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实行低价公交造成“穷人补贴富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 2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2007年实行‘低价公交’政策,所有公交车票统一打四折,这不仅在财政上不可持续,而且阻碍公交部门改善服务。这是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倒退,并不值得推广。” 3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公用事业改革及投融资论坛上,公用事业改革专家、天则经济研究所公用事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旭如此表示。在当日的论坛上  
,赵旭的上述观点得到了与会经济学者的认同。

  北京从2007年实行“低价公交”政策以来,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就从未停息过。除了部分城市的政府官员外,一些专家学者也参与进来。其中,他们给出的理由之一是:普惠制的公交补贴不仅没有效率,而且造成“穷人补贴富人”。政府之所以要实行“低价公交”,主要是为了提高市民公交出行的比例,减少拥堵。从政策执行的结果看,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是应该看到,由于政府给予公交部门巨额补贴,过去冗员众多、效率低下的官营公交部门更加缺乏改进服务质量的动力,事实上也浪费了北京所有纳税人的钱。

  当初,北京推行“低价公交”,的确是希望通过低票价去吸引乘客,从而减少私家车的出行,最终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很明显,实现低价公交措施照顾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一次普惠型的让利于民。尤其是在当前各种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作为城市公交能主动作出低价的举措,其传递的信号无疑有多重含义。  

  那么,北京实行低价公交是否造成“穷人补贴富人”?应当说,“低价公交”并没有以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增加全体纳税人负担),而补贴部分人(坐公交的富人趁机得利,不坐公交的人没有获利)。有数据统计,目前公交在北京市内交通承担着三分之一的流量,2015年将承担40%,而从人头来看,50%至60%以上的市民都或多或少使用公交。因此,基本上不存在“穷人补贴富人”的情况。

  从消费结构看,不坐或较少使用公交的人,基本属于收入较高的打车族和私家车族,而较多使用公交的,基本属于中低收入者。纳了税的前者没有从低价公交得利,这在社会再分配过程中起到了正面效果。但私家车和打车族也并没有因此受害,因为坐公交的人多了,交通拥堵自然得到了缓解。结果是有钱人改善了交通质量,低收入者降低了支出,这符合两个群体各自的第一诉求。

  从国外大城市来看,尽管私家车已基本上进入了家庭,但东京、巴黎、伦敦等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仍然高达60%至70%。然而一直以来,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角地位没有得到保证。而有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仅为30%。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在城市公交的发展上需要补上的投入实在是太多了。

  尽管实行“低价公交”将加大政府财政负担,但也完全不足为虑。因为交通拥堵缓解、空气质量提高、地铁沿线地价和房价上升、投资环境改善等综合正效应,就远远大于财政支出增加的负效应。所以,说到底,“低价公交”是公共产品回归本位的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行低票价把更多的人吸引到公交车上来,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人们乘小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的出行率,这对于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病———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大有益处;另一方面,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燃油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提高公交出行率,对于减少燃油消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实行“低价公交”造成“穷人补贴富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应该看到,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城市交通的主力军,是中低收入的普通百姓的主要出行工具,也是政府为群众提供的重要公共服务之一,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此前,不管是国内一些城市采取高价拍卖汽车牌照的办法,还是试图通过立法控制汽车、电动自行车总量的办法,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道路越修越多,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日甚一日”的恶性循环。但相比于每年大量资金投入,依然跟不上汽车增速的城市道路建设来说,政府用于“低价公交”的补贴无疑更有效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5-6 09: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