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52|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奥运造牛巴:我一直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9 2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6年,北京公交网上的一则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纷纷转载,发表评论,帖子的主题是可能出现在北京的一种“超级公交车”,车长25米,一共三节车厢。
  目前经常看到的公交车最长的为18米, 普通的12米,现在出现了一个挑战25米长度的勇士,他叫庞青年,中国青年汽车集团董事局主席。
  庞青年把这种车称为“牛巴”,是他专门为奥运会设计生产的全世界第一台低地板的25米公交车。
  “低地板就是车的底盘非常低,距离地面只有360毫米,乘客上下车,只需要向前迈一步就可以了。而且车内空间非常大,一次可以承载300多人,比普通的公交车多将近4倍。三节车厢之间的连接处,都是电脑控制。”说起“牛巴”,庞青年滔滔不绝。
  总工程师德国人大卫自豪地说:“25米长的加长公交车,已经在南美洲个别出现过,但是这种融合了现代化的加长公交车还是头一次出现,是由中国的青年汽车集团生产的。我非常荣幸见证了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的诞生,我为新技术欢呼雀跃。”
           
           要造好车,至少100万以上

  2001年7月13日,沸腾的夜晚留给每个中国人至今难忘的记忆。之后的北京,开始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各项奥运准备工作。
  2005年12月30日,对庞青年来说,不仅仅是新一年的即将开始,更是他汽车梦想的进一步延伸。这一天,北京开通了国内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全长16公里,日客流量突破20万人次。与此同时,北京为了打造“绿色奥运”,决定淘汰尾气排放量大的公交客车。两批近800辆“绿色大巴”的订单,摆在了国内外汽车制造行业众多厂家的面前,谁能分得这块蛋糕?
  庞青年最大的对手是沃尔沃、奔驰、凯斯鲍尔等国际知名企业,它们一直占据着国际最高端的客车市场,特别是老对手沃尔沃这次更是信誓旦旦,要拿下这份奥运大单,在投标的第一站杭州,沃尔沃出价每辆260万。
  单以车来论,庞青年并不惧怕沃尔沃,从1995年开始涉足汽车制造业,他就瞄准了高档豪华汽车市场,决定要造就造好车,至少100万以上的车。
  “我那时在乡镇企业,没人相信我能造出100多万的车,即使造出来了也没人买,所有的人都否定我,社会舆论压力非常大。”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很大的勇气,庞青年感觉每天都在踩着地雷过日子,“我一直做好了爆炸的准备,我认为做企业一定要有一种迎难而上的精神,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庞青年之前并没有学过汽车设计,也不懂汽车制造,他小时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放牛娃。1979年,凭着开拖拉机拉货学来的技术,庞青年在家乡办了一个生产胶袋的小工厂,后来发展到做汽车轮胎,造汽车,庞青年看好的是未来中国汽车业巨大的发展空间。
  庞青年扛起了民企造车的大旗,他要造就造好车。为了学习前沿技术,庞青年费尽周折与德国著名客车制造商尼奥普兰公司取得了联系,建立了直接的技术合作。他还组织技术人员过去考察,在那里庞青年发现了一个人。
              
             只收200万成本
  
   造好车必须要有一流的工程师,庞青年瞅准的这个人就是当时尼奥普兰的总工程师大卫。“我们要挖就挖工程师,要挖就挖最好的。”庞青年毫不隐讳自己的想法。
  大卫不仅是德国尼奥普兰的总工程师,还是汽车发明家,有着丰富的汽车制造经验。
  “我有一个巨大的梦想,就是制造一辆用生物作燃料的大巴车,这是一种先进的汽车概念,非常环保,可能在20到30年以后才会使用。”
  庞青年希望有机会与大卫共同实现他的梦想,于是,他邀请大卫来中国参观他的企业。
  “我受庞先生的邀请第一次来到中国,来了解产品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庞先生很阳光很朝气,我感觉到他会有一些新的创造,在新技术方面有一些革新。”庞青年给大卫留下了深刻而良好的印象。
  大卫之前在世界很多国家工作过,惟独一直无缘来到中国,经过和庞青年的一次次面谈,两个有着同样汽车梦想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我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大卫欣然接受来中国工作的建议。
  有了大卫的技术做支撑,庞青年开始研发制造最大限度节约资源的大容量豪华客车,短短三年时间,庞青年已经占据了全国50%以上豪华客车的市场份额。
  “他有很多想法,思路非常活跃,启发我们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集团设计研究所工程师李冬梅这样评价庞青年。
  庞青年很看重创新,他常常教育员工要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此时的庞青年已经不是过去的庞青年了,他开始同国际知名客车巨头同台竞争。对于这次奥运汽车招标,庞青年更不会轻易认输,“在中国举办奥运会,一定要有我们自己品牌的车!”
  有人根据沃尔沃在杭州投标260万推测,它到北京投标也不可能低于这个数字。如果真是这样,庞青年只要出259万就有可能中标。
  开标的那天,沃尔沃果然出价260万,可是,庞青年出的价格大大出乎人们意料,每辆车竟然是200万,比沃尔沃整整低出60万。
  面对旁人不可思议的眼神,庞青年这样解释道:“我想为奥运会做一点贡献,除了把材料钱拿回来以外,其他的我都不想赚,只要保本就行。”
  
               为奥运研发25米超级公交车
  
   能成为奥运会的入选车辆,庞青年得到的不仅仅是实力的证明,他还在盯着另外一个更大的市场。北京交通的糟糕程度早已名声在外,拥挤的车流、严重的堵车状况已让人不堪忍受,再加上随之到来的奥运会,交通压力将会更大。
  有人曾经测算过奥运会期间,由上万名运动员和教练员、2万多名注册媒体工作人员、数百万观众和旅游者,以及300多万辆机动车将在北京构成巨大的交通流量,而北京向奥组委的承诺是:从运动员驻地到比赛场馆平均耗时不超过30分钟、市区快速路高峰时段车速35-50公里。从现状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有关部门出台了各项措施,庞青年也陷入了思考之中。
  终于有一天,在乘坐从浙江义乌到广州的飞机上,庞青年想出来一种超级公交车:“车子造型非常漂亮,低踏板,25米,让乘客上车很快,下来也很快,分流很快,上路速度很快。”新车的大概结构很快在庞青年的脑中形成。
  等到飞机一降落,庞青年立刻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首先接受这个任务的是集团汽车设计研究所的工程师李冬梅。面对前所未有的高难度设计,研究所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项目组,设计人员把可能遇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
  “类似于转弯半径、发动机的布置形式,还有散热问题、制动问题、制动协调时间问题、各种协调时间问题。车子行驶到一定车速的时候,如果后边出现摆动,怎么处理的问题。反正我们把所有能预见的问题全部提了出来。”李冬梅一口气说出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
  “最难的地方不是让汽车行驶起来,而是汽车的动力。理论上只可以在汽车上安装一个发动机,但是对于一个40吨重的交通工具,尤其还需要能够在雪地、冰面和专用道上,以及坡路上行驶,我们必须在动力方面糅合进很先进的技术,例如需要一种全新的传动装置,需要改进刹车系统,总之需要做很多的技术改进。”如何让汽车能够停下来,是大卫认为的难点之一。

              一辆驶向奥运的车

  一辆汽车的设计制造,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各种问题汇总到一起,足足有十几条。从18米到25米,长度一变,所有的东西也在变。首先发动机就不能再放在车的尾部,发动机的位置一变,水箱的位置也随之要变,这一处变了,那么所有的零部件就都得动,很多数据都要重新计算。
  另外,这么长的车,如果出现甩尾怎么办等等。每个问题解决起来,难度不相上下,而最让设计师们头疼的问题就是汽车的转弯半径。
  “转弯直径25米,转弯半径12.5米。这是国家强制性的标准。”李冬梅强调说,欧洲也是这个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车子就不能上路,可是25米长的车,如何转这么小的弯?
    设计人员先用电脑模拟了北京的交通路况,接着,他们进行了一次次的计算。
  “在我们制造大巴之前,我们也考虑了很多技术方面的可能性,包括豪华大巴在公路上行驶的状况。我们把北京市现有的道路状况输进电脑作为基础,通过研究测算,运算出25米长的公共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时所必须的空间和所占用的空间,以及拐弯的夹角。”大卫述说其中的艰辛,这一算,就是三个月。
  庞青年也许没想到,他的一个小小灵感竟然会给研究人员带来数不清的麻烦,花三亿造出的这种车到底值不值,一切为了奥运,想到这点庞青年释然了。
  “一般的12米车子只能容纳100来人,我这辆25米的可以容纳360人,相当于3部12米车的容量。试想一下,如果是3辆12米的车排起来,要36米,前后间距5米的话,总共就占用了50多米的地方。如果用25米的车来替代,那就可以节约一半的道路空间,而且耗油量、尾气排放量也会大大降低,同时因为车的底板降至几乎接近地面,这样可以加快乘客上下车的速度,减少停车时间,所以,25米,不仅仅是延长了公交车的长度。”
  显然,庞青年瞄准的是未来公交车的发展趋势,在奥运东风的推动下,庞青年的未来不可估量。然而,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汽车的转弯问题,设计人员用电脑模拟出25米公交车在实际道路上转弯的情况。经过无数次的计算,设计人员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图上演示出来的那一刻,是李冬梅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大卫也很认真地说:“我可以很负责地宣布,只要12米公共汽车能够通过的地方,25米的公共汽车也同样可以行驶。”
  一部超级公交车从此诞生了,这是一辆驶向奥运的车,也是一辆驶向未来的车。
  “经过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个项目终于成功了,我非常激动。能够为我们的奥运会增添一些光彩;能够让全世界知道,我们中国的制造水平已经大大提高;能够树立我们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品牌和地位,我觉得很自豪。”
  如今,北京已经在考虑是否引进这种25米长的公交汽车,而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公交大单,让青年汽车集团在国际高端市场上更加声名鹊起。以前,“青年汽车”只出口到韩国、新加坡、沙特、苏丹等地,2007年“青年汽车”首次与欧盟签订出口100辆豪华客车的协议,以每辆车25万美元的价格出口奥地利,价格还高于欧盟本土车的均价。现在一般的客车出口20到30万人民币,一部车等于之前十部车的出口总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7-11-19 21:38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了,不过说这车能装360人实在是不负责任的
3
发表于 2007-11-19 22:27 | 只看该作者
360/25=14.4,按4个人占地1平方米计算,需要宽3.8米,这还是车厢里一抹平地什么障碍也没有的情况
4
发表于 2007-11-19 22:28 | 只看该作者
不是牛车,是吹牛车
5
发表于 2007-11-19 22:29 | 只看该作者
地板低能加快乘降速度吗?我一直都对这种理论持怀疑态度.
6
发表于 2007-11-19 22:33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可以的,地铁和轻轨不就是这样吗
7
发表于 2007-11-19 22: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马巴士 于 2007-11-19 22:33 发表
应该是可以的,地铁和轻轨不就是这样吗
我认为那个快的原因不是因为地板低,而是因为门宽,而且多.
8
发表于 2007-11-19 22:40 | 只看该作者
中通的样车的门够宽了,三个门呢
9
发表于 2007-11-19 22:42 | 只看该作者
brt的车门宽,而且不用售票,乘降的确比普通公交快
10
发表于 2007-11-19 22:43 | 只看该作者
站台售票的BRT又出现了上下客流冲突的问题,恐怕很多乘客都不知道先下后上的原则吧
11
发表于 2007-11-19 22:44 | 只看该作者
站内客流大时有导乘人员,可以控制一下
12
发表于 2007-11-19 22: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马巴士 于 2007-11-19 22:43 发表
站台售票的BRT又出现了上下客流冲突的问题,恐怕很多乘客都不知道先下后上的原则吧
北京BRT也这样啊
13
发表于 2007-11-19 22: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马巴士 于 2007-11-19 22:40 发表
中通的样车的门够宽了,三个门呢
我没说BRT的车,而且好象也没提到这个25米的车是BRT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5-15 15: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