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为两万多人指路
搞餐饮的王建华在知天命之年赶了一回时髦,成为一名都市向导,近3年来已经为2万余人指路,为了方便外地人,他还在自己经营的小餐饮店门口挂了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欢迎问路”。
每天指路20次左右
三山街地铁站4号出口出来后,右边有一条名叫金沙井的巷子,进巷不久在金沙井88号-1有家名叫“台湾味道”的小饭馆,馆子极小,但是门口悬挂的一张小黑板很醒目,上面除了宣传该店的特色元宵外,还写着:欢迎问路。
这个“免费问路”招牌已经存在3年多了,店老板老王就是指路人,据他介绍,平均每天大约为人指路20次,多数是问:“到夫子庙怎么走?”“南京还有哪些人文景点,如何乘车?”
老王为何想到张挂“欢迎问路”的小黑板呢?据悉,自从开通地铁后,不少外地人直接从南京火车站坐地铁到三山街站下,因为这个站点距离夫子庙最近。然而,走出地铁站后,很多人连方向都辨不清楚,守在店门口的老王经常遇到一些问路的人,于是萌生了一个念头:干脆主动为别人指路吧。如此一来,问路的人就更多了,老王为此每天都要多喝不少水,连普通话都比以前要标准一些了。
送天津人到集庆门
热心助人的老王也有意外收获。据了解,不少问路者都愿意在他的店里吃饭,有的到夫子庙玩几个小时后,又回到他的店里吃下一顿。
去年,大连某不夜城的副总来宁出差,打算回去前到夫子庙逛逛,他向老王打听路线时,还问“南京有哪些特产,在哪里能买到最正宗的?”一碗面条吃下来,两人已经聊得很投机,那个副总丢下1000元,拜托老王帮他买“10只盐水鸭、5斤茶叶”。2个小时后,他从夫子庙回来,接过老王买来的东西与余款后,非要酬谢老王100元,被老王硬塞回去了。
两个天津人住在金沙井一带的一个旅馆里,一天三顿都在老王的店里吃,连吃了三天,有时,早上店还没开门,两个天津人就站在门口等了,他们吃了上顿就会告诉老王,下一顿他们吃什么。那些天,他们到哪游玩,都会征求老王的意见,在他们出游前,老王总是帮他们画好往返路线图,离开南京时,老王还把他们送到集庆门,叮嘱他们沿着城西干道一直开,就到南京长江大桥了。
安徽芜湖、马鞍山的一些生意人来宁批发服装时,也喜欢到老王的店里吃饭,听他侃一些南京近来发生的好玩的事情,老王称,每次安徽人来了以后,他就要扮演“老吴”的角色,“老王韶新闻”在顾客中很有吸引力。
做甜食有一手
老王的“台湾味道”实在太小了,连厨房在内,只有6个平方米左右,三张餐桌一摆就没有多余的空间了。生意忙的时候,里里外外都坐满了人。
生意这么好,或许和老王的经历有关。据悉,上世纪80年代,老王曾经是夫子庙莲湖甜食店的经理,在他任职期间,莲湖甜食店扩展了3个分店,员工60多人。当时的麻团才卖8分钱一个,老字号莲湖甜食店有百余种糕点,每天顾客络绎不绝,有的店一天的营业额就有好几千元。
老王的爱人以前也是莲湖甜食店的员工,做糕点、炒菜样样精通,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南京人流行在家里办喜事或丧事,两口子经常各别一把刀就出门赚钱了,有时夫妻二人一道,几十桌菜不费劲就做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