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59|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忆2006年7月英国之行【编辑完】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5 1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之巅 于 2011-2-15 21:44 编辑

      经常能够回忆起2006年7月9日至24日的英国修学之行,那次出行收获非常大,见识了西方国家的样子,结交了一些朋友。
    住在房东家里,每天晚上女房东都和我聊天(当然是用英文),使得我的英语水平有了提高——虽然两周的时间不长,但在那种环境下你确实能感觉到这短短的两周时间能让你的英语水平发生质变——从不敢说到敢于开口讲。可惜,回到中国后开始准备2007年的高考,我好不容易对英语产生的好感又被那些单选、完形填空、阅读题磨灭了……
    我还在英国体验了Disco,话说以前我一直以为那种地方等同于很多中国的“练歌房”,是个不太好的地方,后来发现并不是那样……
    因为是修学活动,我在 Stufford House 学校见到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我发现欧洲的女生非常开放,打扮得也十分秀美,不像在中国,约束那么多……
    下面上图,并做简单的介绍,与大家一齐分享。这个“休闲驿站”大部分的帖子是跟公交有关的,YY和猜地点占了很大比重,不过版规上写着“原则上不对内容做限制”,所以发到这儿应该是合适的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Teutonic.K + 50 如此精彩的帖子,应该顶!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6:49 | 只看该作者
Upon Arriving
    飞机于2006年7月9日11:25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经过不到10个小时的飞行,到达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注意,当时英国使用夏令时,伦敦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7个小时,所以到达的时候是当地时间下午,感觉好像只过了两三个小时。
    这张照片是伦敦希思罗机场航站楼,出现了汉字令我很惊讶,不过应该是给日本人看的……
   
     

    离开航站楼,有一辆车接我们前往英格兰东南部Kent郡的小城Canterbury,那儿是接下来两周我们住的地方。英国的汽车靠左行驶,车上装了GPS,那会儿中国的车上还很少有这东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之巅 于 2011-2-15 17:08 编辑

Arriving at Canterbury

      当天晚上房东带我去了Canterbury城Sturry镇的教堂。在西方国家,教堂是很普遍的建筑,教堂周围往往有墓地和古树。   
      寂静的教堂,苍老的树,呢喃着这里发生过的一切。
   
      

      我在后来的那个周日进了这个教堂,从内部陈设看应该是基督教堂。
      
      

       离开教堂,我们来到了Herne Bay,一个小港湾。我拍到了日落的景象,那时已经是21:30了……
      
      

      原来英国的小镇也有楼房!这和我先前的预想有所不同,以前我总以为西方人都住小洋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7:44 | 只看该作者
Canterbury

      Canterbury的中文翻译是坎特伯雷,下面这几张是坎特伯雷的标志性建筑。
    台阶
   
      向上看
   
      这个像不像某一个手势~~~
      
      站在标志性建筑上看整个城镇,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却也有一番生气。
   

      这是某人家的房子,红色的砖还不太常见。以前一直羡慕住洋房的人,一看这房子,每层都这么矮,显得太压抑了,这种cottage还是不适合我~~~
      

      接下来就是坎特伯雷的城堡了,从它现在的样子看,已经停用很长一段岁月了。不过我们仍能够从它坚实,屹立不倒的样子看到它曾经的辉煌。
   
      欧洲的很多中世纪建筑都是石材造的,这使得他们不容易垮塌。这些建筑能留存到现在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因素,欧洲人不像中国人那样改朝换代后要烧毁前朝的建筑,而是将他们保留下来。诸位请不要问为什么紫禁城在明清更迭时能被保留……
    废墟也有一种气息,一曲过去的时代留下的哀歌。
   

      到小镇的街上走走,发现这条河很独特,两侧的居民可以靠川出行,有点像江南的水乡。
   
      小镇上的建筑大概是这种格调
   

     这张是过了几天照的,一开始还以为那马车是雕塑,因为那马一动不动,后来一个老人上去驾走了马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之巅 于 2011-2-15 19:35 编辑

Stufford House

      这几张是 Stufford House 学校的照片,照的是主建筑物后面。建筑物上写的年份为1880,当时的设计师一定想不到该建筑物会被用来聚集全球各地的高中生,没有建足够的空间,颇像北京地铁二期工程,特别是雍和宫站的预留换乘。——好吧,这帖子终于和公共交通有联系了……
   
      
      
      下面这张图是吃饭的地方,还有一个帐篷也是“餐厅”,里面非常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9:35 | 只看该作者
Sturry 1

      晚上,走在回房东家的路上。
    各种花草
   
      
      这个貌似是薰衣草,男房东告诉我叫juspies(按着读音随便拼的),第一次去坎特伯雷的时候一个女孩儿用这个编了个东西送给我,祝我祝我lucky,然后像我讨钱,我给了1镑。后来才明白1镑和1元不一样,1镑在英国人看来是比较大的了。
   
      
      
      这就是我房东的家,我就住在这个地方。女房东非常热心,每天晚上都在厨房和我聊天,她说他不希望我总到楼上做自己的事情,跟她聊天能训练我的英语口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0:00 | 只看该作者
Dover Castle

      坎特伯雷离多佛(Dover)不远,下面这几张图是多佛城堡。

    这个城堡不像坎特伯雷的那个,没有废墟的样子,应该是为了开放旅游景点而反复装修过的。
   

      英吉利海峡
   

       城堡的建筑,刚建成时上面的旗子一定不是这样的~~~
      

       一门大炮,看着不像是真的。
   

       这门炮一定是真的了。
   

       城堡主建筑
   

       当时刮风,我照相技术很差,想抓拍英国国旗展开的洋次屡次失败,同学帮我拍了一张。
   

       城堡内部的一间房,要按中国古代建筑间数的算法,应该就不止一间了。
   

       国王的宝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之巅 于 2011-2-15 20:41 编辑

Cambridge   

      第一周周末,去剑桥参观。剑桥是一个城市,由很多学院组成。

    数学桥
   

      古老的建筑,墙的颜色都发生变化了。
   

      国王学院外面(看了很多学院,名称记不清了,不过应该是国王学院)
   

      国王学院的草坪,毕业典礼就在这举行。
   

      Trinity College?(貌似是)
   

      圆形的教堂很少见。
   

      在一家商店看见一个妇女牵着两只小puppy,很可爱~~~
      

      St. John's College?(貌似是)
   

      国王学院正门
   

      The Bridge of Sighs. 经常被用作课本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配图。
   

      这是 Bridge of Sighs 旁边的学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0:30 | 只看该作者
Bootfair

       星期天,去了趟bootfair,就是一个市场,各家把各家不需要的想卖的东西拿出来卖。从照片看上去,很有秩序,很难想到在中国办这样一个集市得派多少保安和警察维持秩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之巅 于 2011-2-16 00:35 编辑

London 1

      接下来的一周和前一周一样,在学校交流,还有几次去运动场打羽毛球,晚上和女房东聊天。女房东说话非常清晰,基本都能听懂,而男房东说话吐字很不清楚,我这个外国人很难理解。有一次他一个人带我去商场卖巧克力,我很紧张,生怕在路上交流时产生误会,不过还好,我说的话他都能听懂就行了。
    英国的电话亭很贵,我给中国打了个电话,扔进去好几镑,没说几句话电话就断了……
    离开英国的前一天去了伦敦:

    伦敦的街头
   

      到伦敦不看 Big Ban 等于没去过伦敦。
   

      听说这个叫London Eye。
   

      唐宁街,正在拍摄的时候警察把围观者疏导开,然后大门打开了,进去了两辆车。
   

      正在守卫的士兵,这里离白金汉宫不远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0:56 | 只看该作者
Soldier

      士兵换岗,不是很震撼,不过很开眼。士兵们非常辛苦,这么热的天还要穿这么多衣服。

    列队进入场地
   

      分成两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1:03 | 只看该作者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汉宫附近女王的花园
   
      

      这张是我认为拍得最好的,两只鸳鸯(我猜应该是)“恩恩爱爱”。
   

      白金汉宫前面的广场
   

      乐队回来了
   
      

      换岗的士兵也回来了
   

      都进去后关上了大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之巅 于 2011-2-16 00:37 编辑

London 2

      去伦敦的那天遇上了YX人群,那时以色列和黎巴嫩正在交战,YX的人们显得很理智,至少我没看到过激行为。不过我的注意力并不在YX的人群……

    伦敦的公交车
   

      红色的电话亭,样子比较老式。
   

      接下来到美术馆看了看,没什么劲,然后去大英博物馆。
   

      下面这几个展物令我想起了殖民时代
    应该是从印度掠夺的
   

      唐三彩
   
      

      大英博物馆外面,楼顶上有个旗杆,显示得不清楚。
   

      很有特色的小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1:15 | 只看该作者
Sturry 2

      7月23日下午,离开伦敦,回到Sturry,收拾东西准备回国。
    再看看这宁静美丽的地方吧,这慢节奏的生活令我向往。
   
      
      

      小镇上还是有养犬户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之巅 于 2011-2-16 00:39 编辑

On Plane

      2006年7月24日,我辞别房东,跟随来时同行的同学和老师乘飞机回国。飞机起飞时是当地时间下午四点多,飞机起飞后向与太阳相反的方向飞行,我正好坐在靠北面的窗户,有幸在一万米高空拍下了这些难得看到的景色。到北京时已是第二天上午,我和太阳好像分别沿不同的方向跑开然后又相遇了。

    这是飞机起飞后照的云海
   

      逐渐地,地面能够看清楚了。本来想让大家猜地点的,不过有些难,我还是把地点写出来吧。
    俄罗斯的离爱沙尼亚很近的库尔戈洛沃和格林基村等地,波罗的海沿岸
   

      涅瓦河,流入波罗的海,入海口处及附近地区是圣彼得堡市
   

      涅瓦河的东河口
   

      北冰洋对岸的太阳
   

      美丽的晨昏线。能看到霞云吧,图片左边的是晚霞,图片右边的是朝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8 22: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