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南京市民公交出行平均时耗达到52.3分钟,是1997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年,创下10年来最高值。日前,由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南京市规划局共同编撰的《2007年南京交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公布。
【公交】
乘车比例再次增长
2003年,南京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曾经创下辉煌一幕,高达29.8%的市民出行选择公交车。此后一路下跌。
而到了2007年,公交车又开始成为多数老百姓出门选择的交通工具,市民出行选择公交比例近几年来再次增长,达到19.30%。已正常进入市民生活的地铁,也拿下了2.16%的出行比例,两者合并达到21.46%。
专家表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的明显上升,一方面反映了外围地区出行机动化进程加快和公共交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与抽查样本所处地区的公交线网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有很大关系。
等、慢、挤让市民不满意
《年报》显示,2007年南京市居民对公交服务的满意度比例仅为35%,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比2005年更是下降了5个百分点,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则高达18.7%,比前一年几乎翻了一番。
《年报》调查显示,2007年市民对公交不满意的原因和往年相似,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为“等车时间长”、“车内过于拥挤”和“发车时间不准时”。
乘车平均时耗达52.3分钟
随着城市的发展,只坐一次公交车就到目的地显得有些难了。
《年报》显示,2007年南京市民乘车平均换乘次数为1.31次,但这个数字比前一年(1.39次)略有下降,乘坐公交车的平均换乘等车时间也在不断下降,从6.50分钟下降为6.43分钟。
居民的到站、离站、换乘时间与去年相比都有所下降,说明2007年公交线网覆盖水平相比2006年有一定程度提升,但是乘车平均时耗达到了52.3分钟,超过50分钟,为近十年最高值。专家分析,乘车平均时耗增加主要是因为城市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部分道路接近饱和状态,导致公交行程速度下降。
【主城路段】
高峰时虎踞路最堵
2007年,南京主城区路段机动车高峰小时总交通量比2006年增加了3.7%,表明主城区道路较为拥堵。
《年报》调查的16条城区主要道路中,虎踞路以10361pcu/h的高峰小时交通量名列榜首,这也是虎踞路从2004年以来连续四年成为高峰时南京车流量最多的道路。
【城东干道】
周边道路交通量下跌
2007年5月1日,南京城东干道地下隧道正式开通,宣告城东干道全线快速化改造完成。《年报》中专门列出了城东干道运行特征,对平行道路以及横向道路机动车交通量进行了分析。
纵向道路中,5条纵向道路中的四条道路交通量都出现了下跌幅度,与2006年相比,中山路机动车交通量下降了2.22%,太平北路下降了12.20%,洪武北路下降了10.73%,虎踞路则下降了17.51%。
与此相对的是,龙蟠路的机动车交通量(单位pcu/h)从2006年的2383上升到了8361。数据说明,平行道路分流效果十分明显。
横向道路中,5条道路有增有减,其中汉中门与广州路的交通流量有明显下降,而北京西路与建邺路、华侨路交通量有所增长。
【跨江通道】
大桥常年超饱和运行
目前南京江北与主城之间的通道有3条:长江大桥、长江二桥和长江三桥。
2007年的调查显示,长江大桥仍常年处于超饱和运行状态,高峰期间容易拥堵,而与此相对,二桥与三桥容量尚有富余。
数据表明,长江大桥一天混合交通量可达到53067辆,几乎是二桥与三桥一天混合交通量之和。
【私家车】
约8.6%居民将买车
《年报》还对居民未来三年的购车意愿进行了调查,约有8.6%的市民表示计划买车,比2006年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