表于 2011-4-28 10:43



我没说清楚…有个调查问题是住所/工作单位距离地铁站多远…选择乘公交3站地以内最多…但会发现步行200米以内的也有很高比例…而选择乘公交的也会有50%的人在进出站后方向相反…这说明你那个19号线会有分流作用…但会非常小…因为有一半的乘客觉着你那条线路绕远了…北京的地铁除了环线就不应该出现拐弯的现象…因为就算八通线向你所说的那么延长了…八通换1的乘客要比换任何线的人都多…之所以选择修复线 是因为通州现在高度需要一条快速进城的大容量公共交通…通州在新华大街沿线又盖了一批楼盘…为了吸引百姓买房…必须要有一条快速进城的高速线路…所以建设R1迫在眉睫 这是政策意义 而不仅仅是解决交通意义 可以说这条线的服务对象仅限于1号线两端周围的群众 而1号线城内沿线要比任何横向客流要大 而需求大 所以不是因为1号线人多而修的复线 而是在政策以及本身有的属性决定的…还有一点…身为身体的核心…你会同意在你身体的心脏穿一个洞吗
13
发表于 2011-4-28 13:10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换乘有点NC啊
14
发表于 2011-4-28 1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107 于 2011-4-28 13:39 编辑

不能换乘,那以后地铁一定能再模仿汽车公司一点,那就是

在两个1号线都停靠的地方,有个售票员扯着脖子喊:快车啊,快车,听好了进站;或者是:快车啊,快车,一站大北窑的啊,听好了进站。
15
发表于 2011-4-28 18:5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实现起来早着呢 至少10年以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13 10: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