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花六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寻踪] 想起了东直门城门洞下面的24路伊卡露丝车。

 关闭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1-3-1 11:11 | 只看该作者
向楼主老前辈致敬!
17
发表于 2011-3-1 1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天坛外墙扒了还好建...这北京城的城墙没了咋弄...
听说二号线就是铺在城墙地基上的,也不知道真假 ...
mlm1984 发表于 2011-3-1 11:04



二号线就是把城墙拆了才建的,就是城墙地基下。所以二号线上诸如东直门、朝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安定门这几站都完完全全就是这些城门的地方,它们就是最“准确”的地点。
18
发表于 2011-3-1 11:34 | 只看该作者
二号线就是把城墙拆了才建的,就是城墙地基下。所以二号线上诸如东直门、朝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 ...
Teutonic.K 发表于 2011-3-1 11:18


好在大前门最后保留了下来,地铁修到这里时拐了个弯。
19
发表于 2011-3-1 12:11 | 只看该作者
我只知道修地铁时对古建筑造成了破坏。况且当时没有修复这个意识
20
发表于 2011-3-1 12:14 | 只看该作者
我只知道修地铁时对古建筑造成了破坏。况且当时没有修复这个意识
httpo 发表于 2011-3-1 12:11

其实有 建国后我“人民”ZF是修缮了一批城楼的  修缮计划第一批实施了 第二批就没实施了 当时还把护城河疏浚了 尤以前三门护城河为样板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12: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喜欢古城的朋友们,真的很感动。可能是年岁大了原故吧,总是怀旧,总在想,要是北京的古城还在那还多好,让外国人看看咱们也有和巴黎罗马雅典一样的古城。让下一代知道中国文化是那么的优秀和伟大......。我家是在北京的东面,对西城和南城不是很知道,但我对东面的还是知道点。现在的地铁2号线就建在城墙的下面,一个地铁站就是一个城墙的名。一个城名有一个故事和传说,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我把我以前见过的和家里和老邻居和我说过的北京的事和大家说说。朝阳门外要建纺织厂,50年代城墙城门就拆了东直门城墙60年代还有。以前的北京城区的人家里的人病故,就是从朝阳门和东直门运出安葬的,东直门城楼没有德胜门箭楼高。城楼边上有楼梯能上到城墙上面。城墙的边上有很宽很大的马道,斜坡的,下面是大块的石砖铺垫的很结实。几百米就有一个马道,从马道上去可以环着城墙走到西直门,走到宣武门走到崇文门。走到.......。65年东直门城墙城楼拆了,连同24路红色的伊卡露丝一样的消失了.我知道伊卡露丝是给了北京粮食局,北京那时的粮店就是伊卡露丝运的。可城墙城楼那......现在北京的崇文区,宣武区没有了。一文一武没了,城墙城门没有了可对北京古城美好的记忆总也不会磨灭的.谢谢喜欢古城的网友门,我上的学不多,文化水平不高,可能里面的句子不通和错别字很多请大家谅解。
22
发表于 2011-3-1 12: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喜欢古城的朋友们,真的很感动。可能是年岁大了原故吧,总是怀旧,总在想,要是北京的古城还在那还多好 ...
花六宝 发表于 2011-3-1 12:22

其实不只您 这里有很多都是年轻人 这些人真正喜欢我们的古城 正如我不喜欢叫“旧城”而是叫“古城”一样 我们还希望您多给我们讲讲呢 让我们的古城传承下去
朝阳门的确是最早拆除的城门之一 当时文物局就在朝阳门内 所以这事震动格外大 另外 请教的是 灵柩发引貌似不能走齐化门 我听说这是老北京的规矩 另外 从城墙上走到崇文门可能性还是不大吧?甭管哪个方向 都会碰到建国门或者复兴门豁口吧?另外 听我姥姥说 城门里都是穷人乞丐在住 有这么回事么?城墙是否糟朽?还有没有其他的记忆?谢谢前辈

23
发表于 2011-3-2 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天坛外墙扒了还好建...这北京城的城墙没了咋弄...
听说二号线就是铺在城墙地基上的,也不知道真假 ...
mlm1984 发表于 2011-3-1 11:04



参见这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4
发表于 2011-3-2 20: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喜欢古城的朋友们,真的很感动。可能是年岁大了原故吧,总是怀旧,总在想,要是北京的古城还在那还多好 ...
花六宝 发表于 2011-3-1 12:22

其实不是怀旧的问题,一个没有保留任何实际建筑遗产的城市,没有资格被称为“古都”,他和新建的城市没有什么区别

点评

砖木结构总有一天会消失,精神才能永存  发表于 2011-3-3 01:26
25
发表于 2011-3-2 23:09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应该仿效印度德里 解放后建设 新北京
26
发表于 2011-3-3 01:22 | 只看该作者
不知楼主读没读过三联书店出的《城记》,本人非常喜爱的一本书,里面就讲了北京的各个城门。
还有本人今年 ...
wug 发表于 2011-2-28 23:18


不喜欢王军这本书,太极端,对梁思成的崇拜太过盲目
北京要想在一定程度解决旧城的交通问题,大拆大建是绝对需要的
北京旧城“大院”太多,断头路满满皆是,虽然胡同多,但狭窄,而且基本断头
不弄些主干道是没辙的
27
发表于 2011-3-3 01:2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不只您 这里有很多都是年轻人 这些人真正喜欢我们的古城 正如我不喜欢叫“旧城”而是叫“古城”一样  ...
Teutonic.K 发表于 2011-3-1 12:36

推荐TK本书
董光器的《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图书馆不知道有没有,王府井书店能找到
可以看到不少当年的情况
28
发表于 2011-3-3 01:52 | 只看该作者
越美丽的东西越容易毁灭。。。他们拆了城墙,用城墙的砖土填了太平湖,建了地铁车辆段,在城墙下修了2号线,2号线来的太悲壮了
29
发表于 2011-3-3 0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assenger 于 2011-3-3 06:49 编辑
谢谢喜欢古城的朋友们,真的很感动。可能是年岁大了原故吧,总是怀旧,总在想,要是北京的古城还在那还多好 ...
花六宝 发表于 2011-3-1 12:22

东直门城楼似为文革期间拆除的。24路总站在城楼西北约50米处,隔着进出城的马路,进出城的马路是从城楼北面绕过去的,只有18路以很大间隔走这个路,6路及7路(现106、107)电车在城楼下偏北一点下人并调头。东酒路在东直门外现枢纽处,往东一点是长途汽车站(不久前还在吧),每天换乘的人大都步行走这半站路,当时每天高峰时护城河桥上也算是人流滚滚了。伊卡露丝车并没有给粮食局吧?当时五场的线路多在东郊工业区,高峰与平时客流相差极大,故平时去运粮提高车辆利用率,并且当时计划经济下,运力也是紧缺的东西。当时面袋在车内的前门及后门附近堆成两个方阵,就像现在地铁试运行时堆放沙袋的样子。
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高人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12 06: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